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应用 CEO :别让 AI 成为富人特权,赋能普通人六大核心领域

早在今年 5 月,OpenAI 就已宣布将迎来一位重磅人物—— Fidji Simo,前 Meta 公司 Facebook App 负责人、前 Instacart CEO。

而就在今天(7 月 21 日),Fidji 亲自在社交媒体上明确,她将于 8 月 18 日 正式出任 OpenAI 史上首位 应用 CEO

新官上任三把火,Fidji 的第一把火,就烧得格外旺。

她没有选择低调入职,而是直接在 OpenAI 官网上发表了一篇近万字的「就职宣言」:《AI as the greatest source of empowerment for all》(AI:全民赋能的终极源泉)。

这篇长文,与其说是入职感言,不如说是一份详尽的 AI 普惠化行动纲领,一份对未来世界图景的深刻洞见。

Fidji 开篇就抛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尖锐问题:

每一个重大的技术变革,都可能扩大权力的边界……但它也可能将财富和权力进一步集中到少数人手中——通常是那些已经拥有金钱、资历和人脉的人。

AI 究竟会成为拉平鸿沟的「机会引擎」,还是会沦为加剧不平等的「超级杠杆」?Fidji 认为,答案取决于我们今天的选择。

在这篇长文中,她系统性地阐述了 OpenAI 未来产品将如何围绕 知识、健康、创意、经济、时间、精神支持 这六大核心支柱,为全人类赋能。

这些愿景并不是空谈,她分享了许多个人经历与思考,包括自己与慢性病的斗争、用 AI 辅导 9 岁女儿创业的趣事,让这份宏大的宣言充满了人性的温度。

这不仅是 Fidji 个人的首秀,更被外界解读为 OpenAI 吹响了产品化和商业化的号角。

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透过 Fidji 的视角,看看 OpenAI 的下一步棋,究竟要怎么下。

AI 的十字路口:普惠大众还是加剧鸿沟?

在加入 OpenAI 之前,Fidji 在 Instacart 担任 CEO,更早前,她在 Facebook (现 Meta) 工作了十年,一路晋升为 Facebook App 的负责人。可以说,她是最懂如何将技术转化为大规模用户产品的人之一。

Fidji 自称是一个 「务实的技术专家」,她热爱技术,不是因为技术本身,而是因为它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

正是这种务实的精神,让她对 AI 的未来充满了兴奋,也怀揣着一丝隐忧。

她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AI 这项史无前例的技术,既可以赋予每个人前所未有的力量,也可能让权力结构变得更加固化。

我们今天做出的选择,将决定即将到来的变革是为所有人带来更大的赋能,还是为少数人带来更大的财富和权力集中。

如何确保 AI 走向普惠?

Fidji 给出的答案是:必须 「有意识地去构建和分享这些技术」

核心抓手,就是确保那些通往赋能和机会的关键钥匙——知识、健康、创意、经济自由、时间、以及精神支持——能够被广泛地提供给每一个人。

她相信,如果我们能让智能无处不在、人人用得起、且简单易懂,我们就能驱动世界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机会引擎,帮助更多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六大支柱,构成了她万字长文的核心框架,也预示了 OpenAI 未来应用产品的战略方向。

六大赋能支柱:AI 如何重塑每个人的生活

Fidji 详细拆解了 AI 将如何在这六个维度上,为普通人赋能。

1. 知识普惠:从「解答者」到「引路人」,一个随身携带的「超级私教」

赋能始于认知。在正确的时间获得正确的知识,是我们做出更好决策、改变命运的前提。

但长期以来,专家级的知识是少数人的特权。Fidji 认为,AI 的首要任务就是打破这道墙,实现知识的彻底民主化。

AI,不应只是一个被动回答问题的工具,而是一个主动的「引路人」,它可以将数千小时的学习内容压缩成个性化的见解,用平实的语言,以适合我们的节奏,响应我们特定的理解水平。它不仅回答问题,还教我们提出更好的问题。

这就像为每个人都配备了一个全知全能、耐心无限的「超级个性化私教」。

她引用了 OpenAI 在 2024 年的一项研究数据来佐证:高达 90% 的用户表示,ChatGPT 帮助他们「更容易地理解了复杂的概念」。

Fidji 的愿景是,当我们可以把覆盖所有主题的个性化 AI 导师放到每个人的指尖时,AI 将能根据你的理解水平调整教学节奏和方式,激发你的好奇心,培养你的批判性思维,最终填平因资源不均造成的知识鸿沟。

2. 健康革命:将生命的主导权交还给自己

这是 Fidji 个人情感最浓厚,也最迫切希望改变的领域,她分享了一段非常个人化的经历。

源于自己曾被复杂慢性病困扰的痛苦经历,她深刻体会到患者在碎片化的医疗信息面前是何等无助。

即便我能接触到世界上一些最顶尖的医生,我发现自己也只是扮演着一个连接器的角色——费力地将那些互不沟通的专家见解拼凑在一起。

她并非个例。数据显示,近九成的美国成年人难以理解和使用健康信息,患者在自己的治疗过程中常常感到无力。为了夺回主动权,Fidji 做了一件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事:她专门从斯坦福大学聘请了一位导师来教她生物学和遗传学,并最终成立了一个专注于慢性病的研究机构。

但她深知,绝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资源。而 AI,将让这一切不再是奢望。她希望通过 AI 将这种赋能带给每一个人。

AI 不会取代医生,但它将最终为患者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他们重新掌控自己的健康。

Fidji 设想的 AI 医疗助手可以做到:

最终目标是,让 AI 成为一个 全天候的健康伴侣,弥合知识差距,让每个人都能自信、清晰地掌控自己的健康。

3. 创意平权:抹平想象与现实的鸿沟,人人都是艺术家

「我们生来都是创造者,想象一件事物并将其变为现实的能力,是构成我们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Fidji 写道,「但我们的创造力常常受限于技能。」

Fidji 认为,问题在于,我们的创造力常常受限于技能。她以自己为例,脑海中的画面远比她能画出的要复杂逼真。现在,AI 正在 压缩想象与执行之间的距离

通过 AI 图像生成,她可以不断迭代,直到输出结果与脑海中的愿景相匹配。AI 的使命,就是成为一座桥梁,「缩短想象与执行之间的距离」。

这是否会削弱绘画本身的魅力?Fidji 认为并不会。

我仍然在画画——事实上,能够在屏幕上看到我的构想,反过来帮助我更好地将它们呈现在画布上。

她引用数据:近三分之一的 Z 世代用户表示,AI 工具帮助他们以过去无法实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AI 不是要取代艺术家的双手,而是要给每个人一支实现想象的「神笔」。

4. 经济自由:从「打工人」到「一人公司」

如何让人们掌握自己的经济命运?答案是降低创造价值的门槛。当人们可以独立创造并捕获价值时,他们就掌握了自己经济命运的主动权。

过去,创业是少数人的冒险。需要资金、技术、人脉。而现在,AI 正在打破这些壁垒,让「一人公司」成为可能。无论年龄、资历或身在何处,AI 如今赋予了人们将想法转化为收入的能力。

现在,一个人就可以利用自己控制的 AI 工具进行头脑风暴、制作原型、市场推广和产品发布,即使他们从未写过一行代码。

Fidji 讲述了她九岁的女儿想成为一名儿童生日派对策划师,仅用了一个周末,就利用 AI 工具创建了一个功能齐全的网站,并开始接受「客户」订单。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Shopify 的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使用 AI 的个体创业者,推出业务的速度比传统方式快了 70%。

Fidji 坦言这会冲击就业市场,因此全民的 AI 技能再培训至关重要。但她更强调 AI 带来的新机遇:它让每个人,无论背景、年龄、地点,都有可能将一个想法,快速变为一份收入。

5. 时间解放:把生命还给更有价值的瞬间

重新掌控自己的时间,是一个人所能经历的最具解放性和赋能性的转变之一。

Fidji 指出,富人一直在通过雇佣助理来「买回」自己的时间,而普通家庭每周要花费近 20 个小时在琐事上。她以在 Instacart 的经历为例,曾被视为奢侈的代购服务,如今已成为大众的日常用品。

Fidji 坚信,AI 将在更多领域实现类似的转变。

未来的 AI,将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超级智能体 (Agent)。

像研究决策、规划假期这类耗时耗力的活动,未来都可以交给一个人人都能使用的 AI 智能体 来完成。

当这些繁琐的事务被 AI 接管,人们可以从琐碎的「生活摩擦力」中解放出来,将生命中最宝贵的资产——时间与注意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创造、陪伴和体验中去。

6. 精神支持:你的口袋里从此有个「她」

对很多人来说,进步的最大障碍不是缺少机会,而是自我怀疑、孤独和倦怠。有时候,最有力的赋能,就是情感支持。

Fidji 提到了她的商业教练 Katia,并开玩笑说,每个人都需要一个 口袋里的 Katia。个性化教练服务,显然是少数人的特权。但现在,有了 ChatGPT,它可能变得人人可用。

她观察到,人们已经开始向 ChatGPT 倾诉,用它来准备艰难的对话,或在深夜理清混乱的思绪。

Fidji 强调,这并非要取代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而是填补一个常常被忽视的空白。AI 教练可以全天候待命,利用对你生活全方位的了解来提供支持,并将你潜意识中的行为模式带到你的意识层面。

她最后将这一点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哲学和宗教的核心是自我认知:要想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我们是谁。如果 AI 能帮助人们真正了解自己,那它可能是我们所能收到的最伟大的礼物之一。

这番话让我们不难猜测,OpenAI 下一步会开发类似电影《Her》中那种个人化、情感化 AI 伴侣。因为这不仅会是一个产品,更是一种全新的、深度个性化的人机关系。

新官上任,OpenAI 打响「应用之战」

通读 Fidji Simo 的万字长文,感受到的不仅是对技术未来的乐观主义,更能嗅到一丝市场竞争的硝烟味。

Fidji 的加盟和这篇「就职宣言」,标志着 OpenAI 的战略重心正在发生一次关键的转移:从模型能力的竞赛,转向用户产品的落地与普及

过去,OpenAI 更多以一个前沿研究实验室的形象示人。而现在,设立「应用事业部 CEO」这一全新职位,并请来在消费级产品领域战功赫赫的 Fidji 挂帅,信号再明确不过:OpenAI 要打响 应用之战 了。

在模型能力逐渐趋同的未来,谁能打造出用户离不开的「超级应用」,谁才能真正赢得这场 AI 时代的终局之战。

Fidji 的这篇长文,不仅仅是一份愿景声明,更是一份 非官方的产品路线图。我们可以从中大胆预测,OpenAI 未来的产品矩阵,很可能就会围绕这六大支柱展开。

当然,愿景宏大,但挑战也同样巨大。正如 Fidji 自己所强调的,如何「有意识地」设计产品,确保它们「人人用得起」,避免创造新的数字鸿沟,将是 OpenAI 乃至整个科技行业面临的终极考验。

Fidji Simo 的到来,为 OpenAI 的故事翻开了新的一页。一个由 AI 赋能的个体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我们走来。

参考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科技   特权   富人   普通人   核心   领域   产品   未来   创意   健康   鸿沟   工具   知识   技术   时间   少数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