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拿叛逆当挡箭牌了!青少年厌学背后,那个我们不敢直视的真相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孩子?或者,你的孩子就是这样?

曾经叽叽喳喳说着学校趣事的小太阳,不知从哪一天起,变得沉默寡言,房门一关就是一个小世界。曾经工整的作业本,开始布满潦草的字迹或者大片空白。老师找家长的频率越来越高,从“孩子最近有点走神”升级到“再这样下去可能跟不上”。而当你忧心忡忡、甚至怒火中烧地想去跟他谈谈时,换来的往往是彻底的沉默、不耐烦的“别管我”,或者是一场震耳欲聋的争吵。

这时,我们大人最爱用的一个词就蹦出来了——“叛逆期”。

仿佛这三个字是一剂万能解药,能解释所有问题:“唉,孩子到了叛逆期了,不听话,厌学,没办法,过了这个阶段就好了。” 我们就这样轻描淡写地把一场可能席卷一个青少年整个世界的风暴,归结为一个看似必然的、无需深究的生理阶段。


但这真的仅仅是叛逆吗?把一切问题简化成“叛逆”,是不是我们成年人的一种懒惰,甚至是一种逃避?

让我们把镜头拉近,看看那个被贴上“厌学”标签的孩子,他的世界里究竟在发生什么。

也许,他不是厌恶“学习”,而是恐惧“失败”。 现在的教育环境,像一条高速运转的流水线,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等待被检测的螺丝。考试排名、重点班、升学率……这些词汇像山一样压在心头。当一个孩子发现,无论他怎么努力,总是无法达到父母和老师的期望,总是被更优秀的同学远远甩在身后时,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会吞噬他。学习对他而言,不再意味着获取知识的快乐,而是一场接一场注定会输的比赛。为了保护那点可怜的自尊心,“我不在乎”就成了最坚硬的铠甲。他不是不想学,他是太想学好,以至于害怕再次尝试后的再次失败。这种“习得性无助”,比单纯的“叛逆”要残酷得多。

也许,他不是厌恶“知识”,而是找不到“意义”。 “学这些三角函数、化学方程式有什么用?我将来又用不着!” 这句话很多家长都听过,通常被斥责为顶嘴。但冷静想想,这难道不是一个极其合理的问题吗?当学习的内容与他的生活、他的兴趣、他对未来的想象完全脱节时,你让他如何燃起热情?我们把他按在题海里,告诉他“考个好大学就是一切”,可对于一个十几岁、正在探索自我和世界关系的灵魂来说,这个答案太过苍白和功利。他渴望的是连接,是意义,是能让他眼睛发亮的东西,而不是被当成一个刷题的机器。

也许,问题根本不在学校,而在家里。 父母没完没了的争吵,紧张压抑的家庭氛围,或者父母一方角色的缺失……孩子的内心敏感得像雷达,能精准地捕捉到每一丝不和谐。他可能正在用“厌学”这种方式来转移家庭的矛盾,或者用“堕落”来惩罚父母,又或者,他单纯就是被家里的烦心事搅得心神不宁,根本无力顾及学业。他不是在反抗学习,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他身处的整个世界发出求救信号。

还有那些我们不愿提及的角落:校园霸凌的阴影、来自老师的无意伤害、糟糕的同学关系…… 学校对于他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安全的求知乐园,而是一个充满压力和屈辱的角斗场。在这种情况下,逃避,是他唯一能想到的自我保护方式。

你看,当我们撕下“叛逆”这个简单的标签,后面露出的是一张多么复杂而痛苦的面孔。厌学,从来不是一个问题本身,它只是一个最终呈现出来的“症状”,是烧断了的保险丝。真正的病灶,可能深埋在教育的功利、家庭的困境、社交的挫败以及孩子内心世界的荒芜之中。

对此,怎么看?跟往常一样,谈谈我个人的两点看法:

第一,请把孩子当成一个“人”,而不是一个“问题”来对待。 当我们认定孩子是“厌学”,是“叛逆”时,我们所有的行为出发点都是如何去“纠正”他。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看到的是一个正在经历痛苦、内心充满困惑的年轻人,我们的态度会截然不同。我们要做的,不是挥舞着大棒把他赶回书桌前,而是轻轻地坐在他身边,问他:“孩子,你最近好像很不快乐,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处?可以跟我说说吗?” 管理的目标是解决问题,而教育的核心,是关系。先修复关系,再谈解决问题。

第二,救救孩子,先从改造我们身处的“环境”开始。 这个环境,包括家庭和学校。在家里,我们能不能少谈一点分数和排名,多聊一聊他的梦想和烦恼?我们能不能把“你一定要考上XX大学”的期望,换成“无论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都爱你”的底气?在学校,我们的教育者能不能在追逐升学率之余,多分一点点精力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去设计一些能让知识“活”起来的课程?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孩子在缺氧的环境里还能精神饱满地奔跑。我们需要做的,是成为他的后盾,和他一起,去对抗那个制造焦虑和压力的庞大系统,而不是成为那个系统的一部分。

归根结底,当孩子用“厌学”来关闭自己的世界时,我们最不该做的,就是站在门外用力砸门。我们唯一应该做的,是找到那把沟通的钥匙,告诉他:“别怕,我在这里,我们一起想办法。”

因为,被真正理解和接纳的孩子,才有勇气重新爱上这个世界的万千可能。

#青少年厌学,仅仅是因为叛逆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育儿   厌学   挡箭牌   叛逆   青少年   真相   孩子   父母   关系   环境   家庭   学校   升学率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