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食疗+本草茶饮!养成健康好体质,一学就会

金秋送爽,杏林飘香

今日上午

“中医养生迎金秋 非遗健体启新章”

2025年越秀中医四季学堂之

秋季学堂

在越秀区光塔街象牙街小广场举行

本次活动由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越秀区委宣传部、越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越秀区卫生健康局等多部门联合举办。

活动汇聚名医大家和非遗传承人

通过开设养生、非遗、中草

三大不同主题的学堂和运动擂台的形式

为辖区居民奉上一场

沉浸式的中医药文化养生盛宴

01

食疗润燥蕴匠心

本草茶饮润民心

秋分已过,燥邪渐盛

活动伊始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医学博士曾科学

围绕“秋季中医养生食疗”开讲

作为越秀文明《“科学”养生新食尚》专栏的主讲人,曾医生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秋季燥邪致病的特点,指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秋季养生关键在于“润肺滋阴、防燥护津”。

他结合岭南地区气候与居民体质特点,分享了多款简单易行、食材家常的润肺养生食疗方,引导街坊们通过日常饮食调理,顺应自然规律,增强机体适应秋季气候的能力,为健康过冬打下坚实基础。

紧随其后的“中草学堂”环节

则将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验

完美结合

越秀区中医医院中药师、健康管理师陈业濠现场展示了针对秋季高发的感冒、咽喉不适等症状配制的清热防感、理气利咽中药药包,并讲解了其组方原理和功效,将“治未病”的理念融入一杯杯温润的茶饮之中,让深奥的中医药知识变得可感、可及、可用,深受居民欢迎。

活动当天,除了主会场的精彩讲座和互动,会场周边还设置了多个中医药服务体验摊位

越秀区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灸(董氏奇穴针法)展示

越秀区中医医院的中医药养生展示

越秀区骨伤康复医院的中医骨伤康复保健咨询

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非遗文化暨中医药服务、秋季养生咨询等

居民们流连于各摊位之间,感受中医药的独特魅力,为这个金秋增添了浓浓的暖意。

02

非遗妙法克“缠腰”

疫苗惠民筑“双防”

秋季是养生的关键期

但也是某些疾病的高发期

带状疱疹

(俗称“生蛇”或“蛇缠腰”)

便是其中之一

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非遗学堂”环节,特邀广东省省级非遗项目“蛇串疮特色疗法”的院内传承人、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钟杰雄登台主讲。

钟医生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讲解了带状疱疹的病因、症状、发展规律及中医特色疗法。

他介绍,该非遗疗法融合了内服外治等多种手段,具有见效快、痛苦小、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独特优势,展现了传统中医药在应对特定疾病方面的宝贵价值。

目前越秀区正在实施。

“我建议符合条件的居民,特别是中老年人,积极咨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接种疫苗,体验非遗智慧与现代预防医学相结合的魅力,为健康加上‘双保险’。”钟杰雄分享道。

03 十载耕耘传岐黄

康养街区启新程

在欢声笑语与阵阵药香中

2025年秋季学堂活动渐入尾声

但越秀区推广中医药文化的步履

从未停歇

“越秀中医四季学堂”品牌活动已连续举办十年,紧扣四季时令变化,邀请权威专家深入社区,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养生智慧,累计惠及居民数十万人次,已成为越秀区一张亮眼的健康文化名片,有效提升了居民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而这十年的深耕细作

也为中医康养街区建设

奠定了坚实基础

光塔街正在积极打造“中医康养特色街道”,依托深厚的中医药底蕴和丰富的医疗资源,整合辖区内的中医医疗机构、非遗项目、康养服务等资源,构建集预防、治疗、康复、养生于一体的社区健康服务新模式。

其中,大德国医坊项目将以广东省中医院等4家三甲医院为核心,联动辖内专科门诊与多家康养企业,以“国潮养生新地标、智慧康养打卡点”为目标,致力于打造中医药潮流生活综合体,让中医“生活化、全龄化、时尚化、智能化”。

秋季学堂的成功举办,为即将落成的越秀区中医康养特色街道注入活力,也是越秀以“中医康养”赋能社区治理、提升居民健康福祉的有力举措。

来 源: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越秀区委宣传部、越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越秀区卫生健康局

摄影:李文博

编辑:董俊毅

校对:蔡伟英、龚湘怡

责编:蒋锦彤

编审:詹苹苹

签发:刘荣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养生   本草   食疗   体质   健康   越秀   中医药   秋季   中医   学堂   居民   广东省   宣传部   金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