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游客的奢侈品,还剩多少“奢侈”?

【文/观察者网 邓军 编辑/赵乾坤】

2025年以来,游客在日本和欧洲市场的消费支出急剧下滑,拖累整体行业销售,为奢侈品行业增添了新的挑战。该行业当前正艰难应对多年繁荣期的终结以及美国潜在关税的影响。

据英国《金融时报》、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RT.com)等外媒报道,随着作为奢侈品销售核心驱动力的美国和中国游客减少海外消费,奢侈品牌在欧洲和日本市场的销售额应声下滑。华尔街知名投资机构伯恩斯坦(Bernstein)因此将其2025年奢侈品行业收入预测从增长5%大幅下调至下降2%。

2024年,国际旅游消费的强劲复苏有力推动了奢侈品销售额的显著增长。彼时,日元汇率跌至数十年低点,吸引中国游客蜂拥赴日购物。同时,受益于美元走强,美国消费者在欧洲各地的奢侈品消费也出现激增。

香榭丽舍大街上的精品店 视觉中国

然而,进入2025年,随着日元升值和美元贬值,支撑2024年增长的关键利好因素已然消退。奢侈品行业由此失去了重要的缓冲,同时直面美国和中国这两大传统增长引擎需求低迷的挑战。

《金融时报》报道称,路威酩轩集团(LVMH)、普拉达(Prada)、盟可睐(Moncler)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均受到欧美游客在欧洲及日中游客在日本消费下滑的冲击。

其中,LVMH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4%。2025年上半年,该集团遭遇营收与利润双降:营业利润同比下跌15%,净利润同比下滑22%。最新发布的2025年度法国富豪榜显示,LVMH集团首席执行官贝尔纳·阿尔诺(Bernard Arnault)已失去法国首富宝座,其个人财富缩水至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开云集团(Kering)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5%,逊于市场预期。该集团上半年总营收同比下滑16%,净利润更是大跌46%。作为核心收入来源的古驰(Gucci),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6%,标志着该品牌已连续第六个季度销售下滑。圣罗兰(Saint Laurent,简称YSL)第二季度营收亦同比下降13%。

LVMH首席财务官塞西尔·卡巴尼斯(Cecile Cabanis)将集团核心业务——时装与皮具部门第二季度销售额9%的同比下滑,主要归因于旅游消费模式的转变,并特别指出美国游客支出已显著放缓。她表示,尽管部分中国消费回流至本土市场,但其增长尚不足以完全抵消游客在日本市场销售额的下降。

盟可睐(Moncler)在上月的财报中,将销售额2%的同比下降归因于美国游客在欧洲以及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的减少。普拉达(Prada)集团管理层同样指出,游客贡献了其全球销售额的30%,并将同名品牌上半年销售额2%的下滑归因于上述相同因素。

《金融时报》还提及,市场预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推行的关税政策将推高进口商品价格,可能导致美国本土奢侈品市场需求进一步承压。

花旗银行分析师指出,即便是在卡地亚(Cartier)和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强劲珠宝销售的支撑下,总部位于瑞士的历峰集团(Richemont)得以在最新财季再次实现两位数收入增长,但该集团明年同样难以规避日本与欧洲旅游消费支出疲软带来的压力。

另据华丽智库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际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新开门店(含快闪店)及门店焕新动作数量同比下降约30%,表明奢侈品牌的渠道优化战略正在加速推进并趋于深化。

尽管面临市场压力,LVMH等头部品牌仍坚守价格策略,避免诉诸折扣,转而通过维持高定价聚焦独家性和高利润率。

RT.com援引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师卢卡·索尔卡(Luca Solca)的观点指出,旅游购物量的下滑揭示了奢侈品行业面临的更深层次问题:该行业曾通过持续推动远超通胀水平的价格上涨,从多年的需求红利中获利。然而当下,奢侈品牌需进行策略调整,方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有业内分析指出,身处行业周期低谷,奢侈品行业正经历一轮深度洗牌:头部品牌表现分化,加速回归核心业务区域,营销策略趋于克制与内敛。这标志着,过往粗放增长的模式正在退场,行业竞争的核心正回归品牌价值、产品实力与美学造诣的本质较量。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时尚   奢侈品   奢侈   游客   销售额   美国   行业   集团   品牌   伯恩斯坦   市场   核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