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补透透,入冬能打虎,10月23霜降,多吃2肉2菜1谷,补足营养

节气到霜降,天气转真凉。这时候的一口饭、一碗汤,吃对了,能给身子垫底气,一整个冬天都不怕冷风钻被窝。俗话说得好:“霜降吃得当,冬天少生病。”我这把老骨头走南闯北多年,最讲究的就是这时候的“养藏”。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节气里该怎么吃,才能把入冬的火苗先安好

❶ 黑芝麻猪肝——养肝益肾、护眼补血

猪肝是肝类食物里头营养最浓的,中医上说,肝主藏血、目主肝窍,这季节人补肝眼就亮、心气就足。
再搭配黑芝麻这个补肾种子,一道简单的黑芝麻炒猪肝,就把肝肾都照顾到了。

有人讲:“天寒眼涩、夜晚看不清”,八成是肝血虚了。你家里有没有人一换季就老觉得累、头发掉得快?那可别忘了这个搭配,隔几天做一次。

记得猪肝不宜久煮,用汤焯去腥,快炒最保养。


❷ 山药炖羊肉——温阳驱寒,补气健脾

“十月冷风穿骨,补得是在骨头缝里。”想让腿脚有劲、腰不酸,不如来一锅山药炖羊肉。

羊肉温热,最能补阳。炖上一小时,让汤浸进山药的粉香里,早晚来一碗,身子从胃里开始暖。

中医讲,“羊肉补元阳,助脾气”,脾一健,寒湿不进,阳气才藏得住。你是不是也有早晨起床腰酸、脚底冰的毛病?这锅汤可能就能帮你扭转。

别加辣太多,三五片姜提味抗寒,刚刚好。咳,香得能让邻居来敲门!


❸ 胡萝卜炒木耳——润肺消燥、通血养颜

霜降之后,天干气燥,嘴唇裂了、鼻子干,皮肤开始“要水喝”。“润”这个字,一定得吃出来。

胡萝卜是养血养眼之物,木耳通肠润肺,一炒一拌就是一盘“除燥良方”。每天来那么一点,气顺了,粘痰都能少些。

你若秋冬时常口干舌苦、皮肤暗黄,不妨多做这道菜,有润中之润、养中之和的意思。

是不是一盘端上桌,就有咬一口清爽、嚼一口舒畅的感觉?很好,这就对了。


❹ 青菜豆腐汤——安心滋阴、补肾强骨

别小瞧这青菜豆腐汤,一个清、一个润,一个补钙,一个通便,正是这“霜气凝寒”之时所需。“豆腐进得肾经,青菜通得肠道”,老年人吃这个,不油腻不伤胃。

再撒撮虾皮提鲜补钙,喝上热腾腾一碗,寒气就不容易钻进关节。是不是有时候你也觉得浑身僵硬、拉肚子后胃一阵冷痛?这汤能安安神、护护肠。

豆腐建议别冷吃,热锅焖煮,防止寒性过重。


❺ 小米——强脾固肠、安眠补气

一谷一口气,这话不是空的。小米养脾胃,是老年人手里最重要的一把“食补钥匙”。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霜降之后,气走得快,补得慢,小米是最踏实的补法。

可粥、可饭、可与山药同熬一锅粥,睡前来一碗,整夜无梦。是不是常常多梦惊醒、心慌气虚?小米煮一煮,补气安神还不上火,真是妙极。

建议小火慢煮30分钟,能出米油为佳,可搭红枣、枸杞提味开脾。


❻ 吃对节气,身心如调琴,冬养之前先调气

节气不是纸上谈的,它是在提醒你:“天变了,你也该顺着点过。”

这2肉2菜1谷,看起来普通,却藏着补气血、护脾肾、养肺润燥的滋味。吃得当,比千金补药来得实在。

你家里有没有老爱咳嗽、手脚冰凉、秋后三天两头跑医院的亲人?不妨告诉他,就从餐桌上做起。


补养讲究“内外兼调”,不是一锅肉就能顶事儿的。你吃得顺气顺胃了吗?

来源:健康养生常识
民间方法非替代医疗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美食   霜降   营养   猪肝   小米   补气   黑芝麻   羊肉   山药   节气   青菜   木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