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欧对华加征100%关税,遭欧洲无视,黙茨:要摆脱对美依赖

9月,全球贸易和地缘格局迎来新一轮风暴。彭博社、路透社等多家权威媒体相继聚焦:美国领导层突然高调敦促欧盟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并公开声称若欧盟率先实施,美国将“原样照搬”。这一表态,瞬间点燃了欧美政商界敏感神经。

根据欧盟统计局7月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国已连续三年稳居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对华进出口总额占整体贸易量的15.2%。而在能源领域,欧洲对俄能源依赖度依然高企,匈牙利、捷克等国的俄油进口比例高达90%以上。就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依旧踉跄的背景下,欧美再掀关税战火,令市场充满不确定性。

贸易战阴影下的“新太极”:美欧互推责任

9月9日,华盛顿的一场闭门会议突遭“插曲”——美方高层直接致电欧盟官员,要求欧方“先下手为强”,对中国和印度关联商品加征最高100%关税,并强调美国将同步跟进。彭博、金融时报等主流媒体确认,此举意在通过“二级关税”——即针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中国、印度商品征税,试图加大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压力。

消息一经披露,欧盟理事会与德国、法国等主要成员国迅速召开磋商。布鲁塞尔方面表态坚决:欧盟不会无条件充当“先锋队”,任何极端贸易措施必须建立在充分利益平衡及影响评估基础之上。葡萄牙、比利时等国高官公开表示,欧盟不会贸然损害本土企业供应链的稳定性。

与之呼应,德国总理黙茨在9月10日的欧洲议会年度讲话中直言,欧盟必须摆脱对美盲目依赖,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自主。黙茨指出,欧盟对华合作不仅体现在贸易数字,更关乎气候变化、绿色能源转型及全球治理等领域的深层次利益。

欧盟内部的现实分歧与利益算计

最新数据显示,东欧多国因历史与安全因素,仍主张对俄强硬,但德法等经济体则慎之又慎。德国联邦统计局9月最新季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德国对华出口同比增长12.8%,汽车、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对中国依赖度持续提升。

法国经济部长勒梅尔在巴黎接受《世界报》采访时强调,若欧盟贸然对中国、印度征收极端关税,法国汽车与航空制造业将首当其冲。与此同时,匈牙利、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对俄能源依赖依旧难以解决,俄油供应占其国内能源消耗九成以上。

多国议会辩论过程中,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在9月初访华时获得高规格接待,明确表达中欧合作的战略意义。英国新任商业与贸易大臣凯尔则于9月上旬赶赴北京,与中国商务部共同主持中英经贸联委会,距离上一次会议已过去七年。英德葡等国的对华外交动态,客观上也对欧盟整体立场带来新变量。

“俄油税”难落地,全球供应链承压

在俄乌冲突持续背景下,欧美对俄石油出口施加的“二级关税”成为舆论焦点。美国今年对印度进口俄油商品已累加征收50%关税(25%“二级关税”+25%原有关税),印度经济受压明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5年8月报告显示,印度上半年GDP增速降至4.3%,低于预期。

对于中国,尽管美国表态“愿意跟进”,但截至目前并未真正启动对华“二级关税”。路透社分析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和能源进口国,一旦遭遇欧盟和美国双重高关税,全球供应链将出现系统性震荡。

欧盟市场研究机构Eurostat披露,6月至8月,中国对美能源(包括原油、煤炭、液化天然气)进口量降至历史低点,合计不足1万吨,显示中国已在主动调整进口格局,并加强与中东、非洲等第三方能源合作。

舆论普遍认为,欧美若强推“俄油税”对华征收,不仅难以形成对中国的孤立压力,反而可能导致欧盟本土企业因失去中国市场而陷入困境。德国工商联合会主席舒尔茨公开警告,极端关税措施可能让德国制造业陷入“寒冬”。

欧洲战略自主呼声高涨,跨大西洋裂痕加深

黙茨在欧洲议会的讲话被外界解读为“划清界限”的信号。他强调,欧洲必须主动掌握经济、能源、科技等领域的主导权,不应被外部压力左右。德国、法国、葡萄牙、英国等国政府近期纷纷加快对华外交步伐,推动在气候、能源、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的合作。

英国驻华使馆9月最新通报显示,中英经贸联委会讨论内容涵盖绿色金融、人工智能、数字贸易等新兴议题,彰显中欧合作已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产业延展。葡萄牙则宣布将扩大与中国在清洁能源、港口物流等领域的投资合作,为欧盟内部其他国家提供了合作新模板。

欧洲智库Bruegel本月最新分析指出,欧盟对美依赖“天花板”已触顶,未来五年,欧洲将加速推进包括数字主权、能源独立、供应链多元化等多项战略举措。欧洲议会内政委员会最新民调则显示,超过67%的欧盟民众支持“适度减少对美依赖,推动欧洲自主”。

地缘政治博弈升级,中方应对灵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重申,中方始终主张开放合作与互利共赢,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歧视和单边主义。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中国与欧盟贸易总额同比增长8.6%,高技术产品和绿色产业合作成为新亮点。

针对欧美可能联合发起的高关税措施,中国已连续数月大幅调整进口结构,加强与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能源与原料合作。中方还通过多边渠道呼吁WTO等国际组织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反对把贸易手段武器化。

国内媒体《经济参考报》评论指出,中方应对策略更加注重“以变应变”:一方面坚守核心利益,另一方面积极通过谈判和多边机制争取话语权,避免贸易摩擦升级为全面对抗。多家国际评级机构预计,未来两年中国经济韧性有望支撑全球产业链稳定。

新一轮全球博弈下的欧洲抉择

9月的这场高关税风波,远不仅是一次贸易摩擦,更是全球经济格局、地缘政治、产业链安全多重博弈的交汇点。欧美在对华关税问题上互相推诿,欧洲内部战略自主声音前所未有地高涨。德国、法国、葡萄牙、英国等国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欧盟正试图走出对美单一依赖,寻找更广阔的国际合作空间。

全球化趋势下,任何极端的贸易措施都难以真正实现“零和博弈”,反而可能加速全球供应链的重组与利益再分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如何在“自主”与“合作”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欧洲乃至全球经济体必须共同面对的新考题。

参考资料:关税最新!特朗普被曝要求欧盟,对中国和印度征收100%关税!

2025-09-10 17:22·新浪财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财经   欧洲   关税   欧盟   中国   德国   印度   能源   贸易   葡萄牙   美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