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
编辑:RX·B
他曾是那个戴着墨镜、手握“电影艺术”权杖的殿堂级导演。
然而“录音门”事件的爆料,却我们看到了这个名导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拔出萝卜带出泥”,有关他的尘封“旧事”也被网友逐一扒出。

逼疯辛芷蕾,袒护强奸犯,他的行为“荒唐”程度远超大众想象。
那个被捧上神坛的王家卫,如今终于尝到自己亲手种下的恶果!
2023年《繁花》热播时,辛芷蕾在采访中无意间提及的拍摄经历。
当时没引发太多关注,如今却成了网友热议的焦点。
她在剧中饰演的李李风情万种,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但鲜有人知,这个角色背后藏着她的崩溃与自我怀疑。

拍摄期间,有一场从桌旁走到阳台的戏,辛芷蕾始终摸不透角色的情绪内核。
她不知道这段戏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作为专业演员,她主动找到王家卫请教,想得到具体的指导。
然而他却说“你作为演员,你应该自己想这个问题。”

当她表示自己不明白再次追问时,得到的回应却只有一句“我累了,先走了” 。
这简短的五个字,让她当场语塞。
后续一个月里,她再也没见到过王家卫。
于是她只能每天反复走位,一遍遍尝试不同的表演方式。

艺术创作确实需要打磨,但毫无方向的重复更像是一种消耗。
辛芷蕾并非新人,凭借《庆余年》《乔妍的心事》等作品早已证明自己的实力。
如今更是拿下威尼斯影后桂冠。
可在王家卫的片场,她却被“晾”着自生自灭,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不懂艺术”。

这种看似追求“极致”的拍摄方式,其实是对演员专业度的不尊重。
更让人唏嘘的是,辛芷蕾的遭遇并非个例。
有消息称,刘德华、张国荣等资深演员都曾被王家卫的极端要求逼到崩溃。
胡歌当年退圈的发文,似乎就与王家卫合作时产生的巨大压力有关。

刘德华虽凭借《阿飞正传》收获无数奖项,但也在那之后公开表示自己不愿与王家卫合作。
张国荣的境遇则更加令人惋惜。
1997年为了拍摄《春光乍现》,他跟随剧组千里迢迢跑到阿根廷。
一边忍受生活上的水土不服一边还要承受王家卫施加的巨大压力。

甚至患上了严重痢疾,但即使这样王家卫还要求他继续工作。
最后影片播出,张国荣也没能捞到好处,反倒被评委鄙夷道“同性恋本色出演”。
经过此事张国荣也在采访中直言,说自己似乎和王家卫“八字不合”。
甚至“再合作真的要有生命危险了”。

除此之外,还有刘嘉玲在节目中自称自己是“王家卫受害者联盟”中的一员。
曾因一个擦地板的场景NG二十七次。
演员的表演需要引导和沟通,而非漫无目的的试探。
王家卫口中的“自己悟”,更像是为不负责任找的借口。
这样的职业态度,早已为他的“溃败”埋下伏笔

如果说冷暴力是精神消耗,那宋慧乔在王家卫剧组的经历,更让人感到不安。
作为韩国顶流女星,宋慧乔跨界合作王家卫时,曾被外界寄予厚望。
可拍摄过程却充满了不为人知的压抑。

据爆料,宋慧乔在剧组仅饰演一个小角色,拍摄周期却被硬生生拉长到三年。
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王家卫以“方便工作”为由,向她索要了护照。
此后便一直没有归还。
在异国他乡,护照是公民的重要身份证明,也是自由出行的凭证。

扣下护照的行为,几乎等同于限制人身自由。
难怪有网友直言“这和变相囚禁没区别”。
宋慧乔当时并未公开反抗,或许是出于对王家卫这样“名导”的尊重。
但这种隐忍并没有换来平等的对待。

王家卫的剧组向来以“慢工出细活”著称。
可三年时间拍摄一个小角色,早已超出了正常范畴。
都说“寸金难买寸光阴”,王家卫却无故占用他人时间毫不知耻。
这种行为的本质,是权力的滥用。

他凭借自己的行业地位,将演员当作“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
完全忽视了对方的合法权益和个人意愿。
更值得深思的是,有业内人士透露,宋慧乔并非唯一的受害者。
王家卫的剧组里,类似的“特殊要求”并不少见。

演员们为了合作机会,往往选择默默忍受。
但这种“忍气吞声”换来的只能是更加严重的“剥削”和“压迫”。
而比滥用权力更让人愤怒的,是王家卫曾经触碰底线的“发声”。

2009年,某导演因性侵13岁少女被判有罪。
这起性质恶劣的案件在当时引发轩然大波,各界纷纷谴责罪犯的暴行。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王家卫竟然联合多位业内人士,为该罪犯请愿。
声称“艺术该超越司法”,这样的言论瞬间引发公愤。

性侵幼女是严重的犯罪行为。
而王家卫却试图用“艺术”为借口,模糊是非界限,为罪犯开脱。
艺术可以包容多元,但绝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一个导演的成就再高,也不能忽视基本的人道主义,更不能为犯罪行为开脱。
王家卫的这番操作,直接暴露出他扭曲的价值观,也让他的口碑一落千丈。

更讽刺的是,王家卫的作品中常探讨人性与道德。
可现实中的他,却做出了违背道德的选择。
网友们得知此事后,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纷纷表示“再也无法直视他的作品”“才华不能掩盖人品的卑劣”。

而随着更多爆料出现,大家发现王家卫的问题远不止于此。
当才华成为纵容恶行的挡箭牌,这样的艺术家注定会被时代抛弃。
王家卫如今的众叛亲离,早已是注定的结果。

从《花样年华》的文艺封神,到如今的众叛亲离,王家卫的口碑崩塌,并非偶然。
影视行业需要创作热情,也需要对艺术的追求。
但这种追求必须建立在尊重他人、坚守底线的基础上。
导演的权威不是滥用权力的理由,才华也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
观众尊重的从来不是“名气”,而是作品背后的诚意与人品。

参考资料:
大象新闻——大象专访|辛芷蕾:王家卫让我找到了表演的另一条路

新周刊——辛芷蕾:成为《繁花》的李李,我用了两年

中国新闻网——特赦强奸幼女导演引四国纷争 王家卫联名请愿

红星新闻——宋慧乔:我被王家卫“绑”了3年!网友:梁朝伟更惨
更新时间:2025-11-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