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学会“借刀杀人”,就靠这1招,1个月就戒掉了儿子的手机瘾

01

儿子今年13岁,上六年级,手机瘾特别严重。

马上就要小升初了,人家孩子都在拼命刷题上补习班,可他一点不着急,整天就想着玩手机。

而且一玩就是几个小时,不吃不喝,跟个木头人一样。

更要命的是,他现在他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脑子里除了打游戏就是刷视频。

周末要是带他去户外爬山、逛公园,还没出门他就嫌累,一百个不情愿。

就连游乐场都吸引不了他,说还不如在家待着舒服。

有时,就算最后被我们硬拽着出门,儿子也是全程臭脸,被迫营业。

唯一的目的,就是赶紧熬完这趟差事,好回家跟我交换玩手机的时间。

和同学在一起时,除了组队打游戏能让他来精神,别的都感觉没意思。

白天上学还好,老师能管着他。可一放学回到家,就是我噩梦的开始。

作业能拖就拖,写两笔就想摸手机,说要查资料,结果一查就是半小时,回过神来早忘了要查啥了。

为了让他把心思放回学习上,我软硬兼施,什么招都用过了。

最开始是斗智斗勇,我藏手机,他翻箱倒柜地找。

后来就变成了硬碰硬,直接上手跟我抢。

一个13岁的半大小子,力气大得惊人,死死攥着手机,我掰都掰不开。

有一次,我去他房间检查作业,儿子打游戏正上头,竟然一把我推了出去,“砰”地一声锁上了门。

无论我在外面怎么敲门怎么喊,他就是不开门。

气得我立马找来锤子,对着门锁一顿猛砸,冲进去抢过来他的手机,直接摔个稀巴烂。

他发疯似的跟我大吵大闹、摔东西,把书扔得满地都是,还指着我的鼻子冲我吼:“有病吧你!是不是想逼死我!”

看着他那副六亲不认的样子,我心都凉了。

过去那个聪明懂事的儿子,为什么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暴躁?

到底怎么做,才能戒掉儿子的手机瘾呢?


02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开始认真反思:儿子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其实,根源还是在我们自己身上。

他上幼儿园、小学低年级那会儿,我跟老公工作都特别忙,每天回到家都很累。

为了图省事,只要他不哭不闹,安安静静的,我们就把手机或者iPad丢给他。

慢慢地,儿子习惯了从虚拟世界里寻找快乐,对现实生活中需要花时间、付出努力的事情,不再感兴趣。

再加上他正值青春期,情绪脑占了上风,理智脑还没发育成熟,做事容易冲动,情绪上头,听不进任何道理。

我越是说教,儿子就越烦。

他满脑子都是“自己说了算”,我说的每一句话在他听来都是控制。

你让我往东,我偏要往西,以此来证明他的独立。

所以,无论我怎么控制儿子玩手机,都只会适得其反,而且他还会把玩游戏被打断的火气,全都发泄到我身上,甚至动手。

结果就是,手机瘾没戒掉,我们的亲子关系先崩了,儿子越来越不尊重我,家里也天天鸡飞狗跳。

回想起来,之前我所有的做法,都让我和儿子站在了对立面。

我天天盯着他、管着他,他就想尽办法糊弄我、对抗我。

我俩天天互相拉扯、内耗,最后两败俱伤。

而真正聪明的做法,是要跟孩子统一战线,目标一致:“如何合理地使用手机”,而不是“我如何管住你玩手机”。

得让孩子觉得,家长不是他的敌人,而是支持他、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自己人”。

从心理上先让孩子放下戒备。

然后再借来一把刀,帮助孩子一起去斩断“手机成瘾”这个敌人。

但这把刀,不能是我,得先找一个“替罪羊”。我要学会“借刀杀人”。

逻辑理清晰之后,我开始了精心策划的“套路”。


03

1、大方放手,把眼光放长远

那天晚上,儿子写完作业又磨磨蹭蹭地想玩手机。搁以前,新一轮的战争又要爆发了。

但这次,我心平气和地走过去,说:“想玩手机是吧?可以。”

儿子一脸诧愕,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接着问:“你想玩多久?”

他试探性地说:“半小时?”

我立马摆出一副“你太小看自己了”的表情。

摇摇头:

半小时?那哪儿够啊!你那个吃鸡游戏,一局打完不得四十分钟?


万一打到决赛圈,时间到了,多憋屈!不行不行,这对你不公平。

儿子愣住了,眼睛瞪得老大,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拍拍他的肩膀:“这样,妈妈今天大方点,给你一个小时!怎么样,够不够?”

他结结巴巴地问:“真的假的?”

我拍着胸脯保证:

当然是真的!


而且,我还给你加个补充条款,如果一个小时到了,你那一局还没打完,我可以再给你延长10分钟!

他张大嘴巴:“哇塞,这也太够意思了吧!”

当我的提议远远超出儿子的心理预期时,他觉得我是理解他、尊重他的盟友,而不是敌人了。

这就为我们接下来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2、设置规则,巧用闹钟

看到儿子那么开心,我话锋一转:“不过,我也有个条件。”

他想都没想就说:“你说!”

我讲了自己的想法:

我得设个闹钟。因为玩起来容易忘时间,这对你眼睛不好。


咱们得用闹钟来提醒,我设三次倒计时,怎么样?


第一次,结束前15分钟响一次;第二次,结束前10分钟再响;第三次,结束前5分钟响最后一次。


可以吗?

“没问题!” 他答应得那叫一个爽快。

一个闹钟而已,跟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于是,我翻箱倒柜找出了一个,很多年前买的那种最老式、最原始的机械闹钟。

有两个大铃铛,能发出“叮铃铃铃铃——”把人魂儿都吓飞的那种。

因为我知道,当孩子玩游戏时,精神高度集中,大脑里分泌的多巴胺,让他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甚至“出神”的状态,此时跟他讲道理根本没用。

不仅如此,家长冲进去打断他,那更是往枪口上撞,孩子所有的火气肯定一股脑全发泄出来。

所以,我得找个“替罪羊”来背锅——闹钟。


3、转移矛盾,跟孩子统一战线

儿子高高兴兴地玩起了游戏。

等到还剩15分钟的时候,老式闹钟“叮铃铃”地开始发疯,那声音,能把天花板给掀了。

我立马冲过去,“啪”地一下按掉,开始了我奥斯卡级别的表演,故意大声抱怨:

搞什么啊,这么吵!儿子,吵到你没?别理它,继续玩!

儿子抬头看了我一眼,说了句“没事”,又钻回了游戏里。

过了5分钟,闹钟又开始不要命地响。

我这次戏更足了,跑过去一边骂一边关:

还有完没完了!烦死了!玩得正开心呢,瞎叫唤什么!


你说,这闹钟是不是特别烦人?

儿子被吵得也确实有点烦了,点了点头。

等到最后5分钟,闹钟第三次响起来的时候,大招来了。

我一把抓起那个闹钟,当着他的面,“砰”地一声就给摔了!

果然,塑料壳子当场就裂了,铃声也停了。

这还不够,我又上去补了两脚:“什么破玩意儿,让你吵!”

这一下效果拔群,儿子的魂儿瞬间就从手机里被我给拽了出来。

他目瞪口呆地看着我,彻底懵了。

我赶紧趁热打铁:

你看,都怪这破闹钟,把咱们兴致都搅了,我替你出气了。正好时间也差不多了,手机给我吧。

他还没回过神来,一句话也没说,乖乖地就把手机递给了我。

从那以后,闹钟就成了我们家公认的“坏蛋”,是我们的共同敌人。

每次它一响,我俩就特有默契地一起吐槽它“真烦人”。

儿子心里的火有了地方撒,就再也没跟我急过了。

很多时候,时间一到,不用我开口,他自己就关了。

只要他做到了,我肯定第一时间就表达肯定:

可以啊儿子!说一小时就一小时,这自控力,牛!

一个月下来,我们家再也没为手机吵过架。而且,为了多陪伴他,我们家就定了规矩:每周六为“家庭活动日”。

不管多忙,一家三口都得凑在一起,打打牌、看个电影、逛逛街什么的都行,重点是陪孩子体验现实生活的快乐。

也是在那时,看到儿子脸上那发自内心的笑容,我才真正懂得:

遇到问题时,不能傻乎乎地站在孩子的对立面,用蛮力去对抗,那样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不如从孩子角度出发,把眼光放长远,真正为他考虑,统一战线,培养他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

但说到底,比任何技巧都管用的,还是多陪伴孩子,让他感受到现实生活的乐趣,用爱和快乐替代虚拟的刺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育儿   借刀杀人   儿子   手机   闹钟   孩子   时间   作业   战线   替罪羊   对立面   翻箱倒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