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交易”后,美媒:不止稀土,中国还有三招能卡美国脖子


釜山会谈后,特朗普一改往日对华强硬的态度,称与中国合作能让美国更好,此外,还透露明年晚些时候将要访华,外界被这一转变搞了个措手不及,美媒却一针见血的指出,除了稀土,中国还有三招能卡美国脖子,那么问题来了,这到底是美国人的清醒认知还是捧杀中国?这三招到底指什么?

具体来看,美媒《华尔街日报》先是炒作中姑婆凭借数十年产业政策的布局,在稀土领域构建起供应链主导地位,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国通过关键稀土矿产流通管制,迫使特朗普主动寻求谈判并达成“休战”协议。

接着,这篇文章又进一步渲染到,中国的“手段”不仅局限于关键矿产,在锂离子电池、成熟制程芯片及医药原料药三大战略性产业中,同样具备显著的供应链主导权,足以形成对美国“卡脖子”效果。

之所以这样认为,首先来看锂离子电池,这一产品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储能设备以及消费电子产品,而目前全球前两大电池生产商都是中国企业——比亚迪和宁德时代。

而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供应商在全球电池材料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具体而言,其生产的电池正极材料占全球总量的79%,负极材料则高达92%,在锂等关键原材料的精炼化工产品领域,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达到63%;同时,中国还掌控着全球80%的精炼钴供应以及98%的精炼石墨供应。

其次是半导体领域,为提升本土半导体产业的自主性并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已累计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以强化半导体制造环节的产能建设与技术升级。

当前,中国在全球成熟制程半导体产能中的占比约为三分之一,此类芯片虽在生产技术难度上低于先进制程的尖端芯片,但作为汽车、消费电子及国防等关键行业的基础性元件,具有不可或缺的战略意义。

而最后一个就是医药行业。

事实上,在美国,药店所售或柜台上陈列的药品,其成品通常不会标有“中国制造”的标识,然而,这些药品的原料药,或是用于生产原料药的前体化学物质,往往源自中国的供应。

例如,美国从境外进口的对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其大部分货源均来自中国,这两种化合物分别为知名药品泰诺与艾德维尔的核心活性成分,此外,中国在抗生素原料药生产领域亦占据重要地位,是全球主要生产国之一。

即使美国很多品牌药多进口欧洲,仿制药则严重依赖印度,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源头大多数仍在中国。

但值得关注的是,《华尔街日报》说这么多,并不是真的要夸赞中国,而是为了渲染中国威胁,比如在提及荷兰安世抢占中资半导体企业安世半导体的时候,倒打一耙,说中国引发了全球汽车芯片断供“停产潮”,却对真正需要负全责的荷兰方面轻描淡写,避而不谈。

不过这种卑劣下作的炒作伎俩,恰恰反衬出了中国“稀土牌”的反制力度。

特朗普主动提及G2构想,然而此构想已非往昔那种基于“互补共生”的虚幻设想,而是明确承认:未来全球格局将由两个相互平行的体系构成——其一,是以美国为核心构建的安全与金融体系;其二,则是以中国为中心形成的制造与贸易体系。

而釜山会晤虽未签署联合声明,但在芬太尼、关税、稀土以及大豆等领域达成了共识,从表象层面分析,此次事件可视为中美双方在历经七年贸易与科技领域激烈交锋后的一次战术性缓和;而从本质层面审视,这一态势则凸显出美国最终不得不正视的现实:中国已非昔日可随意轻视与操控的“次级参与者”,而是已然崛起为需以平等姿态相待的战略级竞争对手。

但对于中国来说,中美之间的竞争并非局限于短期或局部的胜负,而是具有长期性、结构性及战略性的深层博弈。在面临挑战与困境时,应坚守立场,避免采取“妥协退让”的策略;同样,在局势有利时,亦不可轻率冒进,稳健持重的态度应对,秉持长远眼光与战略定力。#MCN双量进阶计划#

信息来源:《“不止稀土,中国还有三招能卡美国脖子”》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7

标签:财经   中美   稀土   美国   中国   脖子   半导体   领域   全球   釜山   精炼   华尔街   芯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