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春,北平中央医院病房内,军统局长戴笠深夜叩响医生家门,只为确认好友杜聿明肾脏手术的安危。这种超越职权与派系的关怀,成为两人真挚友谊的缩影。
杜聿明跟戴笠,一个带兵的,一个搞特务的,本来是两条道上的人,互相提防着那是规矩,可到了抗战那会儿,日本人就在眼前,什么身份都得放一边,杜聿明是黄埔一期,戴笠是后来的,学长学弟都算不上,可俩人真没拿这个当回事,有事就一起上,昆明黑林铺那个仓库,一堆美式装备,杜聿明自己人手不够还帮军统弄,戴笠那边也不含糊,日军要搞伏击,情报提前就送到了杜聿明手上,就这么互相拉扯着往前走。
戴笠对杜聿明那可是真上心,杜聿明肾结核开刀,戴笠公务全放下,人就守在医院里,嫌老大夫年纪大,非要换个年轻的,还拉着警察局长,大半夜跑到主刀医生谢元甫家里去敲定方案,一直等到杜聿明手术完醒过来,他才肯走,那时候国民党里头等级森严,能做到这份上的没几个,戴笠也没想着把杜聿明拉进自己那个军统小圈子,不像对胡宗南那边,事事都管,对杜聿明,他俩的界限反倒清楚。
杜聿明这边也不是光动嘴,云南那边军统有行动,杜聿明顶着风险就给批了,后来党内有人攻击戴笠,杜聿明一个字都不说,就是沉默,戴笠飞机出事,杜聿明自己还病着呢,躺在床上也要把事问个一清二楚,戴笠写给他的信,他一直收着,后来还特别关照沈醉那些戴笠的老部下,写回忆录的时候,特意写戴笠这人对朋友是真好,别人背后说戴笠坏话,他听到了还要替人辩解几句。
说到底这交情挺怪的,抗战那会儿派系斗得厉害,带兵的瞧不上搞情报的,戴笠走到哪儿都像个外人,偏偏杜聿明叫他一声“雨农兄”,戴笠官比他大,也没拿情报去卡他脖子,后来杜聿明在东北打得不顺,戴笠也没踩一脚,反倒帮他想办法,这种信任,跟那种为了利益凑一块儿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后来49年,杜聿明没走,戴笠的人早就撤了,可杜心里头还记着这些事,沈醉他们都晓得。
一个特务头子,一个兵团司令,俩人没那么多弯弯绕绕,风浪再大也没想着先保自己,这关系就是这么处出来的,黄埔同学,可压根没一起上过课,老家一个陕西一个浙江,八竿子打不着,全是后来的事,杜聿明晚年都说,戴笠对朋友,比那些天天把仁义挂嘴边的人强多了。
最后你看,什么谁赢谁输,都是过眼云烟,这种朋友交情,身份根本拦不住,现在的人一说戴笠,就是那个“军统魔王”,可在杜聿明记忆里,他记住的是那个守在手术室外头,一宿没合眼,就怕他出一点问题的戴笠,历史这东西,留下来的,可能就是这些小事吧。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