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龙椅,徐家血脉:第一功臣徐达家族如何锁死大明276年江山?

前 言

洪武三年(1370)正月初一,南京午门外,鼓声动地。朱元璋亲手把“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魏国公”的丹书铁券交到一位布衣兄弟手里,高声对群臣说: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这句话,像一枚钢印,把“徐家”和“朱家”永远烙在了一起。自此而后,大明十六帝,十三帝血管里流淌着徐家的血;京师从南京迁到北京,太和殿那把龙椅的榫卯里,也始终嵌着徐家的血脉与刀痕。

第一章 开国:从濠州放牛娃到万里长城

1、沙场第一功

徐达(1332—1385),字天德,凤阳钟离农家子,22岁投奔朱元璋,从“贴身侍卫”一路打成“总司令”。鄱阳湖火攻陈友谅、平江围歼张士诚、北伐横扫大都,三大战役奠定明朝版图。朱元璋夸他“万里长城”,实指两重含义:一,北疆防线因他才真正立起来;二,朱家王朝因他才得以坚如磐石。

2、政治智慧:功高不伐

手握百万兵,却“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朱元璋赐豪宅,他辞谢;赐田千顷,他只留祭田百亩。洪武十三年起,他主动交出兵权,三年一归京师,绝不让皇帝夜里做噩梦。正是这种“可进可退”的尺度感,使徐达成为明初少数得以善终的顶级武将。

第二章 联姻:一条血脉,锁死两代皇室

1、洪武九年指婚

朱元璋把15岁的长女徐妙云指给四子朱棣,次女、三女、四女分别嫁给代王朱桂、安王朱楹。一门四女皆嫁龙子,史上罕见。朱元璋的算盘有三层:

• 兵权质押——徐达若在外有异心,女儿就是人质;

• 藩镇平衡——北平乃国门,让将门之女坐镇,可挟制北元;

• 血统优化——借徐达基因,改良朱家后代“体格与智谋”。

2、靖难之役:舅甥对决

建文元年(1399)七月,朱棣起兵。徐家长子徐辉祖(袭魏国公)率南军主力拒燕;四子徐增寿却暗通朱棣,被建文帝当庭诛杀。一门两阵营,赌的是政治站队。结果朱棣胜,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与徐辉祖的魏国公并列——大明唯一“一门二公”自此诞生。

第三章 永乐:从幕后到台前,徐家再升级

1、仁孝皇后徐妙云

朱棣称帝后,徐妙云为皇后。她劝迁都、修大典、保旧臣,把徐达的军功基因转化为“文治操作系统”。永乐大帝每称“朕与后少同几砚,长共兵戈”,公开承认:没有徐妙云,就没有永乐盛世。

2、双公爵位制度化

魏国公(徐辉祖系)镇守南京,掌中军都督府;定国公(徐增寿系)随驾北京,掌五军营。南北二京、文武两府,徐家用血缘和权力织出一张覆盖帝国的安全网。

第四章 中晚明:七代公爵与国运同起伏

1、世袭年表(摘录)

• 魏国公:徐辉祖—钦—承宗——文璧—弘基—胤爵—文爵(亡于弘光)

• 定国公:徐景昌(增寿子)—显忠—永宁—世英—延德—希皋—允祯(亡于崇祯)

2、关键节点

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魏国公徐承宗死守南京,调兵勤王;

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之变,定国公徐延德率军出德胜门,与俺答汗血战;

万历三大征,徐弘基、徐希皋先后出任总督京营戎政,筹饷、调兵、督战。

每一次帝国生死关头,徐家公爵必在C位。

第五章 文化:将门如何长出文胆

徐达儿孙虽以武功显,却多兼通经史:

• 徐膺绪著有《皇明九边考》;

• 徐弘基刊刻《徐氏家乘》,成为研究明初军事地理的必引文献;

• 徐光启(徐达八世侄孙)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开中国近代科学之先河。

“徐家血脉”不仅是染色体,更是知识链。

第六章 民间与边疆:徐氏宗族的毛细血管

1、南京魏国公府

魏国公府踞大功坊,占地百亩;秦淮河房、钟山赐庄,每年租银数万两,成为南都最大的慈善、教育、出版集团。

2、北京定国公府

永乐后,北京东城帅府胡同、西城定阜大街皆徐府别业。嘉靖年间,北京“西什库教堂”原址即为定国公旧粮仓。

3、云南沐府

徐达外甥沐英留镇云南,世称“沐国公”。沐氏与徐氏互为犄角,一北一南,把朱家的万里边疆连成一条血脉经济带。

第七章 结局:龙椅易姓,血脉未断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入北京,最后一代定国公徐允祯殉国;魏国公徐文爵南渡,扶立弘光帝,仍居南京守备。清兵渡江,徐文爵被俘,爵除,但徐家后裔散处江南、闽粤,或隐为商,或转而科举。清末徐寿昌任江苏学政,民国徐树铮为北洋陆军次长——“朱家龙椅虽去,徐家血脉长存”成为史家调侃,却也道出实情。

尾 声

“朱家的龙椅,徐家的血脉”并不是一句夸张的江湖传言,而是明史里的一条暗线:

• 军事上,徐达是开国万里长城;

• 政治上,徐氏双公是南北两京的稳压器;

• 血缘上,十六帝中有十三帝是徐达的外孙或外曾孙;

• 文化上,徐氏子孙把将门铁骨锻造成文治与武功的利刃;

• 经济上,徐家田庄、商铺、学田遍布全国,成为帝国隐形的大动脉。

276年里,徐家用刀、用血、用书、用钱,把朱家龙椅的四条腿牢牢钉死在华夏大地。当明朝覆亡,龙椅轰然倒地,人们才发现:那四条腿里,有两条刻着“魏国公”,两条刻着“定国公”,中间嵌着一个更古老的名字——中山王徐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标签:历史   大明   江山   功臣   血脉   家族   朱家龙   魏国   南京   万里长城   北京   永乐   崇祯   帝国   公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