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热搜!这种水果“肚脐眼”有霉菌?网友:天天都吃,根本没注意…怎么吃才安全?
近日
话题#蓝莓肚脐眼里的霉菌#
冲上热搜
引发网友热议!
起因是一名网友
拍摄蓝莓底部凹陷处
(俗称“肚脐眼”)
竟发现密密麻麻的霉菌菌丝!
不少网友惊讶
“原来蓝莓这个地方这么脏!”
“天天吃,根本没注意这里啊”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个霉菌吃了
会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吗?
蓝莓表面的白霜是不是霉菌?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李牧表示,蓝莓“肚脐眼”是指蓝莓果蒂处的凹陷部位,因结构特殊,容易积聚水分和残留物,成为霉菌滋生的高风险区域。只要不过量食用,对人体危害不大。
但若果蒂处出现灰绿色、黑色絮状物或绒毛状菌丝伴随酒精刺鼻等异味,即表明蓝莓已霉变。这种情况不能食用,轻则拉肚子,重则中毒。
而蓝莓表面的白霜是天然果粉(含花青素),呈白色或淡灰色,无绒毛感,可安全食用。
购买时,注意挑选果实软硬适中,无腐烂、发霉、异味的蓝莓。
李牧教授称,将蓝莓浸泡在加入食盐和小苏打的清水里5-10分钟,可洗掉附着在蓝莓表面的细菌和霉菌。用手多搅动几次,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存储技巧:购买后,如需储存,可将蓝莓放入保鲜盒或带孔的容器中,进行低温或冷藏保存。新鲜蓝莓保质期较短,建议一次不要购买太多。
风险提示:蓝莓霉变速度较快,尤其在潮湿、高温环境中。购买后应尽快食用,避免长时间常温存放。
蓝莓里含有较多草酸盐,它容易跟钙质产生化学反应,影响钙的吸收,因此最好不要同时吃,可以间隔2个小时以上再吃。
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内分泌科负责人尚菊菊从中医角度给出建议:脾胃功能正常者,每日10-15粒(约50-75克)为宜。脾胃虚寒者(如经常腹泻、怕冷)建议少吃,每天食用3-4粒。
北京电力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崔军介绍,在营养搭配上,蓝莓与坚果(如杏仁)搭配食用效果更佳——坚果的健康脂肪能辅助维生素A、类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营养素的吸收。
蓝莓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丰富的花青素,但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蓝莓中的含糖量是相对较高的,100克蓝莓中约含有9.7克的糖分。因此血糖较高人群或者是糖尿病人群,不建议多吃蓝莓。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在吃蓝莓时要多加注意。可以先选择吃一颗两颗,如果出现了红肿、皮疹、水肿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
蓝莓可以帮助通便,因此对于腹泻人群,多吃蓝莓可能会导致自身症状进一步加重。
蓝莓的草酸含量比较高,如果吃蓝莓过多,草酸的摄入就会增加,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草酸盐结晶或草酸盐结石,对于肾脏疾病的治疗不利。
蓝莓中含有柠檬酸和苹果酸,这些物质可以改变肠胃的pH值,从而降低药物的药性。此外,蓝莓中含有一定量的钙、镁等金属离子,这些成分可以跟某些药物发生反应,形成难以溶解的复合物,导致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受阻。
因此建议有药物服用需求的人群如果想吃蓝莓,最好在服药30分钟前吃,并且尽量少吃。
图片源自网络
申工社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科普中国、齐鲁晚报、央视网、小红书等
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王冰鑫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美食 肚脐眼 霉菌 水果 网友 蓝莓 草酸盐 人群 药物 坚果 建议 菌丝 花青素 白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所有内容加载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