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万人逃离湖南,22万人离开吉林!人口大迁徙中,谁是最后赢家?

4月中旬,各地人口流动的数据终于公布了,然而当大家当看到上面的数据后,不少人心里咯噔一下。

像山河四省这些地方,人口又变少了,就连东北、湖南这些省份也成了“人口迁移潮”里的输家。

至于那些离开的人,原以为他们会扎堆挤进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大城市,结果他们的新家选得挺让人意外。

那么问题来了,这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哪些城市才是真正的赢家呢?

你要是最近去过广东,尤其是深圳、东莞这些地方的工业区或科技园,肯定能感觉到那种人潮涌动的气息。

路边小吃摊坐满了说着各地方言的年轻人,工厂流水线旁、写字楼电梯间里,天南地北的口音混在一起。

而数据也印证了这种感受:2024年,广东常住人口增加了整整74万人,不仅总量达到1.278亿稳居全国第一,增量也冲上全国榜首。

算下来,这已经是广东连续第18年蝉联“中国人口第一大省”的称号了。

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往广东跑呢?

说到底,人往高处走,最实在的“高处”就是找份好工作。

广东从老牌的制造业到新兴的数字经济,产业丰富得很。

珠三角一带,你开着车转一圈,电子厂、服装车间、机器人研发中心全挨在一起。

过去五年,光是广东新增的二三产业岗位就有675万个,数量惊人。

深圳更是个典型例子,华为、腾讯、大疆、比亚迪这些叫响全球的企业全扎根在这儿,带起了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一批高薪行业。

2024年深圳GDP冲到3.68万亿,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四成以上,年轻人能不心动吗?

更关键的是,这里不挑人。

你有高学历,深圳南山科技园大把的研发岗等着;要是技能普通,东莞、佛山的工厂照样能给你稳定收入。

这种“高低都能接得住”的包容性,让广东成了无数普通打工者梦开始的地方。

不仅如此,走在深圳街头,你很少见到慢悠悠散步的大爷大妈,满眼是脚步匆匆的年轻人。

整个城市平均年龄才32.5岁,15到59岁的劳动力群体占比接近80%。

年轻人扎堆的地方,—政府服务效率高、消费业态新潮、城市管理也更灵活。

更难得的是,广东人“敢生”。

2024年全省新生儿113万,连续七年全国第一,比江浙沪加起来还多。

像东莞长安镇,生三孩直接奖5万,每月还补500块奶粉钱。

这种生育底气背后,是大家对本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信任,养得起娃、看得见未来,才愿意把根扎下来。

当然,城市再好,进不来也白搭。

广东深谙“拆门槛”之道:深圳去年直接放宽了非深户买房限制,首套房利率降到3.3%的历史低位,公积金还能异地通用。

广州、佛山更早推行“积分入户”,社保、租房全算积分,让流水线上的工人也有盼头落户。

反观有些人口大省,却陷入“留不住人”的困局。

2024年,全国31个省份中,竟有20个常住人口在减少,站在流失最前线的,是山东、河南和东北三省。

山东一年就走了43万人,相当于一个小县城直接“消失”了,河南和湖南紧随其后,各自减少了约30万人。

而东北更触目惊心:黑龙江、吉林、辽宁加起来一年少了80多万,过去十年人口缩水超过1100万,相当于哈尔滨整个城市的人口被“抹去”。

你可能会问:这些曾经辉煌的地方,怎么就成了留不住人的“空心城”?

说白了,人用脚投票,最根本还是为了“饭碗”,东北就是个典型例子。

上世纪它靠着煤炭、钢铁养活了几代人,可资源枯竭后,经济直接熄火。

黑龙江的煤矿挖空了,辽宁的国企设备老化、产能淘汰,年轻人站在生锈的厂房前,除了离开还有什么选择?

山东也是类似,传统化工、机械制造转型慢半拍,新兴产业又跟不上,年轻人宁愿去江浙的工厂,也不愿在老家拿三四千的工资。

一位在沈阳干了二十年的老师傅说得实在:“不是不爱家乡,可孩子大学毕业了,总不能让他回来和我一起守着旧机器吧?”

不过人走了,留下的老龄化问题却像雪球越滚越大。

你到东北的社区转转,公园里下棋、晒太阳的多是白发老人,幼儿园却一家家关门。

整个东北三省已全部进入“深度老龄化”,自然增长率跌破-5‰,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一大截。

吉林试过“发钱催生”,企业每招一个育龄女性补贴2000块,生育贷款最高20万。

但年轻人摇摇头,补贴只够买几个月奶粉,可孩子上学、看病、买房的钱谁来出,自然不愿意在这里住下了?

更残酷的是,省会吸干了地市的血。

看看湖南就知道:长沙四年新增55.6万人,文娱网红、装备制造搞得风生水起。

可省内其他13个市州呢?全部在失血,衡阳、邵阳这些地方,四年各走了20多万人。

为什么?

因为年轻人发现,老家除了考公务员,只能做做服务员、流水线工人;而长沙至少有直播公司、科技园,哪怕去奶茶店打工,时薪都能多五块钱。

但你要说这些省份没有翻盘的机会,那倒也不是完全没有。

安徽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硬是把外流的年轻人吸引回来:蔚来、比亚迪工厂落户后,车间24小时灯火通明,三年新增十万岗位。

贵州更意外,穷山沟靠凉爽气候引来苹果、华为的数据中心,从“劳务输出地”变身“机房服务员”。

说到底,留住人不能只靠政策画饼,得让年轻人真正看到前途。

城市和人一样,有生老病死,有高低起伏。

或许有一天,当传统工业城长出科技新芽,当“逃离”的年轻人带着经验回家创业,这些省份才能止住流失的血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6

标签:财经   吉林   湖南   赢家   人口   广东   年轻人   深圳   地方   东莞   城市   山东   省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