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头条##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秋风送爽,却也送来了心血管的“高危警报”!这几日,秋雨淅沥,气温骤降。清晨出门,不禁打了个寒颤。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在这惬意的季节里,您可能不知道,您的心脏正在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
1、温差大作祟,血管表演“变脸”
秋季最大的特点就是昼夜温差拉大,动辄10℃以上的温差让血管不断收缩舒张,就像橡皮筋反复拉扯,容易导致血压剧烈波动,心脏负担加重。
2、寒冷刺激,血液变“粘稠”
气温下降会使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这不仅加重了心脏的工作量,更提高了血栓形成的风险,心梗、脑梗等意外事件发生率随之上升。
3、季节交替,习惯还“停留在夏天”
许多人的生活习惯尚未及时调整:夜间贪凉不盖被、晨练穿着太单薄、饮水不足等,都在无形中为心血管健康埋下隐患。
1、穿衣智慧:保暖要到位
学会“洋葱式”穿衣:多层薄衣胜过单层厚衣,便于随时增减。
重点保护“核心区”:后背、脖颈、脚踝是关键保暖部位。
晨练加件马甲:轻便保暖,保护心胸不受凉。
2、饮食调理:润燥又护心
推荐食材:
燕麦粥:早晨一碗,暖胃又稳血糖。
深海鱼类:富含Omega-3,保护心血管。
坚果零食:每天一小把,补充不饱和脂肪酸。
白木耳羹:润燥滋阴,适合秋季食用。
饮食禁忌:
忌过量辛辣:防止燥热伤阴。
减少腌制食品:控制钠盐摄入。
限制高脂高糖:减轻代谢负担。
3、运动处方:动静要得宜
最佳时间:上午9-10点或下午3-4点,避开温差大的时段。
推荐项目:快走、太极拳、八段锦等中等强度运动。
运动时长:每次30-45分钟,微微出汗即可。
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及时添衣。
4、生活细节:养生在日常
睡眠充足: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情绪平稳: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大悲大喜。
监测常态化: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心率。
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调整心血管药物剂量。
5、警惕这些"危险信号"!
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就医:
• 突发性胸痛、胸闷
• 心悸气短症状加重
• 不明原因的极度疲劳
• 头晕头痛频繁发作
• 肢体麻木或语言障碍
6、三类人群要格外注意:
(1)老年人群:血管弹性差,对温度变化更敏感。
(2)已有心血管疾病者:基础病使得代偿能力下降。
(3)长期熬夜、压力大者:心血管系统本就脆弱。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提醒,秋高气爽本是美好时节,但我们要学会与季节和谐共处。希望这份秋季护心指南能够帮助您和家人安然度过这个“多事之秋”,尽情享受金秋时节的美好。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周沙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