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会谈不剩几天,美财长突然通知中国,谈判议题变了,中方拒绝

7月21日的,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突然抛出一个消息:中美即将进行的第三轮关税谈判,将不再仅限于贸易本身,而是把中国购买俄罗斯、伊朗石油的问题摆上谈判桌

此时距离谈判启动仅剩不到一周,距离美方设定的8月1日关税生效时间也仅有十天。这一“突变”的谈判议题,让原本逐渐升温的中美关系再度蒙上阴影。

中美之间的前三轮谈判并非仓促之举。从年初的日内瓦会谈,到春季的伦敦会谈,双方在多个关键领域达成了阶段性成果。美国适度下调对华高科技出口门槛,中国则放宽了稀土出口限制,随后更达成了为期三个月的“关税休战期”,为全球市场注入一丝希望与稳定。

6月初,两国元首通话稳定了气氛,紧接着双方外长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首次会面,进一步增进理解。此时的全球舆论普遍认为,中美正在经历一段难得的缓和期,尽管分歧仍存,但至少都愿意坐下来谈。

就在第三轮谈判即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前夕,美方突然“变脸”。贝森特在采访中表示,美方将此次谈判定位为“高质量谈判”,不再拘泥于关税数字,而是要讨论更广泛的议题。

他特别提到,中国是俄罗斯与伊朗石油的“大买家”,美方将就此设限。这番话一出,全球市场瞬间紧张。能源板块波动剧烈,亚洲主要股市集体下挫,外界普遍担心谈判将因美方“另起炉灶”而陷入僵局。

更令人关注的是,这一表态并非孤立事件。早在7月14日,特朗普就曾放话称,如果50天内俄乌无法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并实施所谓“二级制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同样高额的关税。

中国、印度、巴西等国被点名。其实,这套“组合拳”背后隐藏着更深的战略意图。美国希望通过打击中俄伊之间的能源纽带,阻断“石油人民币”的崛起路径,维护美元在全球能源结算体系中的霸主地位。

中俄石油贸易中,超过85%的交易已改用人民币结算;中伊之间也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这种趋势在美国眼中,等同于金融地震。

贝森特的威胁,正是要切断这种趋势的蔓延。这一切发生的节点,并不偶然。6月,美国单月关税收入高达272亿美元,超越往年平均水平,成为联邦第四大财政收入来源。

白宫对“关税红利”信心十足,正试图将这种财政“强心剂”制度化,升级为所谓“对等关税2.0”,目标是每月再挤出100亿美元收入。财政需求,驱动着外交方针的转向。

与此同时,中方也没有坐以待毙。就在贝森特公开发言当天晚上,中国突然宣布暂停对杜邦中国的反垄断调查。这一举动虽未说明原因,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中方释放善意、为谈判营造氛围的举措,也是在为美方留一扇“体面撤回”的门。

要知道,今年4月,这项调查正是在美方宣布加征34%关税后启动的,被视为中国的对等反制手段之一。

如今,中方选择在关键节点暂停调查,一方面是为谈判预热,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中国在节奏掌控上的从容。杜邦在光刻胶、芳纶等“卡脖子”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意味着中方的“暂停”是有分量的让步。

但这一暂停,并不意味着妥协。7月2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美方新设议题时,态度坚决。他强调,中方立场一贯明确,中俄、中伊能源合作属于正常贸易,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长臂管辖”。

这番表态,意味着中方拒绝接受美方将地缘政治问题强行纳入贸易谈判的做法。谈判应聚焦贸易,而非成为美国推行全球政治意图的平台。

回顾整个事件,美国显然是在把经贸问题政治化,将自身内政压力外溢为外交施压。特朗普政府一边声称不急于达成协议,一边又高调威胁制裁,试图通过“极限施压”换取更多筹码。

但这种策略,早已有熟悉套路的国家看穿。印度外交部已明确表态,能源安全是压倒一切的国家战略,不接受美国提出的“双重标准”;土耳其也未对俄罗斯能源让步,依旧维持合作。

更现实的,是市场的反应。特朗普放话后,俄罗斯股市不仅未跌,反而上涨,卢布汇率坚挺,国际油价反而下滑。如果真有风险,市场不会“无动于衷”。

这表明,美国的“100%二级关税”更多只是政治姿态。对中国而言,最有力的回应并非语言,而是行动。

目前中国已加快能源结构多元化布局,与阿根廷、巴西等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稀土出口策略更加灵活,人民币结算体系持续向全球拓展。中国科技自主步伐加快,绿色能源、深海钻井等领域一系列技术突破接连发布。

这一切,正是对美方金融霸权的根本回应。中国用行动表明,靠长期耐心与战略定力,完全可以在全球格局中找到自己的节奏与空间。

至于美国强推的“对等关税2.0”,其财政短期或许受益,但长期却是饮鸩止渴。企业提前进口透支未来需求,盟友反制措施反噬本国出口,社保与医保支出持续膨胀,美国财政黑洞并未真正缓解。

美欧盟友对美国的“关税敲诈”也早感不满,纷纷抱怨其绑架全球贸易体系。过去几年,美国靠着“制裁工具箱”四处出击,已逐渐失去道义优势。

从日内瓦,到伦敦,再到即将启幕的瑞典会谈,中国始终保持冷静、审慎、理性,拒绝被牵着鼻子走。

美国若一意孤行,把双边贸易问题无限外延为地缘政治冲突,只会适得其反。中国有足够的资源与战略耐力,来应对接下来的风浪。

这场即将开启的第三轮中美谈判,或许将成为一次关键拐点。议题突变,意图明显;中方拒绝,立场坚定。在国际博弈的棋盘上,中国正凭借战略自信与多边合作,稳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信息来源:

[1]美财长最新放风:无需担忧美中暂停加征部分关税截止日期,双方谈判“态势良好” 环球网

[2]美财长称美中第三轮磋商下周举行 环球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6

标签:财经   财长   议题   中方   中国   通知   美国   关税   美方   俄罗斯   中美   能源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