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人才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论坛以“年轻·融合·未来”为主题,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聚焦青年人才成长、产才融合机制及人工智能生态构建,探索以人才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
论坛现场发布两项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创新成果。清华大学“赤兔”(Chitu)大模型推理引擎通过底层架构重构,显著降低算力成本,助力构建“国产模型+引擎+芯片”自主闭环体系;启元国家实验室推出“专业深度研究智能体”,针对大规模信息处理瓶颈提出新型技术路径,为科研人员提供系统化的智能支持工具。
论坛还设置“产学研融合·共育AI人才”“育评用一体·构建创新生态”两场高端对话,邀请人工智能领域专家、企业代表和相关主管部门深入研讨。与会嘉宾围绕青年人才引育机制、区域实践经验与国际人才交流路径展开探讨,形成“育—评—用—留”联动共识,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论坛现场发布了“人才山地徒步经典路线”,启动首届北京人才山地徒步大会,并揭牌“玛丽·居里学者华人学会会客厅”,搭建高水平青年人才国际交流平台。同时,进一步优化算法人才认定体系与服务机制,持续提升人才获得感和归属感。
作为承办方之一,门头沟区近年来将人工智能作为区域转型发展的关键支点,已纳入北京市AI重点布局区域和E级智能算力高地,打造“京西智谷”产业名片。通过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才生态圈,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门头沟正加快形成集聚效应明显的人工智能发展高地。面向未来,北京将持续汇聚高层次人才资源,推动人工智能向纵深发展。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