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外围环流影响,8月1日我市北部出现中到大雨,全市41个站点雨量超50毫米。16时至20时,中心城区普降大到暴雨,最大小时雨强68.5毫米。作为我市中心城区骨干外排河道,西民便河全程保持低水位运行,沿河低洼地区全面实现自排,区域河网平稳下泄,西民便河治理工程在全线通水后河道排涝能力显著提升,在应对首次强降雨中充分发挥排涝效益。
据监测,截至8月2日,西民便河刘桥闸最高水位仅16.68米,远低于设计水位17.8米;西民便河浦东路桥最高水位17.17米,低于设计水位,满足区域自排要求;青海湖路桥、世纪大道桥等历史“卡点”较往年同期水位均大幅降低,河道过流能力显著提升。
黄河故道智慧化统一调度平台
在应对本轮强降雨过程中,市水利局积极主动应对,科学精准调度,依托防汛工作组区域联防体系,充分发挥智慧水利监测调度系统的强大功能,实现了对雨情、水情的实时动态跟踪、精准数智研判和科学统筹调度。
在降雨初期尚未形成地面径流时,即全线预降河道水位,刘桥闸水位降至16.21米;在降雨中期大流量排涝时,迅速研判区域产汇流量,及时启用“高水高排”机制,调度十支沟、为民河等纵向河道加大南排流量,分泄西民便河主河道涝水,减轻中心城区排涝压力,为宿迁经开区宿迁市钟吾医院等沿线低洼地区的自排和快速抢排创造有利条件。截至8月2日6时,本轮强降雨涝水基本排除完毕,河道恢复蓄水保水。
刘桥闸下泄现场
南一路到上海路治理前
南一路到上海路治理后
西民便河治理工程是由市水利局对上争取,省水利厅批准建设的区域水系治理项目,工程总投资3.63亿元。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河道开挖疏浚,打通历史卡点,全线提升西民便河排涝能力,构建内部分区排涝河网体系;通过自流下泄和集中抽排模式,构建双通道涝水下泄工程体系,形成宿迁中心城市防洪外包围安全圈。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河道疏浚15.45千米,岸坡加固及护砌21.86千米,改造环城西路橡胶坝,3座桥梁锥坡改造及桥底护砌;新建排涝流量48立方米每秒的刘桥站,配套节制闸,整治船行灌区等。
工程自2024年11月开工以来,市、区两级联动,细化项目进展目标节点,定期调度会办,抢抓汛前施工关键期,组织开展“大干100天,全力保通水”,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于2025年6月19日,实现全线通水,为汛期保障中心城市排涝安全打下坚实的工程基础。(赵梦凡)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