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王”孙传芳最后留影,一生杀人如麻,却死在一个弱女子手中

文/大壮实验室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孙传芳的名字令人闻风丧胆,他的手上沾满了无数人的鲜血,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在军阀混战的岁月里,孙传芳为了争夺地盘和权力,不惜一切代价,发动了一系列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的军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北洋军

孙传芳,1885年出生于山东泰安一个贫寒家庭,自幼丧父,与母亲和姐姐们相依为命,生活极为困苦,为了生存,他们四处逃荒,尝尽了人间冷暖。

在他15岁那年,他的三姐嫁给了袁世凯部下王英楷,一家人的生活这才逐渐稳定下来,在王英楷的帮助下,孙传芳获得了读书的机会,并进入保定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学习军事,从此踏上了军事生涯的道路。

此后,孙传芳凭借自身努力和机遇,被保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留学归来后,孙传芳投身北洋陆军,从基层军官做起。

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军阀混战的年代中崭露头角,他先后在多个军阀手下任职,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和人脉资源。

1921年,湘鄂战争爆发,孙传芳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色,成功阻挡了湘军的进攻,从而受到了吴佩孚的赏识,被任命为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开始在军阀中崭露头角。

此后,孙传芳积极参与军阀之间的争斗,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战败,吴佩孚失势,孙传芳趁机联合其他势力,反奉并攻占了江苏、安徽和上海等地,势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1925年底,孙传芳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刻,他成功控制了皖、赣、苏、闽、浙五省,成为东南地区的实际统治者,拥兵20余万。

并自任为“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登上了“东南王”的宝座,此时的他,意气风发,成为了北洋军阀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在政治和军事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1925年,直奉战争爆发,孙传芳与奉系军阀张宗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这场战争中,施从滨作为张宗昌的部下,奉命迎战孙传芳,施从滨率领部队奋勇抵抗,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被孙传芳的军队俘虏。

按照当时的惯例,对于俘虏一般不会轻易杀害,然而,孙传芳却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他不仅下令将施从滨斩首,还将其头颅悬挂在蚌埠车站的门口,示众三日,手段极其残忍,这一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对孙传芳的残暴行为感到愤怒和恐惧。

孙传芳的这一暴行,不仅是对施从滨个人的侮辱,更是对人性和道德的践踏,他的行为让人们看清了他的真面目,也为他日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施从滨的家人得知这一噩耗后,悲痛欲绝,尤其是他的女儿施剑翘,更是立下了为父报仇的誓言,一场复仇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然而,孙传芳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1926年,北伐战争的号角吹响,国民革命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而来,给了各地军阀沉重的打击。

面对北伐军的强大攻势,孙传芳的军队节节败退,他所建立的“东南王国”迅速土崩瓦解,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孙传芳的势力被彻底摧毁,他失去了所有的地盘和军队,不得不逃离曾经风光无限的东南地区,开始了流亡生涯。

1928年,随着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军炸死,孙传芳东山再起的希望彻底破灭,心灰意冷之下,他辗转来到天津,选择在英租界隐居,从此远离政治和军事斗争的漩涡。

在天津的日子里,孙传芳过上了平静的生活,他深居简出,很少与外界接触,试图忘却过去的恩怨情仇,然而,他的过去却如影随形,一场复仇的风暴正在悄然逼近。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为了实现其“以华制华”的阴谋,他们开始拉拢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企图扶持他们成为伪政权的傀儡。

孙传芳作为曾经的“东南王”,自然成为了日本人眼中的重要目标,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和冈村宁次多次亲自登门拜访,劝说孙传芳出任伪华北政府主席,承诺给予他高官厚禄和极大的权力。

面对日本人的诱惑,孙传芳表现出了坚定的民族气节,他严词拒绝了日本人的邀请,明确表示自己绝不会当汉奸,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为了摆脱日本人的纠缠,孙传芳索性皈依佛门,与皖系军阀靳云鹏合办天津佛教居士林,整日吃斋念佛,寻求内心的宁静。

他以为这样就能远离尘世的纷扰,过上平静的生活,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曾经的暴行已经为他埋下了致命的祸根,一场复仇的危机正在悄然降临。

施剑翘,施从滨的女儿,一个外表柔弱却内心坚韧的女子,在得知父亲被孙传芳残忍杀害后,心中便燃起了复仇的火焰。

她深知,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曾经权倾一时的大军阀,想要报仇谈何容易,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她发誓一定要让孙传芳血债血偿。

起初,施剑翘把希望寄托在堂兄施中诚身上,施中诚在施从滨的提拔下,从一个普通士兵逐渐晋升为军官,施剑翘找到他,希望他能念及叔父的恩情,为父报仇。

施中诚起初信誓旦旦地答应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害怕得罪孙传芳,影响自己的仕途,最终选择了退缩,甚至反过来劝说施剑翘放弃报仇的念头。

施剑翘感到无比的失望和愤怒,她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堂兄竟然如此懦弱和自私,在绝望之中,施剑翘遇到了施靖公,施靖公是阎锡山手下的一名军官。

他得知施剑翘的遭遇后,对她表示了同情,并承诺会帮助她报仇,施剑翘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嫁给了施靖公,希望他能兑现承诺。

然而,婚后的施靖公却把报仇的事抛到了脑后,他每天忙于自己的事业,对施剑翘的诉求置若罔闻,施剑翘多次催促,他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

施剑翘终于明白,自己又一次被人欺骗了,在痛苦和绝望中,施剑翘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复仇的使命。

为了能够接近孙传芳,施剑翘开始了艰苦的准备工作,她首先解除了自己的裹足,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让自己的双脚恢复自由,以便能够行动自如。

她还化名“董慧”,四处打听孙传芳的行踪和生活习惯,同时,她从一个老兵那里购买了一把手枪,并开始偷偷练习枪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和准备,施剑翘终于掌握了孙传芳的行踪,她得知孙传芳经常去天津的居士林参加佛教活动。

于是她设法混入了居士林,成为了一名居士,在居士林里,施剑翘多次与孙传芳相遇,但由于人多眼杂,她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下手。

1935年11月13日,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当天下午,施剑翘像往常一样来到居士林,她发现孙传芳独自坐在佛堂的角落里,周围没有其他人,她知道,机会来了!

施剑翘悄悄地走到孙传芳的身后,从包里掏出手枪,对准他的后脑勺连开三枪,“砰砰砰”,三声枪响打破了佛堂的宁静,孙传芳应声倒地,当场死亡。

施剑翘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孙传芳,心中的仇恨终于得到了一丝慰藉,她并没有逃跑,而是从容地从包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传单,向周围的人宣布自己的身份和复仇的原因。

传单上写着:“各位先生注意:一、今天施剑翘(原名谷兰)打死孙传芳,是为先父施从滨报仇。二、详细情形请看我的告国人书。三、大仇已报,我即向法院自首。四、血溅佛堂,惊骇各位,谨以至诚向居士林及各位先生表示歉意。”

随后,她拨打了警察局的电话,等待警察的到来。

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了这一事件。

人们对施剑翘的勇气和孝心表示敬佩,同时也对孙传芳的残暴行为进行了谴责,在法庭上,施剑翘毫无惧色,她详细地讲述了父亲被孙传芳杀害的经过,以及自己为父报仇的决心和过程,她的陈述感动了在场的许多人,包括法官和陪审团成员。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国民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案件,经过多次讨论和权衡,1936年10月14日,国民政府发布特赦令,宣布赦免施剑翘的罪行。

施剑翘在被关押了11个月后,终于重获自由,这一特赦决定,不仅是对施剑翘个人的一种宽容,更是对社会舆论和民意的一种回应,它体现了情与法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平衡。

施剑翘的复仇行动,震撼了整个社会,她以一个弱女子的身份,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成功地为父报仇,手刃了孙传芳。

她的行为不仅是对个人仇恨的宣泄,更是对军阀统治的一种反抗,代表了正义和良知的觉醒,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让人们看到了正义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

参考资料:

CCTV——[视频]孙传芳脑浆横流血溅佛堂 2008-03-04

人民网——十年一剑——民国侠女施剑翘刺杀孙传芳始末 2013-03-26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杀人如麻   东南   手中   孙传芳   军阀   居士   佛堂   天津   日本人   北洋   日本   势力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