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发要规避四大“误区”,五类人群需慎染
生活中,不少人热衷于通过染烫头发变换造型,仿佛换一种发色就能换一份心情。然而,染发剂引发的过敏、头皮刺激等问题并不少见。染发剂究竟含有哪些成分?不当使用会带来哪些影响?如何有效规避染发危害?哪些人不适合染发?一起来了解下!
染发剂含致敏成分,频繁使用易伤发
提及染发剂成分,很多人会认为其中含有大量重金属。但事实上,以重金属为原料的染发剂因易在人体内积蓄毒素,如今已基本退出市场。当前市面上多数染发产品为氧化型染发剂,这类产品常用苯二胺类物质作为染色原料,其中对苯二胺因染色牢固、着色持久,成为氧化型染发剂中的重要成分。需要注意的是,对苯二胺被归为“致癌性证据不充分”的三类致癌物,虽无需过分担忧其致癌性,但它的致敏性较强。另有研究表明,美发师因职业原因长期接触苯二胺类氧化型染发剂,患癌风险会有所增加。即便如此,频繁、长期、大量染发仍会对头发和身体造成影响:不少人染后会出现头皮发痒、头屑增多的情况;更常见的是头发变得干燥、粗糙甚至脱落,这是因为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和金属物质会渗透头发的毛小皮,发生过氧化反应导致毛发二硫键断裂。此外,部分人群还会因对苯二胺引发染发相关皮炎,出现头皮红斑、瘙痒、脱屑甚至水肿等症状。
规避四大“误区”,降低染发健康风险
目前市场上尚无完全无害的染发剂,想要减少染发危害,需避开四大“误区”。首先,控制染发频率,建议每年染发不超过2次,且切勿同时进行染发和烫发。永久性染发剂在上色时会损伤发质,使头发干枯毛躁,而烫发药水多含氧化剂和碱性物质,同样对发质损害极大,同步进行会让发质损伤成倍增加,因此建议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将烫染分开进行,给头发留出修复时间。其次,染发前必须做好过敏测试,染发剂中的过氧化氢、化学染料、耦合发色剂,甚至部分产品添加的植物成分,都可能成为过敏原引发头皮过敏,可在染发前48~72小时,将稀释后的染发剂涂抹到手肘内侧或耳后,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同时,染发前不建议洗头,头皮分泌的油脂既能保护头皮免受染发剂伤害,还能让头发着色更饱满。
此外,务必选择正规染发产品,我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明确规定,染发产品属于九类特殊用途化妆品之一,必须取得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才能生产销售,购买时应选择正规厂家产品,重点关注包装上是否有“国妆特字”标识,去理发店染发前,也可向理发师核实染发剂包装,确认产品正规性。最后,严格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染发产品,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佩戴一次性手套避免手部直接接触染发剂,若头颈部或手部皮肤存在破损,需待皮肤屏障修复完毕后再染发。
五类人群需慎染,避免加重健康负担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染发,以下五类人群应尽量避免染发,以防加重健康负担。第一类是染发剂过敏者,这类人群接触染发剂中的任何一种成分,都可能诱发过敏反应;第二类是头皮有破损者,如患有湿疹、疖肿、溃疡等皮肤疾病或头皮存在破损的人,染发剂中的有害物质会更容易通过破损皮肤被吸收到体内;第三类是年老体弱、肝肾功能不全者,这类人群抵抗力较弱,且老年人白发较多,染发时往往需要大面积染黑,更容易出现对身体健康不利的情况;第四类是妊娠、哺乳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机体较为敏感,染发时更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可能对自身和胎儿或婴儿健康造成影响;第五类是有癌症家族史的人,为降低患癌几率,这类人群应尽可能减少染发次数,避免因接触染发剂成分增加健康风险。
(洪观新闻记者 万清云)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