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仁带7万大军起义,不谈待遇只提出一个请求,毛主席果断应允

1949年8月4日凌晨,长沙小吴门正街青砖小楼里,煤油灯忽明忽暗。陈明仁穿着洗旧的美式军装,手指反复摩挲着腰间短剑,剑身上 "精忠报国" 四个字已有些模糊。这是1925年惠州战役后,蒋介石亲自赠予他的。

突然,楼下传来激烈争吵声副官李参谋急匆匆推门而入:"军长,副司令们在会议室吵翻了,非要把起义计划通电南京!"

陈明仁 "腾" 地站起来,军靴重重砸在木地板上:"告诉他们,天亮前不签起义通电,就去军法处报到!"

话刚落,窗外响起零星枪声,远处岳麓山方向腾起火光。这位曾让日军闻风丧胆的抗日名将,眼神闪过一丝痛楚 —— 他知道,这是部队里的顽固分子在做最后的抵抗。

从醴陵书生到黄埔悍将

1903 年,湖南醴陵洪源乡,陈家土坯房里,随着一声啼哭,男婴陈明仁诞生。父亲陈绍纯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听闻喜讯笑得合不拢嘴。谁能想到,这个常趴在私塾窗棂外偷听《岳飞传》的孩童,日后会成为威震沙场的将军。

1924 年春天,21 岁的陈明仁攥着妻子凑来的路费,望着襁褓中未满周岁的儿子,咬咬牙说:"等爹回来,给你讲岳爷爷直捣黄龙的故事。"

在广州陆军讲武堂操场,陈明仁初次遇见陈赓。那日,学监周贯虹正训斥队列不整齐的学生。陈明仁突然出列报告:"队列不整非士兵之过,乃教官指挥无方!"

此话如惊雷炸响,周贯虹顿时脸色铁青。多年后陈赓谈及此事,总爱拍着他的肩膀笑言:"当年你连蒋介石都敢顶撞,' 黄埔刺头 ' 之名果然不虚。"

1925 年 10 月,惠州城战火染红东江水面。陈明仁率敢死队趴在护城河堤下,团长刘尧宸的鲜血染红了他的左袖。

"弟兄们,跟我冲!" 他挥着驳壳枪第一个跳进齐腰深的河水,子弹在身旁激起朵朵浪花。

当踩着云梯登上城楼时,他胸前军服已被弹片划开数道口子,鲜血顺着下巴滴落,却仍高举军旗大喊:"惠州城破了!"

这一幕被蒋介石用望远镜尽收眼底,战后特意召见他:"子良,这一仗打出了黄埔的威风!"

抗日烽火中的 "拼命三郎"

1938 年,庐山牯岭阴雨绵绵。陈明仁望着面前衣衫不整的杂牌军 —— 有的穿着短裤,有的扛着老套筒步枪。参谋长面露忧色:"军座,这些兵恐难当大任。"

陈明仁猛然抽出佩剑,一剑劈断旁边的木椅:"当年岳家军亦是杂牌,照样杀得金兵落花流水!从今日起,谁再提 ' 杂牌 ' 二字,这椅子便是下场!"

庐山保卫战持续 15 天,日军第 106 师团的进攻如潮水般汹涌。陈明仁戴着钢盔蹲在战壕里,眼看身边士兵接连倒下,突然抓起一挺机枪跳出工事:"有种的跟我来!"

在他的带领下,官兵们硬是用刺刀将日军赶回了鄱阳湖岸边。消息传至武汉,蒋介石拍案称:"陈明仁打仗不要命,守庐山比守自家祖坟还上心!"

1944 年滇西战场,怒江水流湍急。陈明仁伫立江边,凝视着对岸日军据守的松山要塞,对身旁师长们道:"当年岳飞渡黄河,今日我等渡怒江!若拿不下松山,我陈明仁便葬在此处!"

他亲自乘坐橡皮艇指挥渡江,子弹在头顶呼啸而过,参谋多次劝他后撤,均被骂回:"我是军长,更是排头兵!"

当松山主峰的太阳旗被扯下时,他的军服已被汗水与血水浸透,却仍笑着对部下说:"给老蒋发电报,就说 ' 松山已克,职无遗憾 '。"

内战漩涡中的抉择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明仁却被卷入内战旋涡,面临艰难抉择。

1947 年 6 月,四平城在炮火中沦为废墟。陈明仁站在指挥部顶楼,望着城外解放军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势,手中望远镜猛地一抖 —— 他望见了当年黄埔同学林彪的指挥部。

副官递来蒋介石的电报:"死守四平,不成功便成仁。"

他苦笑着摇头,忆起三年前在昆明,因士兵衣着破旧被蒋介石斥责 "有损国军形象",他当场顶撞:"委员长,士兵们在前线流血牺牲,并非在重庆参加阅兵!"


此时四平城已被攻破五分之三,陈明仁却下令将所有辎重车堵在街口,亲自率领卫队发起反冲锋。他端着汤姆森冲锋枪冲在最前方,大喊:"弟兄们,守住四平,便是给老家爹娘争气!"

这场恶战持续 19 天,当援军抵达时,他的军服已千疮百孔,却仍屹立在指挥部废墟前对记者说:"我陈明仁不愿打内战,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1949 年 2 月,武汉长江边寒意袭人。陈明仁独坐黄鹤楼,望着江面上来往的商船出神。这时,中共地下党捎来消息:"北平傅作义将军已率部起义,毛主席希望您能为湖南千万百姓着想。"

他轻抚胸前短剑,想起三年前在南京,蒋介石拍着他的肩膀称 "党国就靠你们这些忠臣了",转身却将他的部队调去充当炮灰。

家乡醴陵的父老乡亲、多年来出生入死的弟兄身影浮现眼前,他不禁对着江面长叹:"老蒋啊老蒋,你可知道民心向背?"

起义时刻的将军风骨

8 月 4 日清晨,长沙韭菜园的湖南省政府大楼前,七万官兵整齐列队。

陈明仁身着笔挺军装,立于台阶之上,目光扫过面前熟悉的面孔 —— 有从淞沪战场跟随他归来的老兵,有在滇西战场与他共啃树皮的弟兄。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略带颤抖:"弟兄们,我们征战十几载,从抗日到如今,牺牲了多少兄弟?如今老蒋要我们与共产党开战,可共产党曾是并肩打日本的友军啊!"

台下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 "不愿打内战" 呼声。

突然,人群中冲出几个军官,举枪高喊:"军长,我们不能背叛党国!"

陈明仁脸色一沉,手按剑柄正色道:"你们若要开枪,就先打死我!但今日我陈明仁必须为湖南三千万百姓请命,为你们的父母妻儿请命!"

言罢,他从口袋中掏出起义通电,朗声念道:"即日脱离广州政府,拥护中共领导,加入人民解放军......" 话音未落,全场掌声雷动,那些举枪的军官也缓缓放下了武器。

起义通电传至西柏坡时,毛主席正在窑洞前散步。阅毕电文,他笑着对周总理说:"这个陈明仁,当年在惠州敢扛着军旗冲锋,如今又能带七万人起义,真是条铁骨铮铮的汉子!"

得知陈明仁唯一请求是保留起义军建制,毛主席立即批示:"同意!我们共产党向来尊重军人荣誉,何况是子良这样的爱国将领。"

历史长河中的将军星

1955 年,北京怀仁堂内灯火辉煌。陈明仁身着崭新的上将军服,胸前勋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当周恩来总理将上将军衔授予他时,这位在战场上从未落泪的硬汉,眼中泛起了泪光。

他想起 1949 年起义那日,一位老妇人拉着他的手说:"陈军长,您带我们过上了太平日子。"

想起在广西剿匪时,战士们亲切呼喊他 "陈司令" 的模样,想起毛主席接见他时说的 "你当年打日本人有功,如今为人民立功,我们都记着"。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陈明仁的故事早已成为传奇。他曾是国民党的 "第一勇士",后为共产党的开国上将;打过抗日的硬仗,经历过内战的迷茫,最终在历史关键时刻,选择站在人民一边。



主要参考资料:陈明仁:在毛泽东和蒋介石之间--党史频道-人民网

1949年8月4日 程潜、陈明仁率部反蒋投诚--历史--人民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历史   果断   待遇   陈明仁   万大军   蒋介石   松山   醴陵   惠州   内战   指挥部   军服   庐山   湖南   当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