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三问网红“不露脸”演唱会,句句说到网友心坎 评论风向反转

在当下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网红经济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而音乐产业似乎也难逃这场“流量变现”的狂欢。

近日00后网红歌手“旺仔小乔”宣布将于8月9日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举办个人演唱会的消息,如同一枚深水炸弹,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

这场标新立异的“不露脸”演唱会不仅票价高得惊人,更因其全程佩戴特制面具表演、拒绝与观众进行任何面部互动的设定,引发了广泛争议。

“旺仔小乔”是谁?这位2005年出生于山西临汾的00后女孩,已经在互联网上活跃了五年之久,凭借清新独特的嗓音和始终不露脸的神秘感,她在短视频平台积累了惊人的2300万粉丝,收获点赞高达4.7亿。

从深情款款的《年轮》到活力四射的《爱如火》,她的每一次翻唱都能赋予原曲全新的魅力,这也让她成为平台上的“顶流”之一,与众多明星的频繁互动与合作,更让她的知名度水涨船高。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看似成功的网红歌手,在宣布举办个人演唱会时,却选择了一条极具争议的道路,全程蒙面表演。

主办方在票务平台明确标注:本场演出为蒙面主题,艺人将全程佩戴特制面具表演,不会露出真实面容。演出内容、灯光及舞台效果均与艺人真实相貌无关,请勿期待面部互动或露脸环节。

然后购票即视为,接受蒙面表演形式,因个人偏好不构成退票理由。

这一前所未有的设定,立刻在网络上炸开了锅。

“旺仔小乔”本人对此的解释是:曾经遭遇过跟踪和骚扰,能保护自己的私生活,同时也不想因为外貌长相被评判,想让大家通过音乐和声音关注自己。

这一理由看似合理,但当它与高昂的票价、缺乏原创作品的演唱会内容结合在一起时,却显得格外苍白。

毕竟保护隐私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何非要选择在粉丝花钱买票的线下演唱会这一特殊场合?更何况,在之前的短视频创作和与明星合作中,她已经成功建立了“不露脸”的个人品牌,为何突然要在此时“冒险”举办线下演唱会?

更令人咋舌的是这场演唱会的定价策略,最低268元、最高968元的票价,已经与邓紫棋、张杰等一线歌手的演唱会价格持平甚至更高。

而根据曝光的歌单,这场演唱会共30首歌曲中,仅有7首为“旺仔小乔”本人创作或参与部分创作,8首为其作为歌手首次录制的原唱歌曲,其余15首均为翻唱作品。这意味着粉丝花费近千元购买的,很可能是一场“高级翻唱会”。

就在舆论场即将被粉丝的狂热和资本的喧嚣淹没之际,新华社以敏锐的新闻嗅觉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发出了振聋发聩的“灵魂三问”,瞬间扭转了舆论风向,让这场争议回归理性思考的轨道。

新华社犀利指出,一场时长2小时左右、票价最高968元的演唱会,按照常理应该包含歌手精心打磨的原创曲目。

然而“旺仔小乔”的演唱会却以翻唱为主,原创内容寥寥无几,粉丝花费不菲的票价,难道就是为了现场听一场“翻唱会”?这与在手机上免费听歌有何本质区别?

文章对比了林俊杰的敬业精神,即便心脏不适,仍坚持为歌迷带来长达3小时、包含一千多首原唱歌曲的精彩演出。

相比之下“旺仔小乔”不去学习优秀歌手,认真打磨原创作品后,再办演唱会的专业态度,反而“剑走偏锋”,不仅公然以翻唱为主,还全程以面具示人,拒绝与观众进行最直接的眼神交流。

这种对比下,她的行为实在令人难以理解,更引发了大众对音乐行业浮躁现状的担忧。

新华社的第二问直指票价与价值的严重不对等,“旺仔小乔”的演唱会定价已经比肩甚至超过一线明星,但从服务内容来看,这样的票价却格外“注水”。

华晨宇为粉丝免费提供矿泉水和小吃,特意增设更多女厕所,甚至斥巨资打造海边日出演唱会回馈粉丝,汪苏泷则耗费巨资打造360度旋转城堡的“罗曼城”,只为给粉丝带来极致的观感体验。

相比之下,“旺仔小乔”的“不露脸”设定根本没有互动,若因面具设计导致无法验证表演者身份,主办方再暗箱操作“假唱”,那么粉丝花高价就可能面临“看面具”“听翻唱”甚至“被替唱”的风险。

新华社的第三问将问题提升到了行业监管层面。《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明确要求,演出单位须核验表演者身份,确保演出内容真实合规。

一旦出现表演者与实际不符、假唱等问题,不仅侵害观众权益,更违反行业法规,而“旺仔小乔”的蒙面演唱会,恰恰给这种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确保台上表演的就是本人?如何杜绝假唱?

更严重的是版权问题,“旺仔小乔”曾多次因不尊重原创被抵制:2022年翻唱鞠婧祎的《恋爱告急》时,不仅不标注“未经允许不可翻唱”的字样,在鞠婧祎经纪公司发布声明提醒后,她还轻描淡写地回应“翻篇吧”。

此外她因翻唱《年轮》爆火,却“忘本背刺”汪苏泷,坚称《年轮》原唱只有张碧晨,甚至在早期翻唱时将汪苏泷的名字错写成“汪苏龙”,并放言:“哪怕发一百遍《年轮》,也只写张碧晨原唱”,此次演唱会15首翻唱歌曲的授权范围、期限是否合规,至今缺乏明确公示。

这三问如同三记重锤,瞬间击碎了资本和流量精心编织的“创新”外衣,让公众看到了这场演唱会背后的商业算计和对音乐本质的背离。

在社交媒体上,质疑声浪迅速高涨:“花968元看内场的意义,是近距离看面具的材料吗?”“有啥原创歌曲吗?该不会一直翻唱吧?”“台上是不是本人都不知道”。

更有网友辛辣讽刺:“旺仔小乔坐在台下听自己的演唱会”“这是开演唱会还是蒙面唱将?”。

与此同时,“旺仔小乔”过往的不当言行也被网友一一扒出。除了前述对原创音乐人的不尊重外,她早年参加综艺节目时的露脸视频也被曝光。

与“旺仔小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不露脸歌手yama,这位同样以蒙面形象示人的歌手,在上海、北京等地举行个人livehouse巡演时全程佩戴面具,只露出了嘴巴,却并未引发大规模吐槽。

究其原因,yama虽然也是从翻唱开始音乐活动,但她凭借原创歌曲《宣告春天》成名,此后为多部动画、影视剧作品演唱主题曲,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不只是一个“网红”。

音乐演唱会的魅力,绝不仅仅在于听觉体验,更在于表演者与观众之间那种不可替代的情感联结和现场互动。

当一位歌手选择用面具隔绝这种联结时,无论出于何种理由,都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演唱会的本质。

更何况,当这种“创新”与高昂票价、缺乏原创结合在一起时,很难不让人怀疑其商业动机是否已经凌驾于艺术追求之上。

“旺仔小乔”并非没有支持者,部分多年粉丝表示理解与支持:“你只要站在麦克风前,安安静静唱喜欢的歌,就已经赢了。”

也有观点认为“不露脸是她的个人特色,只要有人愿意买单,便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无需过度指责”。这种观点将争议归结为市场选择——网红演唱会本就是粉丝经济的产物,核心受众对“面具”设定可能有更高接受度。

然而音乐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完全交由“市场选择”来决定其发展方向。

一个健康的音乐生态,需要原创者的辛勤耕耘、表演者的专业素养、观众的理性选择以及监管部门的有效引导。

当情怀沦为商品,创新成为噱头,流量决定一切时,音乐的灵魂也将逐渐消逝。

距离8月9日的演唱会还有一段时间,“旺仔小乔”和主办方是否会对公众的质疑作出更有力的回应?这场争议最终会以何种方式收场?

无论如何它都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整个行业深思的案例,而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或许最重要的是保持理性判断,为真正有价值的音乐体验买单,而不是被华丽的包装和空洞的“创新”所迷惑。

毕竟音乐的本质,永远在于它能触动人心灵的力量,而非外在的形式或商业的算计。当聚光灯熄灭、面具摘下之后,真正能留在听众心中的,永远是那些充满真诚与才华的旋律与歌词。这,才是音乐永不褪色的魅力所在。

参考资料

生活帮2025-07-21 :千万粉丝博主“旺仔小乔”将开 “不露脸演唱会”票价最高968元 华纳音乐回应:全程录音录像 对实时音轨核查 确保不假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娱乐   新华社   心坎   风向   演唱会   网友   翻唱   粉丝   面具   票价   音乐   歌手   表演者   全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