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犯困不一定是懒,当心身体这 4 个“沉默警报”!千万别忽视

这是不是最近的你?

虽说犯困是正常现象,但如果你“春困夏倦秋乏冬眠”一个没落下,那就不能全怪季节了,可能是以下因素在“作祟”!

经常犯困,是怎么回事?

白天犯困,最常见的原因是—— 前一晚睡太少或者没睡好

此外,还有一些躲不掉的犯困时刻。

1 饭后犯困

吃饱后犯困对于多数人而言,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与血糖和激素变化有关。

比如,当我们吃太多 精制碳水(如白米饭、包子、方便面等)时,血糖会迅速上升,引发胰岛素大量分泌。而胰岛素又会促进褪黑素合成,让人吃完就想睡。

此外,吃太多肉类(尤其肥肉)、全脂乳制品和加工品(如巧克力、蛋糕、饼干等) 等 高脂肪食物也有影响。虽然脂肪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能量,但一次性吃太多,除了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还会促进分泌胆囊收缩素,让人感到困倦。

2 上班犯困

不上班活力四射,一上班瞌睡就找上门,难不成是公司下迷药了?(不是)

可能是这两个原因导致的:

⭐缺氧长期

在通风不够、较为封闭的办公室内工作,空气不足大脑就可能缺氧,从而让人感到疲惫、困倦。

⭐光照不足

很多在办公室工作的人群晒点太阳难如登天,加之有的办公室灯光较为昏暗……

长时间或常待在光照不足的地方,会让大脑误以为到了晚上,于是,接收到信号的褪黑素一顿释放,使你昏昏欲睡。

3 看书犯困

看书就犯困有时候真的不怪你,可能是书的“锅”,也可能是你学得太用功了!

看书其实挺 “费脑子” 的,不同的书,给大脑带来的负担不一样。要是书太晦涩难懂,或里面信息太多太杂,大脑就会 超负荷运转

就像电脑运行太多程序会变得卡顿一样,大脑持续高强度工作,也会耗尽能量,让我们 精神疲劳,提不起劲来。

还有的人在学生时期经常 熬夜苦读,甚至抱着书本入睡。这种关联的情形反复出现建立了 条件反射,使得现在一读书就觉得困。

有些困不简单,可能是疾病前兆

1 睡眠呼吸障碍

晚上睡觉呼噜打得震天响,声音忽大忽小,甚至打着打着还把自己憋醒的小伙伴,可要注意了,你很可能患上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这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患上后,短时间内,会出现夜里跑厕所的次数变多,白天哈欠连天、丢三落四的状况。

要是一直拖着不去治疗,得肺动脉高压、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癫痫,甚至老年痴呆的可能性都会上涨 。

如果怀疑自己患上了这个病,可以自测一下:

STOP-Bang 问卷包含 8个 问题,每个问题回答“是”得 1 分,总分 ≥3 分提示 OSA 高危风险:

1. Snoring(打鼾):是否大声打鼾(隔门可闻或高于谈话声)?

2. Tired(疲劳):白天是否常感疲倦、困倦(如开车时入睡)?

3. Observed(呼吸暂停):是否有人观察到睡眠中呼吸停止或喘息?

4. Pressure(高血压):是否患有高血压或正在接受治疗?

5. BMI:体重指数是否>35 kg/m²?

6. Age(年龄):是否>50岁?

7. Neck(颈围):颈围是否>40 cm(喉结平面测量)?

8. Gender(性别):是否为男性?

评分解读:

≥3分:OSA 高危,建议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如多导睡眠监测)。

<3分:低风险,但仍需结合症状判断。

2 心脏问题

患有 冠心病的人心脏经常处于缺血的紧张状态,身体为了维持运转会减少活动来降低耗能,从而产生困倦感。

尤其是吃饱饭以后,身体里的血液都跑到肠胃那儿帮忙消化了,心脏能得到的血液就少了。这时候,更容易感觉 心慌、胸口发闷,浑身不得劲,只想瘫着。

出现这些症状的小伙伴,建议去医院做下 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

3 甲状腺功能减退者

俗称甲减,是一种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疾病,身体代谢变得像蜗牛一样慢,身体多个器官都会受到影响。

得了甲减的人,经常 浑身乏力,特别怕冷,记忆力也大不如前,干啥都没法集中注意力,白天总是忍不住打盹。

4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调控“开关”失灵,饭后血糖更易升高刺激 胰岛素分泌,进而出现乏力、精神萎靡、想睡觉的状况。

但糖友们需要警惕,《糖尿病研究与临床实践》(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研究指出,若你每天 睡眠不足 6 小时超过 9 小时且喜欢在白天小憩,很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中风这类严重病症,甚至死亡风险都会大幅攀升 。

5 个解困妙招

多数时候,犯困是正常生理反应。可要是在考试、开会这类重要场合,困意突然来袭,真的让人愁。

今天,我们特意为大家盘了一份“解困妙招”,快收好!

1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次日硬抗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成人应保证 7-8 小时睡眠,中小学生 8-10 小时;老年人 6-7 小时。推荐晚上 22-23 点入睡,早晨6-7点起床。

2 科学补眠,但要注意时长

如果实在太困,也可以在中午适当午睡进行补眠。

2024 年《科学》(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显示, 30 分钟以内的小睡能够有效提升认知表现,减缓大脑衰老。

但要注意,补眠不是“多多益善”,而应该“浅尝辄止”。多项研究发现,超过 30 分钟,甚至多达 1 个小时的补觉习惯,反而影响身体健康。除了生物钟紊乱(晚上更难入睡),代谢综合征以及中风等疾病风险也会大大提升。

3 饮食辅助,减少“饭”困

控制好每餐的进食量,最好保持七八分饱。在食物的选择上,可以多吃粗粮、豆类、薯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缓血糖上升。

控制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比如炸鸡汉堡、蛋糕点心和含糖饮料等,有助于稳定血糖的同时避免刺激胆囊收缩素。

4 多运动,醒醒脑

上班犯困可偶尔“摸鱼”,多走动,上个厕所倒杯水都可有效缓解困意。

方便的话还可做做深蹲或颈部拉伸,不方便的也可做深呼吸,吸气至 5 秒、呼气 7 秒,快速提升血氧饱和度。

5 物理助攻,冷水洗脸

困意来袭时用冷水洗脸,可以刺激我们的神经、促进血液循环,产生提神醒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Yang XH, Liu Y, Jiang XX, et al. Daytime napping and risk of incident main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mortality among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5, 2025.
doi:10.1016/j.diabres.2025.112067[2] Wu J, Liu L, Huang Z, et al. Long daytime napping: A silent danger for hypertensive individuals. Eur J Neurol. 2024;31(9):e16382. doi:10.1111/ene.16382[3] Ludwig, D. S. (2002). The glycemic index: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relating to obesity,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AMA,287(18), 2414-2423.[4]Kharas, Natasha, et al. "NREM sleep improves behavioral performance by desynchronizing cortical circuits." Science 386.6724 (2024): 892-897.[5] 王佳男.调整饮食结构可避免吃饱就困[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2(009):000.

来源:科普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养生   警报   当心   沉默   身体   血糖   睡眠   大脑   困倦   都会   白天   呼吸   风险   胰岛素   小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