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汉化,又一边去华!在中国版图一千年,为何越南却不一条心?

一个国家,一边汉化,却又一边“去中国化”!

这么说,您或许想到的是韩国,但其实还有一个国家,比韩国更甚!

那就是越南!

朝鲜半岛一直是藩属国,没有入过中国版图,但是,越南北部可是在中国版图长达一千年。

即使没听过南越国,也多少听过交趾郡!汉朝的交趾郡就是越南啊。

可在中国版图1000多年,为什么越南还不是一条心?五代十国时期,甚至直接脱离中央王朝,独立建国。

为什么越南一边汉化、又一边不认同华夏?

说到底还是四个字:北属南心!

什么是北属南心呢?

北属就是郡县制、科举制、流官制,这些汉化政治体制;是汉字、孔教、文庙,是士大夫阶层以“儒生”自居、民间传唱“南国山河南帝居”这些汉化意识形态。

南心呢?就是在体制上,北属汉化体制,阳奉但阴违,皇权不下县,何况是越南的县?基层还是越南本土的军事豪族把控,如曲氏、阮氏、李氏、陈氏等世家。

在意识形态上,上层的士大夫拜孔子,但底层百姓还是祭越南本土的始祖神雒龙君,过本土的雄王节,拜越南的大母神如柳杏公主。

公元679年,唐朝设立安南都护府,统治越南300年。

作为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大唐以空前力度“王化安南”,试图用汉族流官,取代安南豪强,也无形中点燃了权力的火绳。

公元907年,大唐崩溃,安南豪强曲承裕撵走汉族流官,自立为静海军节度使,由此,越南独立。

这一时期,越南还创制了本民族文字——字喃(Chữ Nôm)。

这个字喃啊,我们简单说就是用汉字部首,拼写越语,比如这个字“”,您认识吗?不认识吧,它其实不是字,而是拼音,是越南语里的天的拼音(trời),其实韩国的训民正音,也是拼音。

民族文字的出现,也是越南脱离中国的檄文。

公元938年,越南和南汉,爆发了白藤江之战,这一战中,越南吴权利用潮汐,大破南汉军,也是越南第一次击败中原。

之后,赵匡胤建立宋朝,北方契丹步步紧逼,北宋军备吃紧,于是,赵匡胤被迫发布诏令:

"吾不忍以武力取之(越南)"。

公元973年,宋朝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默认了越南独立。

宋太祖一字千金,越南轰然自治,但是中原王朝,并未真的舍下了越南。

新的风暴,在酝酿之中。

公元1075年,宋神宗发兵南下,征讨越南,但北宋武德“干涸”,没打下来不说,还被越南一顿胖揍。

在1407到1427年这20年间,大明短暂统治越南,当时,朱棣强推汉化,但却激发了民间《岭南摭怪》编纂热潮。

说是摭怪,实际上就是民族神话,可以说是越南版山海经。

越南人用貉龙君-妪姬的神话,建构了“龙子仙孙”的民族神话叙事,以此来对抗中国“炎黄子孙”的民族神话叙事。

1424年,明成祖驾崩,明仁宗朱高炽继位,没了武德大帝压着,越南人爆发起义,转1年,明仁宗又驾崩,明宣宗继位,眼见压不住越南,终于在1427年撤军、越南成为藩属国。

随后,公元1428年,越南人黎利创立黎朝,公元1539,黎朝又改了国号为"大越",这个“大越”,也让雒越部落民,有了地域认同:

“我们都是大越人”。

从此,越南彻底和中国分了家。

第三、地域认同:大越

我们从小就听过一句话:黄河、长江,是母亲河。

听了太多,反而容易忽略这句话,但这句话堪称伟大,堪称国家叙事的划时代话语。

母亲河连着的是地域认同,一个大帝国,最难建构的,就是一个地域认同,我们就看“苏联”吧——就是我们江苏,虽是一个省,但就没有一个地域认同。

但是母亲河,就可以把不同的地域认同,连成一个认同,河南河北陕西山西都是黄河流域啊,江苏浙江安徽上海都是长江流域。所以《我的祖国》第一句,就得是: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越南啊领土狭长,就像江苏,也是散装,地域分3圻。

北圻(Bắc Kỳ),是红河三角洲,雒越母系文明,中原统治1152年;

中圻(Trung Kỳ),是海岸 ,占婆印度教文明,长期是独立占婆国;

南圻(Nam Kỳ),是湄公河三角洲,高棉佛教文明。

就在1471年,后黎朝灭了占婆,这也是北属越南、第一次成为了“北属”。

也是当越南京族第一次成为“北属”,他们才意识到一个东西的存在:地域认同。

之前,越南人的地域认同,是相对于中国的“南方”,独立开疆后,越南建构了新的地域认同——大越认同。

大越认同也是由“母亲”连接,不过,不止母亲河。

越南有四母:一是母亲河的水母,二是母亲山的山母,三是母亲粮的稻母,四是大母神柳杏。

通过山、水、稻,重构了大越的地域认同。

到了18世纪,阮主南侵湄公河三角洲,迫使高棉人“割让六省” ,阮朝很快把这六省的高棉女神Neang Khmau,收编入水母(Bà Thủy),把湄公河和红河,化为越南的母亲河。

不过,南北越到底是强行成一家的,南越民间把北方人叫做“红河掠夺者”(Kẻ cướp sông Hồng),也很讽刺了。

公元1804年,清朝乾隆皇帝帝正式承认"越南"国名。

从此,越南再未进入中国版图,而是以藩属国,勾在东亚秩序中。

81年后,《中法新约》终结了中越宗藩关系,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字喃也化成了后来的拉丁字母。

此时的越南,也完成进化,成了一个像法像中又很越的独特存在。

回到我们开头那个问题:

越南进入中国版图比云南还早,但为什么却最终没有在中国版图里?

战国时的庄蹻入滇,就给云南注入了楚文化,后来云南土著政权南诏国,还主动汉化,云南宗教认同,是楚地巫风,政治认同,是中原汉制,从一开始,云南就是中国的基因,但越南从一开始,就是越南的基因。

本土的宗教、本土的体制、以及本土的民族叙事,形成了越南人碾压式的认同,最终,也让它成为儒家文化圈唯一一个成功“离心”的农耕文明区。

直到今天,越南官方仍把北属时期,称作“抵抗同化的一千年”。

不过,尽管越南没有并入中国版图,但千年北属时光,还是给越南打下了抹不去的汉化烙印。

即使到了今天,中国歌曲、中国电视剧、中国民俗、中国网红李子柒,仍然风靡越南。

历史,哪能抹去呢?您怎么看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历史   越南   版图   中国   汉化   地域   安南   公元   越南人   湄公河   云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