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是名门闺秀。
一婚做填房成为四个孩子的继母。
二婚嫁给了外甥。
本想做贤妻良母。
却成为与吴石、陈宝仓并称的台湾三杰。
她是三杰中的唯一女性,事迹轰动台湾。
陈修良说:真没有想到。
她牺牲前7字遗言,为何60年后才实现。
01
朱枫原名朱贻荫,朱枫是她参加革命后的化名,后来她的老师沙孟海还帮她改名谌之。
她于1905年出生于素有“浙东门户,海天雄镇”之称的镇海。
她的父亲朱云天管船队,开渔行,是镇海舟山一带渔业界的名人。
虽然朱父是商界名人,但他骨子里却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成群的妻妾,子女众多,遵着封建大家长的威严。
朱枫的生母是朱云水的二太太陈氏,陈氏虽然生了两个女儿,朱枫与朱宝凤,但在朱家的地位却很高。

图|学生时期的朱枫
原因是陈氏是当地报关行老板的独生女,带着丰厚的嫁妆嫁给了朱云天。陈父死后,还将报关行的一笔不菲的遗产也留给了陈氏与两个外孙女。
朱云天有6个女儿,其中朱枫排行第四,大家都叫她四阿姐。
母亲陈氏去世时,朱枫的亲姐姐朱宝凤也已出嫁,这使朱枫平添了几分黛玉式的凄清。
她独自一人住在朱家大院的小红楼上,看书写字,被称为“小红楼上的四阿姐”。
在宁波女师上学期间,因为年龄长,对人热心,与陈修良同被推选为班长。
随着学习与工作的交集越来越多,朱枫与陈修良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陈修良曾回忆说:朱枫是个多愁善感的名门闺秀,平时在深宅大院里没人谈心,独处闺中,我没有想到她后来会成为我的战友,而且能够轰动台湾。
生母在世时,让一位算命先生给朱枫算过命,那位算命先生看了朱枫的生辰八字一本正经地说:这位千金命相有些“冲”,不宜嫁给年龄相仿的人,要找一个年纪大一点的做填房,才能平安一生。
虽然朱枫的母亲陈氏早年去世,但算命先生的话一直残留在朱家大院里。
五卅运动后,陈修良已经开始阅读《中国青年》等革命书刊,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朱枫虽然跟着陈修良参加过牺牲学生的追悼会,刷过标语,印过传单,喊过口号,还距离革命道路有段距离。

图|朱枫
后来,好友陈修良因为闹革命,被女师开除,远走上海,并在上海成为了职业革命者,从此四处奔走。
而朱枫从宁波女师毕业后,在家人的安排下四处相亲。
虽然她们在上海有过短暂的相聚,在陈修良的引荐下,书法家沙孟海还给朱枫取名为“谌之”,意为:真诚。
此时,在陈修良的眼里:像朱枫这样的富家小姐,要与旧家庭决裂,投身到革命中,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两个彼此温暖过,曾殊途同归的好友,如今已背道而驰,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02
1927年,22岁的朱枫在家人的安排下,嫁给了同是镇海人,并在奉天兵工厂任技师陈绶卿,做了填房。
陈缓卿丧偶,与前妻育有四个儿女。朱枫嫁进来后,就成了四个孩子的继母。
陈家的长女陈宜回忆说:向继母朱枫求婚的人不少,但她都没有看上眼,就看上了父亲陈缓卿,尽管拖累很大,她也应下了这门亲事。
对于朱家大院的朱父来说,也是应了算命先生的说法。
婚后,原本陈家的儿女对朱枫这个继母充满了敌意,但因为朱枫将孩子们视若己出,买衣服、绣帽子、做饭,还说服丈夫送两个女儿上学。

图|刚到沈阳的朱枫
陈家的儿女这才接受了这位年纪很轻的继母。
之后,朱枫与陈缓卿也共同孕育了两个女儿,一个叫奉珍,一个叫沈珍,一个出生在奉天,一个出生在沈阳。
原本一家八口幸福安稳,父慈子孝,朱枫也很享受做贤妻良母的生活。
但1931年,柳条湖事件事,沈阳沦陷,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的气焰日益嚣张,陈缓卿所在的兵工厂也被日军占领。
平静的日子就这样被打破了。
为了躲避日军,陈缓卿带着妻儿回到了镇海老家。
在回镇海的第二年,陈缓卿就被确诊为疫病霍乱,年仅43岁去世。
朱枫强忍着悲痛,料理了丈夫的丧事。
之后,她又以继母的身份,操办了两个继子的婚事,以及一个继女的婚事,还将最小的继女阿菊安排到上海学习无线电学。
关于丈夫留下的遗产,她也分成了四份,给四个子女每人八百块大洋,没有给自家的两个女儿留一分,八百块大洋在当时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图|寡居时的朱枫
人在失去依靠的时候,是成长速度最快的时候。
曾经朱家大院里的四小姐,在痛失丈夫后独自扛起家族重担。而苦难磨砺出的刚毅,如淬火之刃深藏骨血。
在乱世中,她精打细算,成为了理财专家。
她将早年母亲和外祖父留给她的那笔遗产,做了理财,她托人将部分贵重金饰存在了上海银行,另一部分拿出来用于生计与投资。
比如,她将一些钱投资给在武汉开童装店的姐姐与姐夫。
她省吃俭用,买回一台缝纫机,在家给家人和孩子改装缝制衣服。
平时她很少出门,在缝纫机的轧轧声中织就新生和安宁。
03
七七事变后,全国上下群情激愤,保家卫国的情绪高涨。
正在家里踩缝纫机给孩子做衣服的朱枫,被外甥朱晓光拉去参加抗日救国活动。
朱晓光确切的说是丈夫陈绶卿的外甥,他是陈绶卿大姐的儿子,但是因为朱枫的照应,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朱晓光主张组织抗日宣传队,并拉着朱枫加入宣传队伍中。
朱晓光被推选为抗日宣传队的队长,朱枫被推选为抗日救护队的队长。
此时的朱枫,恍然间有一种回到五卅运动时期,与好友陈修良一起宣传革命的时光。
虽然她已年过三十,已经沦为人母,甚至按前夫陈缓卿的辈分算,已经当了祖母。但那种埋在心底的爱国激情,像岩浆一样喷发出来,不可遏止。

图|朱枫与朱晓光,右为继女陈宜
从1937年开始,短短几个月时间,她就像变了一个人,由寡居的妇人,成为走上街头,宣传抗日的先进分子。
她散发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教大家唱抗战歌曲,为支援前线组织募捐演出,在敌机的轰炸下救护受伤人员。
她感觉沉睡的生命被激活。
朱晓光曾在回忆录中写道:最使我感动的是守寡多年,支撑一个旧家庭,做了祖母的舅母,竟然也挺身而出,奔向抗战。
朝夕相处中,朱晓光与朱枫之间产生别样的情愫,在朱晓光的坚持下他们冲破了辈份、年龄、地位上的差距,结为伴侣。
在浙江镇海沦陷前,朱晓光与朱枫被迫离开家乡,来到武汉新知书店,朱枫将变卖家产的五百大洋捐给新知书店。
新知书店是党的文化事业,除了宣传抗日外,更是党的秘密转运站。
朱枫利用善于理财的优势,在新知书店创办的“珠江食品厂”里主管财务和后勤。
除此之外,她还在上海建华贸易公司、鼎元钱庄为革命事业理财,利用合法身份和社会关系为党搜集情报,掩护革命同志。
1944年,上海新知书店因混进了汪伪特务,朱枫因身份暴露,被捕入狱。在朱晓光等人的周旋下出狱。

图|朱枫与子女
一年后,朱枫正式入党,又被调入香港合众贸易有限公司继续从事财务管理和秘密交通员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在香港的工作临结束前,她还跟丈夫朱晓光写信,说马上要到上海团聚了,并回忆了两人的甜蜜生活:常想起在霞浦路吃茹粥,嘉陵江畔月黑风高的晚上,你在安乐旧木桥边等我···
朱晓光回信说:我们后半生该有快乐。
当她正兴冲冲的准备与家人团聚时。因为有继女阿菊在台湾的关系,组织上派她去台湾执行秘密任务。
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就这样落空了。
走上了革命道路,便意味着与颠沛流离为伍,以信仰为帆。
04
她到台湾的任务内容是:与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将军联系,密取其提供的情报;另外就是与台湾地下组织负责人蔡孝乾取得联系。
她以探亲的身份成功进入台湾,与吴石将军取得了联系,并将台湾战区防御图等重要情报送回了大陆。
她也与蔡孝乾取得了联系,并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写到了一张十元的钞票上。

图|朱枫写给爱人的信,梅郎指朱晓光
在任务即将完成时,朱枫给家里写信道:凤将于月内返里。
意思她一个月内就可以回家团聚。
没想到这短短7个字,竟然足足用了60年才得以实现。
1950年,随着蔡孝乾的叛变,朱枫与吴石被出卖,而记有她联系方式的那张十元钞票,暴露了她的行踪。
虽然吴石冒险为她开出了一张“特别通行证”,她已跑到了舟山,与家乡镇海隔海相望 ,但随着舟山和大陆的交通被阻断,朱枫随即被抓。

图|受审的朱枫、吴石、陈宝仓
朱枫不想在狱中被拷问,将藏在身上足足二两多重的金饰,用牙齿咬碎,吞了下去。
吞金之痛,让她昏迷。
因为她是重要线索人物,被看守发现后不敢怠慢,派飞机将她送至台北医院抢救。
4件金饰残片在她的胃里存留了两天后,被医生以泻药排出。
就连审理朱枫案的国民党少将谷正文,也惊讶她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精神。
随着吴石案的审讯结束,朱枫也被押送至台湾马场町刑场惨遭杀害,牺牲时身中6弹。
因为台湾当局有文件规定,对吴石、朱枫、陈宝仓等人,“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所以她的遗体得以保存下来。
虽然朱枫牺牲一年后,她被上海市追认为烈士。但她的遗体一直不能被迎回。
朱枫的女儿朱晓枫表示,在自己过世前,一定要迎回母亲的遗体。
2000年12月,朱枫的女儿朱晓枫在台湾作家徐宗懋的文章中,看到了母亲朱枫在台湾前受审的历史老照片。
照片中的朱枫穿一件淡绿色的碎花旗袍,双手依靠在法庭栏杆上,目光坚定,神态自若。
朱晓枫便通过各种渠道委托台湾作家徐宗懋,帮助寻找母亲朱枫的遗骸。
朱晓枫提供的线索是:当年为母亲收尸的是台北的姐夫王朴与姐姐阿菊。
徐宗懋拿着朱晓枫的委托书,向台北市府申请寻人,虽然陆续找到了16个“王朴”,但经沟通,都不是他要找的王朴。
经过两年的寻找,徐宗懋终于找到了朱枫继女阿菊,当时85岁的阿菊在一个疗养院里,她得知徐宗懋找她的原委后,很警觉地说:朱枫跟我没关系,我们没有处理朱枫的尸体。
就这样,寻找朱枫遗骸又陷入了困难。
时间一晃就是七年,直到2010年,在上海的一位潘先生提供了一条线索称:在“戒严时期政治受难者”墓区迁移的名册中,看到了一个编号77的无主骨灰罐,署名为“朱湛文”,可能是将“湛之”误写成了“湛文”。

根据这一点线索,徐宗懋找到了用红漆写着“77”的“无主骨灰罐”。
经过核查与比对,最后确定这个无主骨灰罐,就是朱谌之。
直到2010年12月9日,朱枫牺牲60年后,她的遗骸才兜兜转转回到故土。
我为什么要写下这篇文章呢?
朱枫的牺牲,不是结束,而是信仰的永生。她用自己的身躯为盾,为身后的万家灯火筑起了最后一道长城。她用行动告诉我们:有一种灵魂永不屈服,有一种火光能在至暗处点燃永恒。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