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博
自媒体时代,每天都有耸人听闻的观点给你洗脑。
9月15日,“住房租赁条例”即将在全国实施。一些博眼球的观点也就冒出来了,比如“房东税要来了”,“学区房的天要塌了”之类的。
我前两天在“刘晓博说财经”的推文里,刚刚分析过“房东税”的问题。告诉大家,个人对外出租房屋需要缴纳多种税费,是从1994年1月1日就非常明确的了,而且很多租户一直在交。
此次“住房租赁条例”的落地,其中有一条是:要求租赁合同到官方平台备案,这的确会让未来的征税更严格。但“房东税”早就有了,不是新税种,也不会出现拐点性的变化。
至于“学区房的天要塌了”了的奇葩观点,来自“住房租赁条例”里的这句表述:
国家鼓励出租人和承租人依法建立稳定的住房租赁关系,推动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
这就是“租购同权”。
这个观念近几年比较火,写入了各种高规格文件,比如二十大报告(2022年10月)里就明确: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二十届三中全会(2024年7月)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里再次明确: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9月15日开始实施的“住房租赁条例”,是第一个落实这个理念的法规。
但这不意味着学区房的天塌了。
我们不妨看一下美国和中国香港的情况,这两个地方早就落实了租购同权,但仍然存在比较强的学区房概念。
美国公立学校实行“就近入学”政策,入学资格基于实际居住地址而非房产所有权。只要提供真实的居住证明(如租约、水电费账单、银行账单等),租房家庭的孩子即可免费入读该学区的公立学校。
但租购同权没有让所有的房子都平权,美国好学区的房价、房租明显要高出很多。
根据公开资料:在纽约州杰里科,学区房价溢价率达 355%,套均价达161万美元(州均价约35万美元);加州帕洛阿尔托学区房套均价 303万美元,溢价 308%(州均价74万美元);德州奥斯汀Eanes学区,溢价 486%,均价 172万美元(州均价29万美元)。
在美国,学区房的空置率只有全美平均水平的一半,房价也更容易上涨。
中国香港也实现了租购同权,无论租房或购房,只要提供真实的居住证明(如租约、水电账单等),即可申请居住地址所属校网内的公立学校。
香港的小学分为36个校网(以数字编号),中学按18区划分。以中西区11校网、湾仔12校网的房价为例,学区房比同地段非学区房高20%–30%。
由此可见,租购同权不会让学区房消失,优质的教育在全世界都是支撑房价的重要因素。
学区房的概念将长期存在,至少在美国、中国香港没有看到消失的可能。
不过,中国房东担心的可能是:特别好的学位,往往跟住房锁定,轻易被租户拿走岂不损失太大。
的确,部分大城市规定:一套房子每6年才能有1个小学学位(同一家庭的孩子可以突破),每3年才有1个初中学位。租户轻易拿走了,我将来卖的时候岂不损失大了?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相信各地管理部门有足够的理性,他们会规定:租户要获得这个宝贵的学位,不仅需要备案租赁合同(并交税),还要有业主签字的学位使用授权书。制定政策的人,也很可能拥有学位房。
如果没有这个设置,业主可以先“卖掉”学位再对外出租。
怎样先卖掉学位?其实很简单,你跟一个愿意额外为学位付费的家庭签1年租约,把学位给他使用。然后1年之后解除租约,再对外出租房屋。这时候,被锁定的学位已经被使用了,后面的租户就无法使用了。
如果这条路也被堵住了,你可以选愿意多付费的租户,毕竟租赁权在你手里。或者干脆不对外出租。
如果没有锁定学位一说,让租户使用学位也就无所谓了。
在学位紧张的大城市,比如深圳,租房目前虽然可以申请学位,但获得的积分是偏低的。特别是紧张的名校,租户的积分很难获得学位。
下图是南方某大城市的某中心城区,2025年小学入学积分规则,你可以看看买房的家庭和租房家庭的积分差距:
另外,还要注意9月15日落地的“住房租赁条例”的原文:推动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
“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的前面,有“推动”两个字。
这意味着,租购完全平权是一个过程。
学位不紧张,甚至过剩的地区,将率先基本实现。顶级学位、超级紧张的区域,只能逐步推进。
毕竟,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交了更多的税,对拉动GDP和就业贡献更大。这些家庭积分更高,是合理的。
话说回来,即便将来跟美国或者中国香港一样,基本实现了租购同权,不还是存在学区房的概念吗?
好学区的房子,就是要贵不少,租金也要高不少,而且容易涨、空置率低。
所以,即便你未来不需要学位了,我也劝你有条件尽量买学区房。当然,我说是一流、超一流的学区,而不是贴牌的。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