失眠的元凶不是心,而是肝?中医教你“一招寻梦”

深夜手机屏幕还亮着。她翻来覆去,数了好几百只羊,依然清醒得很。已经连续一周了,白天人还得照常上班,可一到晚上,脑子里像开了闸似的停不下来。

最难的是,明明身体已经很累,眼睛也困得睁不开了,但一躺下,心跳开始加快,胸口隐隐发闷,越想睡反而越难睡。

家人说是压力太大了,但她心里清楚,这样的日子不是第一次出现,而且每次都没个头。

很多人以为失眠是因为压力太大,或者是心情不好、焦虑所致。确实,情绪问题的确是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中医里有一个观点却提供了另一个方向的思路。

不是心,而是肝,才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幕后元凶。这个说法看上去有点不合常理,但其实有不少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都指向这个方向。

从中医角度来说,肝是主疏泄的,它关系到人的情绪、气血运行、藏血等等功能。简单说,肝这个“部门”负责调节整个身体的气机流通,尤其是和情绪波动关系特别密切。

压力大了、情绪郁结、爱生闷气的人,肝的疏泄功能最容易受损。肝一旦气机不畅,影响的就不止是脾胃,甚至会间接打乱心神的调节,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有些人会说自己躺下后老是胡思乱想,其实很有可能是肝气郁结造成的。肝火一上来,心火就被引动了,人就开始烦躁不安。

更典型的是,晚上入睡困难,或者容易醒来,特别是在凌晨一点到三点之间醒的次数多,这个时间段恰好是中医所说的肝经运行的时间段。如果肝功能失调,在这个点醒来几乎成了标配。

当然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点,那就是现代人的作息和饮食问题,正在不知不觉中“伤肝”。

很多人晚饭吃得重油重盐,夜宵一顿接一顿,再加上天天熬夜追剧、刷手机,身体白天被逼着运转,晚上却得不到修复。这种情况下,肝火内郁的情况极为常见。

不是肝不好睡不着,而是长期不睡觉伤了肝,最后又影响了睡觉,成了恶性循环。

肝不好带来的失眠还经常伴随着其他一些症状,比如情绪反复无常、脾气变大、女性月经不调、头晕目眩、眼睛干涩等。

如果你最近总是睡不好,而且脾气明显变差,老是感到胸口发闷、叹气频繁,那可能就是肝气不畅的信号了。

肝的问题,不光影响睡眠,还和现在人群中的亚健康状态高度相关。根据《2022年中国城市居民健康调研报告》,在调查的近两万人中,超过一半人表示有长期失眠问题,其中有接近七成的人表示伴有情绪起伏大、爱发火、焦虑易怒等现象。

这些问题,很难单靠助眠类产品解决根本。现代医学强调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而中医则在调肝方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路径。

比如中医里有个特别强调的法子叫“养肝调气”,说白了就是通过一些方式让肝恢复正常的疏泄功能。这个过程不需要多复杂的药物治疗,反而更多是生活细节的调整和中药的辅助。

例如,有些老中医建议在晚上睡前泡脚,同时搭配一些具有疏肝理气的香草类中药材,比如玫瑰花、柴胡、香附这些,作用就在于舒展气机,让肝气更顺畅。

饮食方面也有讲究。肝气郁结的人应该多吃一点味道清淡、助肝气疏通的食物,比如莲子、百合、红枣、山药等,尤其是绿叶蔬菜。

不少人晚上喝一碗莲子百合羹,坚持一段时间后,反而发现入睡变得容易了。再者,中医还讲究肝主藏血,晚上睡觉就是肝藏血的时机,如果睡得太晚,反而打乱这个节奏,对肝就是一种负担。

近几年还有一个趋势也不得不提,那就是“健康焦虑”对失眠的反向影响。不少人一旦晚上没睡好,第二天就拼命补救,去买各种助眠产品、查资料、下载睡眠监测软件,结果反而越关注越睡不着。

殊不知,这种时候最该做的不是紧张,而是顺其自然。特别是那些“越想睡越睡不着”的人群,很有可能是肝阳过亢所致。此时如果再吃一些安神的药,效果未必好,反倒应该调调肝,理理气,让情绪先放松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讲究“人是一个整体”,调理肝也不是孤立进行的。比如,有些人是因为脾胃虚弱导致肝气横逆,也有可能是肾阴不足、肝火偏旺,不同体质的失眠表现可能完全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试过一种偏方没用,反而感觉更难受,因为没有对症。调肝看起来简单,实则需要辨证,不能一刀切。

从数据层面来看,根据《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年版)》的数据,全国范围内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存在入睡困难的问题,其中将近一半人每天入睡超过三十分钟才真正进入睡眠状态。

而进一步分析显示,在这些人群中,七成以上存在肝功能轻度异常或情绪长期压抑的共性。这些数据并不来自于中医,但却无形中印证了中医关于“肝主疏泄”的理论基础。

现在的失眠,不只是单纯的失眠,更是生活方式和身体信号错位的一种表现。如果只是用助眠类产品去压制症状,不去关注身体内在的能量流动和器官平衡,问题就会反复。

特别是那些每天依赖褪黑素、安眠药的人,更应该认真考虑一下是不是身体某个环节早已发出警告,只是一直被忽略了。

调肝不是什么神秘高深的事,但确实是很多失眠问题的突破口。不管是通过改善作息,还是食疗养护,又或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一些中成药或者中药汤剂来调理肝气,关键还是要找准方向,不盲目、不焦虑。

生活中做到“早睡不熬夜,少气多笑,饮食清淡,适当运动”,说简单也简单,做起来也不容易,但只要能慢慢坚持,对睡眠质量的改善往往是潜移默化的。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年版)》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养生   元凶   中医   肝气   情绪   晚上   身体   肝火   睡眠   中国   焦虑   不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