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少年到240亿基金大佬!王国斌病逝,中国资产预判成绝唱?

前言

A 股回暖、泉果基金净值刚创历史新高,那个 3 个月前说 “中国资产靠 AI 领跑” 的大佬却突然病逝!

王国斌,这位被高善文夸 “二级市场最顶尖” 的投资人,30 年里总跟行业 “对着干”!

熊市办基金、不爱追热点,他到底凭啥赢到最后?

他留下的 240 亿基金盘子,似乎藏着中国投资的关键答案。

为啥总跟行业 “对着干”?30 年就认一个理

2022 年泉果基金刚成立时,业内不少人私下说 “王国斌疯了”。

那会儿公募圈卷得厉害:同类产品扎堆,宽基 ETF 规模都停滞了,大家都忙着抢规模、追短期热点。

可他倒好,把公司安在远离市区的 “泉果小院”,还定了个规矩:三年只发 6 只产品。

这不是他第一次 “反套路”。

2005 年在东方证券推 “东方红” 系列时,别人都靠短线操作赚快钱,他偏要做价值投资,不追涨杀跌。

即便 2016 年他离开东证资管,这套理念还在发力。

2017 年东证资管直接包揽混合基金业绩前五,东方红睿玺单日募集 178 亿,创了当时的纪录。

更让人佩服的是,他总在别人狂欢时 “泼冷水”。

2015 年牛市最火的时候,大盘天天涨,他却在演讲里喊 “以史为鉴,投资需珍重”,提醒大家别重演 “群众性癫狂”。

后来股市暴跌,高善文回忆时说:“王总的境界比我高太多”。

他自己也说:“暴涨必有暴跌,最后受伤的都是普通老百姓”。

2014 年他就专门讲过《中国投资者有没有未来》,直言 “靠博弈的市场,老百姓没未来”,这份对中小投资者的在意,在行业里少见。

他这份 “拧巴”,其实藏着他从杜维明新儒家思想里悟到的理:投资拼的不是技巧,是心性。

他总说 “自律是核心,管好自己的心,投资就成了一半”,办公室挂的 “忠信笃敬” 四个字,就是他的行事准则。

中国资产的底气,他早看透了两层

王国斌最后一次演讲里,有句话现在听特别准:“中国资产靠 AI 和高端制造领跑,未来 10 年靠工程师红利”。

这话不是空说,背后是实打实的硬底气,他早就掰开了揉碎了看明白。

第一层底气是 “创新硬实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研发经费超 3.6 万亿,研发人员数量全球第一,每年还能培养 500 万理工科毕业生。

这就是他说的 “工程师红利”,而且这些研发不是 “纸上谈兵”。

能弯折 2 万次的柔性电池已经落地,人形机器人开始量产,AI 领域的专利数量年年涨,这些都不是噱头,是能变成产业优势的真东西。

第二层底气是 “转化能力”。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工业门类的国家,工程师搞出来的技术,能快速对接产业链变成产品。

就像泉果基金,2025 年 10 月还在调研芯片龙头紫光国微,这类科技股正是现在推动基金净值创新高的主力。

之前有人担心 “人口老龄化拖后腿”,但王国斌看得透:500 万理工科毕业生每年补进来,加上完整的产业链,这才是中国资产的 “护城河”。

当然,他也没躲过质疑。泉果基金刚成立那两年,正好赶上 A 股低迷,旗下部分产品收益没达预期,不少人说 “价值投资不行了”。

可他没动摇,还是守着 “精品策略”,吸引来赵诣、刚登峰这些靠谱的基金经理。

等到今年 A 股回暖,泉果基金的净值一下就冲上去了,规模也悄悄摸到 240 亿。

这就是他常说的 “内心安静才能做好投资”,不被短期波动带偏。

结语

王国斌走了,但他留下的东西比 240 亿基金更值钱。

他从北大宿舍那个为炒股书拍墙的少年,到成为坚守价值投资的 “逆行者”。

30 年只做对了一件事:相信长期的力量,相信中国资产的潜力。

现在他的预判正在应验,或许这就是对他最好的告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财经   大佬   绝唱   中国   北大   资产   少年   基金   王国斌   底气   热点   理工科   红利   工程师   规模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