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的孩子就像只胆小又机灵的小鹿,安静又内敛。他们心里总装着好多“担心”:担心作业没做好被爸妈批评,担心好朋友不理自己,担心自己不够优秀。孩子追求完美,爸妈得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尽力做好自己就行。

同时,他们也担心别人伤害自己,觉得世上没几个绝对的好人。不过,孩子也在慢慢成长,变得更懂事,愿意替别人着想,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更渴望独立。这时,爸妈要给孩子更多自由空间,让他们学会自我约束,别动不动就冲孩子大呼小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度过了纠结的六岁,爸妈和老师都松了口气,以为孩子能享受安静童年了。可没想到,孩子变得谨小慎微,不像以前那样天不怕地不怕,总想躲到世界角落里才觉得安全,和六岁时的开放比起来,现在自闭得让人担心。

但七岁的孩子也有勇敢的一面。以前难以接受的事,现在能从理智角度接受了。比如六岁时看牙医会歇斯底里,七岁时就能相对冷静面对,还说:“不看牙医,牙就一直疼,得接受治疗才行。”不过,因为激动的时候少,孩子常陷入负面情绪。有个七岁男孩说:“我不想活了,太倒霉。”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和不喜欢的小孩同桌。

尽管常陷入负面情绪,七岁的孩子还是很努力地控制自己。这对他们来说可不容易。所以,爸妈要引导孩子明白,凡事不可能完美,要接受真实的自己。六岁的孩子像呼啸的大海,七岁的孩子则是暗流涌动的大海,外表平静,内心却常和自己较劲,想把一切做得更好。

看到孩子这么忧郁,爸妈常常担心。其实,等孩子到了八岁,就会渐渐快乐起来。爸妈要做的,就是耐心听孩子抱怨,别把孩子对朋友的憎恨当真,也别觉得生活真有那么痛苦。这都是七岁孩子的正常现象,爸妈得沉得住气,才能帮孩子不再感情用事。

有个叫豆豆的七岁孩子,生日时妈妈带他去商场买礼物。商场有个小朋友训练营,有攀爬项目和独木桥等,有三层楼高,难度随着高度增加。很多小朋友都在玩,还有教练保护,孩子身上系着安全带。豆豆站在旁边看了好久,就是不敢上去。妈妈着急了,说:“三四岁的小朋友都不怕,你七岁了,怎么能落后?”在妈妈再三鼓励下,豆豆才决定试试。

豆豆很紧张,尽管在第一层,系着安全带,下面有海绵垫,还有教练守护,他还是害怕。交完钱后,他甚至想打退堂鼓。妈妈说:“钱交了,必须玩。别怕,妈妈相信你!”这话没让豆豆鼓起勇气。妈妈就把豆豆揽在怀里,耐心说:“这些项目看起来难,其实不难。只要你尽力,一定能过关。”豆豆站到木棒上,没退路了,排在小朋友队伍后面,顺次过关。走过第一圈后,他居然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妈妈赶紧鼓劲:“豆豆太棒啦!真勇敢!”就这样,豆豆走了七八圈。不过,对于二层,他还是不敢挑战。妈妈没催促,等他第一层玩熟了,自己提出要去第二层。

豆豆没有三四岁小朋友胆大,这是可以理解的。三四岁小朋友初生牛犊不怕虎,豆豆七岁了,有了更多经验和担心。想到这,妈妈就不会责备豆豆,而是想办法帮他打消顾虑,勇敢向前。孩子接受新事物需要消化过程,只有给予孩子足够尊重、理解和信任,让孩子多练习,才会变得更勇敢。

爸妈们,面对七到八岁的孩子,你们做好心理准备了吗?孩子进入七岁后变得谨小慎微,别着急,多鼓励孩子,帮他们打消顾虑,就会变得勇敢起来。只要经过沉默的七岁,他们又会变得积极主动、开朗乐观!

如果你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就点个赞吧!也欢迎你们分享自己的好方法,让我们一起学习和交流!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