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宫鲁鸣尽力了?跳级启用张子宇,让王桂芝无人可用,前景堪忧

文| 侃球部落

编辑」侃球部落

前言

中国女篮亚洲杯的铜牌成绩,本可以视作新老交替的必经阵痛,但背后的故事却远比排名复杂。

68岁老帅宫鲁鸣的“换血计划”看似着眼未来,却因一个关键决策引发连锁反应——跳级征调18岁天才中锋张子宇,让功勋教练王桂芝陷入“无米之炊”的窘境。

面对2026年世界杯和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备战,宫鲁鸣的种种决策,又将把中国女篮带向何方?

老将归来:当68岁宫指导重新扛起重担

今年2月,中国篮协宣布宫鲁鸣重新出山执教中国女篮。

这位曾经带领中国女篮创造辉煌的老帅,在68岁高龄再度挑起重担,承担起为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打造一支全新女篮的使命。

在接受采访时,宫鲁鸣表示要打造一支“铁的纪律”的中国女篮,实现老中青结合,让老球员履行传帮带的责任。

然而,从亚洲杯的阵容来看,除了18岁的张子宇,其他球员年龄并不算小。

零零后只有李缘、杨舒予和罗欣棫三位,而贾赛琪和翟若云虽然是首次进入国家队,但都已27岁,很难成为2028年奥运会的中坚力量。

在亚洲杯结束后的场边,宫鲁鸣的学生隋菲菲泣不成声地说:

“宫指导非常非常不容易,作为一个68岁的老教练,一肩扛起中国女篮,我觉得大家要相信这支中国女篮,要相信宫指导,他们一定会好起来。”

这番话不仅是安慰,更是一种期待。曾经的“中国女篮黄金一代”球员们,包括隋菲菲、苗立杰和卞兰,都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刻

不过,无论师徒情谊多深,亚洲杯的成绩都不容忽视。

宫鲁鸣在亚洲杯前带队训练刻苦,从高原到北京的封闭集训,从万次投篮计划到热身赛的三连胜,一切似乎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半决赛输给日本女篮的那一刻,暴露出的问题或许比想象中更严重,这让人不禁思考:宫鲁鸣的球队选择和战术安排是否真的为长远考虑?

跳级使用张子宇:一个引发争议的决定

当18岁的张子宇站在女篮亚洲杯的赛场上时,她的身高优势让对手望而生畏。

2米26的她在内线几乎无人能挡,小组赛的几场大胜似乎证明了宫鲁鸣的决策正确——破格提拔年轻球员,加速新老交替。

然而,这个看似合理的决定,却在另一个赛场引发了不小的影响。

U19女篮主教练王桂芝原本计划以张子宇为核心征战U19女篮世界杯,她的战术体系完全围绕这位超级中锋打造。

然而,一纸调令让计划彻底打乱。失去核心的U19女篮在比赛中举步维艰,最终排名第11名。

宫鲁鸣的选择并非没有道理。中国女篮需要新鲜血液,而张子宇的天赋肉眼可见。但问题在于,这样的抽调是否真的划算?

亚洲杯上,张子宇的表现固然亮眼,但面对日本队的快速攻防,她的体能和防守短板暴露无遗。

与此同时,U19在有些对战中的落败,或许会让年轻球员的信心受到打击,甚至可能影响未来几年的人才储备。

杨毅在评论中提到:“成年队需要张子宇,但U19更需要她。”

如果亚洲杯夺冠,或许争议会小一些,但铜牌的成绩让这次人员调整显得代价过高。

更关键的是,成年队的新老交替并未真正完成——除了张子宇,其他所谓“新人”大多已25岁以上,真正的后备力量仍然匮乏。

篮球人才的培养从来不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

张子宇的跳级使用或许能解一时之急,但长远来看,如何平衡各级别球队的需求,才是中国女篮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而在宫鲁鸣的战术上,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双塔合璧与外线低迷:技战术的矛盾

亚洲杯期间,中国女篮的内线组合成为最大亮点。

韩旭和张子宇的“双塔”搭配展现出强大威力,尤其在对阵韩国队的铜牌战中,两人合计贡献了34分13个篮板的数据。

韩旭处于职业生涯巅峰期,具备不错的中远距离投篮能力;而张子宇则是坐镇篮下,展现出内线统治力。

然而,这对“双塔”的配合还远未达到最佳状态。正如韩旭所说:“我与张子宇的配合也就发挥了三成功力吧。”

更重要的是,当面对日本队这样速度型的对手时,“双塔”阵容的防守弱点也暴露了出来。

中国女篮在外线的表现令人失望,尤其是在对阵日本队的关键比赛中。

杨舒予5投1中、罗欣棫3投1中、杨力维4投1中、翟若云2投1中,这样的命中率远远无法满足球队需要。

在小组赛阶段,罗欣棫甚至两场比赛10次三分出手全部不中。这一状况让人不禁质疑宫鲁鸣的“万次投篮”训练效果。

罗欣棫一直被视为投射准确的球员,杨舒予也被寄予厚望成为下一个李梦,但两人在关键比赛中的表现与期待相去甚远。

当外线无法得分,内线再强大也会被对手针对性防守,这是中国女篮在战术上的根本困境。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女篮在临场应变能力上显得不足。面对日本队快速的攻守转换和精准的外线投射,中国队似乎没有有效的应对方案。

如何在保持内线优势的同时提升外线实力,如何在“双塔”与“一高四小”阵容间灵活切换,这些都是宫鲁鸣需要解决的难题。

另外,成年队的“换血”真的成功了吗?看看阵容名单,大家或许会发现一个更残酷的现实。

后卫短缺与老将离队:2028年的远景堪忧

亚洲杯结束后,中国女篮面临更大的挑战:核心球员黄思静自曝即将结束国家队生涯,杨力维、王思雨等人也已年过30,很难支撑到2028年的洛杉矶奥运会。

宫鲁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球队的阵容可能会有一些小的变化,因为现在队里的一些球员可能不会一直坚持到2028年。”

这个“小的变化”可能意味着一场大规模的换血。

从现有阵容来看,能够坚持到2028年的或许只有李缘、杨舒予、罗欣棫和韩旭几人。而球队最大的短板在于后卫线。

宫鲁鸣曾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首战美国梦之队时,大胆启用当时21岁的赵继伟首发。

如今他在女篮找到了新的“姚明”——张子宇,但后卫线上的人才却迟迟未现。

李缘作为2000年出生的“年轻老将”,已经参加了两届奥运会,但在亚洲杯上表现一般;杨舒予虽有潜力,但距离巅峰期的李梦还有差距;王思雨和杨力维虽然经验丰富,但年龄已是最大的障碍。

这次亚洲杯输给日本,外线三分不如对手准是一方面,后卫拿球突破受阻、组织迟滞更是暴露出的核心问题。

2022年世界杯时,巅峰状态的王思雨和敢于带球的李梦,让中国队能够快速推进到对方半场和篮下,从而闯入决赛。

而这次面对日本,后卫线的乏力直接导致整体进攻受阻。未来,中国女篮还有哪些后卫可供选择?

根据国家队公布的大名单,其他后卫还包括山西的陈玉婕、宋珂昕,上海的王悦,江苏的王鑫雨,浙江队王佳琦,以及福建的王泽。

这些球员是否能够在2026年世界杯前成长为国家队主力,也将影响到中国女篮的未来走向。

重建之路:信任与挑战的平衡

对于中国女篮来说,下一个重要赛事是2026年3月的世界杯预选赛。

24支队伍将分成四个小组,每组6队,最终16支队伍晋级世界杯。这将是对宫鲁鸣新体系的真正考验。

宫鲁鸣在采访当中有强调,不会因为亚洲杯失利改变关于未来的计划:“我们会持续训练,努力工作,保持战略上的连贯性。

我们不会改变任何东西。”这种坚持显示了宫鲁鸣的决心,但也引发了外界的质疑:是否应该在世预赛前对阵容和战术进行调整?

从长远来看,中国女篮的中锋位置是最没有隐忧的。

韩旭、李月汝、张子宇已经足够,如果需要补充,还有东莞的陈明伶、迪拉娜乃至首钢的刘禹彤可以考虑。

前锋线上,张茹的防守韧劲十足,罗欣棫敢打敢拼,三分潜力不错,贾赛琪和翟若云也展现出不错的实力。如果李梦能够回归,将极大增强锋线实力。

最大的挑战仍然是后卫线。如何在短时间内培养出能够带领球队的后卫,是宫鲁鸣面临的最紧迫任务。

这不仅关系到2026年世界杯的成绩,更关系到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整体竞争力。

期待与现实的艰难平衡

亚洲杯结束了,但中国女篮的挑战才刚刚开始。68岁的宫鲁鸣肩负着重建球队的重任,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从亚洲杯的表现来看,中国女篮仍然是亚洲一档球队,但与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差距不容忽视。

宫鲁鸣的“90分”自评与外界的质疑形成鲜明对比。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帅,他清楚地知道重建需要时间和耐心。

但在竞技体育的世界里,成绩永远是最直接的评判标准。

对于68岁的宫鲁鸣来说,这或许是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挑战;对于中国女篮来说,这是通往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必经之路。

无论如何,球迷们都期待着这支队伍能够重回巅峰,再创辉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原文刊载2025-07-21北京日报关于“中国女篮夺得亚洲杯季军,面对怎样新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体育   前景   鲁鸣   张子宇   王桂芝   女篮   亚洲杯   中国   球员   后卫   洛杉矶   日本队   世界杯   外线   奥运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