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 百强位次竞争激烈,“北上深杭”格局初现

东方网记者程琦8月6日报道:今天,由华顿经济研究院与华东理工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华东理工大学奥利弗·哈特合同与治理研究中心协办、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合作举办的2025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会暨中国经济夏季研讨会在华东理工大学召开,这是华顿经济研究院连续第十一年编制发布中国百强城市榜单。

今年的榜单上,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南京、苏州、武汉、成都、重庆位居前十位,天津、宁波、青岛、无锡、济南、合肥、长沙、西安、福州、郑州居第11至第20位。杭州终于超越广州,挺进前四强;宁波进步一位,超越青岛;合肥进步一位,超越长沙;西安进步两位,超越福州、郑州。遵义、哈尔滨、榆林是位次进步最多的城市,龙岩、镇江是位次退步最多的城市。安庆新晋百强城市居第95位,莆田重返百强城市居第97位,郴州时隔七年重返百强榜单,居第100位,柳州、三明、许昌退出百强城市。

硬经济方面,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杭州、广州、南京、宁波、无锡、武汉居前十位。百强城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4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0.71%),同比增长7.7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5万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66%),同比增长1.40%;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27.26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3.69%),同比增长5.55%;百强城市常住人口7.71亿人(占全国人口54.78%)。

软经济方面,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南京、武汉、成都、重庆、济南、西安居前十位。百强城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044所(占全国总数的71.27%),专任教师154.27万人(占全国总数的78.59%),医院20208所(占全国总数的55.53%),医院床位444.75万张(占全国总数的58.60%),博物馆4031座(占全国总数的62.83%),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10.65亿册(占全国总数的72.21%),高新技术企业数(国家级)399870个(占全国总数的99.29%),百强城市共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54959.7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87.40%),百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值为44.10%,60个城市年均pm2.5浓度低于35µg/m3(二级限值)。

在发布会上,中国百强论坛秘书长田晓红对榜单进行了重点解读,指出今年榜单的特点。

京沪两市强势引领,杭州首次荣列前四

北京(92.82)、上海(89.83)两市连续第十一年稳坐榜单前两把交椅,且综合得分大幅领先排名第三的深圳(77.07),硬经济和软经济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强大的竞争力,发展质量最高,是绝对的超一线城市。杭州(74.35)随着GDP、环境、科教等指标的进一步提升,终于在今年超越广州(73.61),位列百强城市第4名,成功晋级中国综合经济实力“第四城”,形成“北上深杭”中国城市发展新格局。南京(71.52)、苏州(70.01)、武汉(65.86)、成都(65.85)、重庆(64.60)、天津(64.12)分列第6名至第11名,虽然相对格局与上年保持一致,但是成都已连续四年追近武汉,目前差距仅在毫厘之间。

宁波(63.73)和青岛(62.65)两个副省级城市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今年分别排在第12名和第13名,与去年相比调换了位次。这两个城市经济结构非常相似,港口经济和制造业等产业发达,青岛虽然科教、文化、卫生指标领先于宁波,但硬经济指标与宁波还有些许差距。

西安(56.93)今年连进两位,排在第18名,超越福州(56.86)和郑州(55.61)。西安在硬经济指标落后于福州和郑州的情况下,凭借大幅领先的科教和文化优势实现了超越。

百强位次竞争激烈,安庆首次入围榜单

在2025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上,有33个城市排名上升,31个城市排名下降,36个城市排名保持不变,排位竞争依旧激烈。在省际格局中,江苏(13个)、山东(13个)、广东(8个)、浙江(8个)和福建(7个)上榜城市数量居前5位,江苏(100%)、山东(81.25%)、福建(77.78%)、浙江(72.73%)和河北(54.55%)上榜率居前5位。

今年安庆、莆田、郴州入围百强榜单,柳州、三明、许昌则跌出百强。其中安庆是首次上榜,排在第95位。安徽省的上榜城市由此增至四个,合肥上升一位,芜湖与去年保持一致,滁州今年进步5位,排在第75名,创历史新高。

遵义是今年位次上升最多的城市(上升10位),同时也是连续第四年排名上升,由2022年的95位跃升至2025年的79位,硬经济较去年提升了3位,软经济更是提升了35位,足以彰显遵义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推动建设全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初见成效。

哈尔滨是位次上升第二多的城市(上升9位),排在百强榜单第47名。哈尔滨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7.8亿元、增长7.9%,增速列副省级城市第一位。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6657万册,仅低于上海和北京的图书藏量,特色文旅的融合发展也让哈尔滨近年来展现出持续增强的发展活力。

软硬经济差异明显,区域均衡仍需努力

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上榜城市高达58个,中部地区有22个,西部地区有16个,东北地区的上榜城市则仅为4个。东部地区城市在百强榜单中占据较大比例,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相对较少,区域分化依旧明显,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仍需努力。

省内城市之间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的情况。广东21个地市中有8个城市进入百强,上榜率仅为38%,其中深圳和广州的综合得分分别为77.07和73.61,而中山和江门的综合得分则分别为34.07和30.66,差异过大。深圳、广州、珠海等珠三角核心城市人均GDP超2万美元、财政自给率高,而其余未上榜城市人均GDP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甚至不足5000美元。

软硬经济发展上同样存在不平衡的情况。深圳、苏州、宁波和无锡的硬经济分别排在第3位、第4位、第8位和第9位,但软经济则分别排在第13位、第16位、第22位和第25位,软经济均落后硬经济至少10位,这类城市需注重科教文卫等软经济指标的提升,从而实现全面均衡的更高质量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财经   位次   中国   格局   排行榜   城市   宁波   经济   广州   杭州   安庆   深圳   西安   上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