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癌症高发,电饭煲是“帮凶”?医生:7种省钱行为确实要不得

“妈,这电饭煲用了十年,锅胆都掉皮了,扔了吧?”“咋能扔呢?还能用,省着点花。”
这天晚饭后,李大妈用指甲拨了拨锅底的涂层,心里有点发怵。看邻居老王支了个小煤气灶专门烧饭,她开始嘀咕:是不是天天用电饭煲真的不好,听说会致癌?家里省钱过日子的小习惯,可能竟变成健康隐患,这让她越想越不踏实。

现实中,癌症似乎离我们并不遥远,每年新发癌症病例已经超过400万,平均每分钟就有7~9人被确诊

于是,不少人的目光聚焦在了家里的电饭煲:传说它会致癌。真相到底怎样?电饭煲是不是健康隐形杀手?普通家庭有哪些看着“省钱”其实很伤身的细节?

要说日常煮饭用电饭煲,老一辈人基本一致的反应是:扔了多浪费啊!可网上的各种留言有点吓人,说什么“电饭煲涂层脱落,天天吃进肚里会致癌,铝锅毒性高”。真有那么可怕吗?

权威实验室数据明确指出:市面合规电饭煲的内胆通常采用特氟龙或陶瓷涂层,这些材料在正常的家用煮饭温度下性质非常稳定,不会释放毒素

普通电饭煲的工作温度基本不会超过100~180℃ ,而特氟龙涂层耐热保护温度在250℃以上 ,离分解产生有害物的温度还差很远。

央视等主流媒体做过实验,在260℃内,涂层不会分解 ,家庭煮饭致癌物风险极低。

真正应该担心的,是内胆长时间使用后掉皮、出现锈蚀 。这种情况下,煮饭容易粘锅,焦糊的米饭内部会生成丙烯酰胺等致癌物 ,长期摄入不是小事。

个别低质量电饭煲内胆如果掉皮,铝成分也可能慢慢渗入饭菜 。铝摄入过多,对神经、肾脏、骨骼都不好。

所以,电饭煲本身用得好很安全,但如果内胆掉皮,一定要及时更换 。别迷信越旧越“值”。

家里省钱没错,健康不能省。医生总结了7种最常见的“省钱陋习”,真的建议赶快改掉:

折扣水果照买不误
很多人挑水果只买“折扣”“快烂”的,想着剪掉霉点还能吃,觉得省钱。实际上,这类水果霉菌非常多,阿黄曲霉素、展青霉素等致癌毒素肉眼根本看不出,削不掉。吃一口可能等于慢慢吞下一把毒药

吃隔夜饭菜,反复加热
饭菜下顿留着明天吃,这种习惯看起来节约,但特别容易让硝酸盐大量积累、转化成亚硝酸盐,属于一级致癌物。尤其是绿叶菜、肉类反复加热,风险更大。

做饭不开抽油烟机
觉得油烟机费电、声音大就不开,很容易让厨房油雾绕梁,吸入的苯并芘、挥发酚都是已知致癌因子。哪怕你只炒一次菜,烟雾停留时间也长达半小时以上。

用超市塑料袋直接装肉
“回家拿塑料袋拎生肉,很方便”——其实普通超市塑料袋根本不耐热,低温下就能析出邻苯二甲酸酯等有害塑化剂物质,更别提装还热着的食物。肉和油脂最容易吸收这些污染物

用塑料瓶装米、油、面粉
很多人觉得喝完水瓶顺手拿来装粮油,塑料瓶便宜也不浪费。可普通饮料瓶耐热性差,在反复使用过程中容易老化、析出有毒成分,和食物接触越久风险越大。

内衣裤穿旧了舍不得换
觉得家人看不见、洗一洗挺干净一直穿,其实贴身衣物经年累月会积累大量细菌、真菌,有些感染的风险就是这样“节约”出来的。卫生比省钱更重要

总觉得没啥病,体检一年都不去了
有的人省的钱全花在了“小病不查”“拖着再说”上,殊不知癌症、慢病早期根本没症状,一查就晚了。“少花钱”最后治病反而花大钱、还错过最佳机会。

这些习惯乍一看是“小省一笔”,几年下来却“赔了健康的本”。

老一辈人会说,“过日子就是不能浪费,家里啥都要省着用”。其实,懂健康的人才是真会“过日子”。想要省钱不伤身,其实很简单,每天抓住4个细节:

定期更换电饭煲内胆
电饭煲用3~5年,发现内胆涂层有划痕、掉皮、变色、粘锅,多花几十元换新内胆。别因小失大,安全煮饭最重要。

新鲜食材优先,坚决不吃掉色变味、霉点食品
水果蔬菜、肉类选最新鲜的,一旦发现发霉变味,一律扔掉。健康不能和“省点钱”犯糊涂。

家里油烟重,饭前务必开窗&油烟机
能开油烟机就尽量开,最差也要保持通风。做完饭让房间多透透气,没啥比呼吸干净空气更“值”。

体检少不了,小病及时查
每年一次常规体检不算浪费,反而是最大的“家庭保险”——特别是家里有慢性病、肿瘤家族史的。花小钱防大病

有些事当成日常习惯,就算多花点钱,才能省下“健康大账”。

健康这件事,跟日常开支没矛盾,真正聪明的过日子,是要把钱花在最值得的地方。如果你还习惯“能省就省”,可得重新审视一下家里的老习惯了。电饭煲是好帮手,用得安全健康才能让它物尽其用。家里的锅碗瓢盆、食材采购、个护卫生,这些基础细节其实比什么高科技、偏方都更能守好身体。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3.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癌症流行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2023版)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生活方式与慢性病风险关系研究

5. 央视《是真的吗》栏目关于电饭煲涂层实验结果

6. 世界卫生组织(WHO)《膳食暴露与癌症风险》指南

7. 《家庭厨房安全手册》中国营养学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标签:养生   帮凶   要不得   电饭煲   癌症   确实   医生   我国   内胆   涂层   家里   健康   习惯   风险   致癌物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