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秀丽这个牌子,过去几年在中产圈子里头,简直就是机场常客的标配。想想看,那些银灰色的箱子,拉杆一伸,轮子一滚,感觉自己就成了商务精英。价格不低,三四千块起步,门店还专挑机场免税区开,方便你登机前顺手买一个。可现在呢,情况完全变了样。
2025年5月13日,新秀丽集团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净利润直接下滑了40%,销售额也掉了4.5%,只剩7.97亿美元。股价第二天在香港股市开盘就崩了,跌超10%,从15.14港元一路滑到13.50港元左右,全天交易量爆到900万股以上,市值一下子缩水到190亿港元以下。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投资者们一看报告,立马开始甩卖股票,盘中差点触发熔断。
财报里头的数据挺扎眼的。亚洲地区的收入降了8%,北美掉了7.3%,欧洲勉强涨了4.4%。库存堆得老高,达到了6.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出两位数,这直接把毛利率拉低到59.4%。生产线还在转,但货卖不出去,仓库里头全是压着的经典款箱子。
高管在电话会议上直说,供应链调整没跟上,越南和中国工厂的产能没及时刹车,导致多余的产品到处都是。门店那边反馈,机场的客流明显少了,以前商务人士爱逛,现在很多人就瞄一眼就走。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这些地方,销售员一天下来可能就卖出几件,远不如从前。
股价这事儿没完没了,整个交易日都在晃荡。早盘15分钟内就跌了8%,中午勉强稳在14港元,下午又被抛盘压下去,最后收在13.80港元。媒体一报道,焦点全在行李箱市场的担忧上。全球旅行是恢复了,但大家买箱子的心思变了,不再追那些贵得离谱的牌子,转向实惠的玩意儿。
香港交易所的数据显示,当天外资基金净卖出超5000万港元,本土机构也跟风减持。第二天股价小反弹到14.20港元,但分析师们纷纷调低目标价到12港元左右。评级机构把股票从“买入”降到“持有”,理由就是竞争太猛,成本控制出问题。
事件之前,新秀丽的机场策略本来是它的王牌,全球几百家店集中在登机口边上,瞄准的就是那些经常飞来飞去的商务客。2024年全年销售额还到顶峰,但一进2025年,月度数据就开始下滑。一月份收入基本持平,二月份降3%,三月份直接掉7%。公司内部早有预警,在线平台的退货率涨了15%,但管理层没大动作。财报一出,董事会赶紧发声明,说要优化库存,开拓新市场,可市场不买账,股价继续往下压。
机场门店的销售数据更直观。5月14日,北京的店只卖了5件箱子,平时平均20件。上海那边,顾客多问打折的事,原价没人要。广州白云机场也一样,高端铝框款没人动,展示品上都落灰了。国际机场也遭殃,香港国际机场客流少30%,新加坡樟宜降25%。公司试着搞线上直播卖货,但观众不到一千人,转化率惨淡。
投资者情绪低迷,5月15日股价再跌5%,市值稳在185亿港元。分析师算了笔账,6.7亿美元库存等于半年销量,消化至少要9个月。供应链那边,越南工厂2024年底扩产20%,但订单没上来,产能白白闲着。中国代工厂工人轮班少了,有些线直接停工。

供应商也受牵连,好几家做拉杆和轮子的厂接到减单通知,金额少15%。新秀丽的广告预算季度内砍了10%,原定的机场推广全取消。董事会开紧急会,聊并购的事,但没实质进展。股价在5月下旬反弹到14.50港元,但市值没回200亿。6月份,第二季度初步数据出来,销售又降5.8%,问题看来是根深蒂固的。门店开始打折,经典款降20%,但买的人不多。大家都去手机App买国产货了。
7月份,公司关了10家表现差的机场店,转战电商,但线上只占总收入12%。8月13日,中期报告发布了,半年销售额16.617亿美元,降5.2%,库存还高在6.98亿美元。股价又晃荡,跌3%到13.90港元。零售渠道降1.9%,同店销售掉6.7%,主要是客流量少,虽然新开了57家店,但没顶上。批发渠道更糟,降8.0%,消费者信心低迷。毛利率小降到59.2%,运营利润滑了那么多,高管承认宏观环境影响大。
9月份,空头仓位降到1.26万股,市场好像消化了坏消息。但10月20日,股价从10.64美元掉到10.35美元,交易量只1000股,流动性差。现在10月25日,股价在17.38港元转悠,市值约250亿港元,但比峰值少了不少。从5月13日开始,这事儿就搅得公司运营不安宁,门店客少,箱子滞销成了常态。

新秀丽的产品定位出了岔子。箱子设计老套,灰黑颜色多,铝框边角硬邦邦,价格三千起,门店遍布机场免税区。过去中等收入群体出差爱用,觉得有面儿。现在销量大减,国产牌子抢了风头,像小米、90分这些,轻便耐用,带USB口,四百块就搞定。
网易严选和LEVEL8也猛推,供应链在国内,成本低。相比,新秀丽还用旧模具,改改颜色就卖,功能没变,贵得尴尬。年轻人在平台上说,LOGO亮眼但不实用,没定位追踪或称重。高端像Rimowa靠设计吃香,国产拼性价比,新秀丽卡中间,上不去下不来。
库存问题没完没了,促销清不掉,上半年销售降7%,关店增多。假冒品在淘宝泛滥,稀释品牌。国产市场份额从2020年30%升到2025年超50%。百年历史没成优势,高管说结构性难题没解,影响力弱了。机场柜台冷清,产品卖不动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行李箱行业这几年变化大。新秀丽吃亏在没跟上消费者口味。过去大家买它图体面,觉得拉着它飞来飞去像成功人士。可疫情后,出差少,旅行短,箱子就成工具,不再是身份标签。年轻人要科技感,轻、耐摔、带充电口这些实用东西。国产牌子懂这点,价格亲民,功能齐全。新秀丽还卖老故事,经典系列推了又推,模具几十年没大变。供应链门槛低,任何中型厂都能仿,差距就剩LOGO和价。

品牌溢价塌了。中产现在聪明了,不愿被割韭菜。经济放缓,焦虑多,消费转理性。贵得有道理才行,像材料新、功能智能、设计可持续。新秀丽没变,库存高,渠道老,利润摊薄。财报显示,生产线跑着,市场凉了。中国消费者用脚投票,拒绝溢价。假货不是主因,平替才是杀手。国产箱子八成像,价格一半,赢了信任。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