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会不会复制上一轮牛市 呢?

中信证券通过对比当前市场环境与2014年底的相似性,提出目前市场可能处于牛市前夜的判断。其逻辑主要基于三方面观察:

微观层面赚钱效应积聚:港股、小微盘及产业赛道(如AI、新能源)已积累局部赚钱效应,新发基金规模回暖显示场外资金有入场迹象;

盈利周期接近拐点:非金融板块盈利预期接近历史底部,投资者耐心修复但信心尚不稳固,类似于2014年经济增速换挡期的“弱现实、强预期”环境;

政策驱动方向明确:反内卷(如优化监管规则)和提振内需被明确定调,“十五五”规划可能释放中长期产业升级信号,而市场等待具体政策落地作为催化。

报告将潜在催化剂归纳为两类:一是中美关系缓和或科技领域超预期突破(如AI技术迭代),二是国内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实质性支持。配置建议上,中信强调产业趋势(AI、创新药)、估值修复(通信、有色)和博弈逻辑(军工、新能源)的轮动主线。该观点隐含“估值底—政策底—盈利底”的经典反弹框架,但对市场内生动力(如企业质量)的讨论不足,可能低估了长期结构性矛盾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从多个角度来梳理一下A股走牛市的必要条件,以及走牛的底层逻辑分析。希望对投资者有所帮助。

一、制约A股走牛的核心因素与必要条件

1. 制度与市场结构矛盾

当前A股仍存在散户占比偏高(约60%)、融资功能强于投资功能的特征。2015年“杠杆牛”的教训表明,市场过度依赖流动性驱动的短期博弈,而非基本面支撑的长期价值。例如,2014-2015年两融余额从4000亿飙升至2.2万亿元,但上市公司ROE中位数仅从8%升至9.5%,显示资金空转风险。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公司治理水平不能提高的话,过度依赖货币宽松实现的牛市是昙花一现。

2. 盈利质量与分红机制缺陷

截至2025年一季报,全A非金融企业净利润增速仍低于名义GDP增长,且分红率不足35%,远低于美股平均50%的水平。反观2015年牛市顶峰时,上证指数 PE(TTM)达23倍,但盈利增速却从2014年的6%骤降至2015年的-1%,印证脱离基本面的估值扩张不可持续。

3. 外部依赖与产业升级瓶颈

A股科技板块(如半导体、高端装备)的研发投入强度不足营收的5%,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海外供应链。尽管当前中美政策博弈可能提供题材催化,但若缺乏自主创新突破,市场将难以摆脱“题材炒作—估值透支—业绩证伪”的循环。A股靠传统企业支撑庞大的市值,美股靠着英伟达等科技成长巨头支撑长期牛市,A股则靠银行这些传统行业支撑市场,无论过去的两桶油,房地产,白酒这些行业构成A股的核心,但这些资金都缺乏想像力和成长性,现在银行走大牛市,尽管A股的银行股比美股的银行股估值低,但问题是A股整体水位低,缺乏成长性的大科技题材,美股靠“英伟达”,A股则靠“银伟大”。中国资金真正有成长性的新科技巨头基本在港股上市,导致A股缺乏中流砥柱的东西。

必要条件: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真正的牛市需三大条件:其一,注册制全面落地后的退市机制完善(当前退市率不足1%);其二,企业盈利能力与股东回报形成正反馈(如强制分红比例提升);其三,增量资金从散户“杠杆盘”转向养老金等长线资金。

二、当前市场走势的底层逻辑分析

1. 流动性驱动与结构性分化

2025年二季度数据显示,市场呈现“成交量温和放大+行业快速轮动”的特征。这反映存量资金在政策预期模糊下的避险偏好:

避险逻辑:有色(贵金属、工业金属)受益于美联储降息周期下的通胀预期,但需求端实际复苏较弱,更多体现为期货价格联动;

产业突破逻辑:AI硬件(算力芯片)受北美订单提振,但技术自主性不足的隐忧限制估值空间;

政策博弈逻辑:军工、新能源板块上涨与“反内卷”政策预期相关,但缺乏清晰的盈利兑现路径。

2. 与2014年底的本质差异

尽管中信证券 强调环境相似性,但当前市场与2014年的核心差异在于杠杆水平和政策空间:

2014年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约4.5%,而2025年该比例已降至2.8%,显示监管层对杠杆风险的严控;

当前政策工具箱中“大放水”空间收窄(M2增速约8%,2014年为12%),更依赖结构性工具(如PSL、再贷款)。

三、未来行情展望:东风是否足以扭转乾坤?

1. 中信假设的合理性检视

报告提出的催化剂(中美政策、科技突破)确有可能激发短期情绪。例如,若美国放宽对华半导体设备限制,或国内数据要素改革加速落地,可能推动科技板块估值修复。但需注意:

催化剂的持续性不足:2024年ChatGPT引发的AI行情仅维持两个季度,主因商业化进度滞后;

增量资金瓶颈:居民储蓄向股市迁移仍需赚钱效应验证,当前偏股基金发行回暖仅为2015年高峰期的20%。

2. 长牛开启的必要条件尚未完备

A股实现“长牛”需跨越三重门槛:

制度层面:集体诉讼、财务造假惩罚等投资者保护机制完善;

盈利层面:全A非金融ROE稳定在8%以上(当前为6.2%);

资金层面:外资配置比例从3%提升至5%(参考台股纳入MSCI后的十年长牛)。

3. 情景推演:两种可能路径

乐观情景:若“十五五”规划落地超预期(如大规模设备更新财税支持),叠加美联储年内降息,A股或复制2019年“结构牛”( 沪深300 年涨幅36%),但需紧盯上市公司中报现金流改善信号;

谨慎情景:若政策停留在“挤牙膏式”托底而非制度改革突破,市场可能延续2023年以来的区间震荡,直至企业盈利内生性复苏。

结语

当前A股处于“黎明前的等待期”, 中信证券 提示的催化剂可能触发阶段性反弹,但市场从“反弹”转向“反转”需要看到更坚实的底层逻辑变化——如注册制下企业优胜劣汰加速、居民资产从房地产向股权转移形成长期资金池。投资者需在追逐产业趋势(AI、创新药)的同时,保留对市场制度进化耐心的底线思维。真正的“东风”或许不是某个政策或技术突破,而是资本市场从融资平台转向资源配置枢纽的深层改革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财经   只欠东风   万事俱备   牛市   政策   资金   中信   市场   逻辑   杠杆   必要条件   催化剂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