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产业真正让边疆的少数民族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11月25日,“云贵咖路相逢·双冠啡同凡响”网络传播创享会在贵阳举行。作为一位来自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因咖啡改变了生活的佤族“咖农”代表,叶萍在现场交流时回忆起自己与咖啡的相识、相恋与相守。

2010年,彼时30岁的叶萍还未见过咖啡,直到担任村干部的丈夫外出培训考察回乡,带来了新的思路。
“他告诉我,孟连县富岩镇芒冒村好像也属于适合种植咖啡的黄金地带。这个村老人、妇女、儿童比较多,很多人不能做重体力的活计。咖啡采摘时间是在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2月,这段时间是农闲时节,发展咖啡正好可以稳定增加群众的收入。”两人一拍即合,便带领群众在2011年成立了孟连天宇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此就与咖啡结下了不解之缘。
创业并非一帆风顺。
2013年,500亩咖啡遭遇了多年不遇的霜冻灾害,一半以上的咖啡树遭受严重损伤,濒临死亡,损失巨大。许多咖农认为种咖啡没有前途,准备砍掉咖啡树,退出合作社。
这时的叶萍并未轻言放弃,她一边通过各种渠道请教各地专家和种植大户,询问挽救的办法,挽救濒死的咖啡树,一边和丈夫召开群众会,挨家挨户劝说“咖农”不要退出合作社。
“我们无偿给农户提供咖啡苗、肥料、开垦费,待咖啡真正收获后再从中扣除。”回忆起当时的日子,叶萍语带哽咽。
“只有提高咖啡的品质才有定价的权利,才能让合作社的咖农跟着赚钱。”发展过程中,叶萍渐渐把重心转移到提高咖啡品质上来,“为了掌握精品咖啡豆选育,我经常去专业的咖啡生产经营企业、咖啡加工厂学习,不停地奔走于各大城市参与专业咖啡品鉴课,努力推动商业咖啡豆向精品咖啡豆转型。”
201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叶萍参加了云南省咖啡生豆大赛,荣获第三届云南咖啡生豆大赛冠军,并在2019年与2020年连续夺冠,孟连咖啡从此闻名于云南。
目前,天宇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咖啡种植面积4198亩,覆盖咖农2000余人,每年带动咖农增收1600多万元。2023到2024年,合作社生产销售咖啡生豆380吨,精品豆占80%以上。
“未来,我们将坚持走精品化、品牌化发展道路不动摇,力争做全省乃至全国最好的咖啡。”叶萍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睿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杨韬
三审 田旻佳
更新时间:2025-11-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