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今年58岁,平时身体还算不错,就是偶尔感觉腰酸背痛。听邻居说何首乌能"黑发养肝",她便从药材市场买了一些回家煎煮。连续服用两个多月后,王阿姨突然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症状,家人以为是肠胃问题,直到她的眼白开始发黄,这才急忙送到医院。
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发现王阿姨的转氨酶指标异常升高,胆红素也明显超标,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当得知王阿姨长期自服何首乌时,医生摇了摇头:"又是一例中药不当使用导致的肝损伤,这种情况我们见得太多了。"
很多人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的,副作用小,可以随便吃。然而,近年来因中药使用不当导致肝损伤的案例却在不断增加。中国药物性肝损伤研究协作网的数据显示,中草药已成为我国药物性肝损伤的第二大原因,占比达到26.81%。这个数字让人触目惊心,也提醒我们:中药并非绝对安全,用药不慎同样可能变成"毒药"。
中药导致肝损伤的机制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复杂。北京302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解释,中药肝损伤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发生:
首先是直接毒性作用。某些中药本身含有对肝脏有害的化学成分,如何首乌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土三七中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等,这些物质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毒代谢产物,直接损害肝细胞。
其次是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对某些中药成分过敏,引发免疫介导的肝损伤。这种情况往往难以预测,即使是常规剂量也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第三是药物相互作用。很多患者同时服用多种中药,或者中西药混用,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肝功能异常。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所有中药肝损伤病例中,单味中药引起的占38.2%,中成药占32.7%,中药复方占29.1%。其中,何首乌、土三七、雷公藤、黄药子等被列为"高危中药"。
值得警惕的是,中药肝损伤往往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当出现明显症状时,肝损伤可能已经比较严重了。
长期不当使用中药,肝脏会发生哪些变化?医学研究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肝酶指标异常升高
最常见的变化是转氨酶(ALT、AST)升高。正常情况下,ALT应该低于40U/L,AST应该低于40U/L。临床观察发现,中药肝损伤患者的转氨酶往往升高2-10倍,严重者甚至可达正常值的20倍以上。这说明大量肝细胞正在死亡,肝功能已经受到严重影响。
胆红素代谢紊乱
肝脏负责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当肝功能受损时,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会明显升高。正常成人的总胆红素应该在17μmol/L以下,而中药肝损伤患者常常超过100μmol/L,严重时可达300-500μmol/L,这时就会出现明显的黄疸症状。
凝血功能障碍
肝脏是多种凝血因子的合成场所,肝功能受损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是评估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值应该在0.8-1.2之间。中药肝损伤患者的INR往往超过1.5,严重者可达2.0以上,这意味着出血风险显著增加。
肝脏炎症和纤维化
持续的药物性肝损伤会引发肝脏慢性炎症,进而导致肝纤维化。肝纤维化四项检查显示,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等指标会明显升高。如果不及时干预,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衰竭。
更令人担忧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约15%的中药肝损伤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肝损伤,其中3-5%可能进展为肝硬化。这个比例虽然不高,但一旦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面对中药的潜在风险,我们该如何安全用药呢?专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购买中药材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药店或医疗机构。避免在街头小摊、网络平台上购买来源不明的药材。正规渠道的药材都经过质量检测,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同时,要认准GMP认证的中药生产企业,这是药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严格按医嘱服用
中药不是保健品,不能随意服用。使用前一定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特别是有肝病史、肾病史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更要谨慎用药。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很多中药肝损伤都与长期大剂量使用有关。中国药典规定,大部分中药都有明确的用法用量,不能随意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一般来说,连续用药不宜超过4-6周,如需长期使用,应该定期复查肝功能,及时发现异常。
警惕药物相互作用
如果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一定要告知医生,避免药物间的不良相互作用。特别是中西药联用时,更要格外小心。比如,华法林与丹参同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阿司匹林与银杏叶提取物同用也可能导致出血。
定期监测肝功能
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建议每1-2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凝血功能等。一旦发现异常,应该立即停药并就医。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大多数药物性肝损伤都是可以逆转的。
此外,在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如果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色加深、眼白发黄等症状,要高度警惕肝损伤的可能,应该立即停药就医。
健康用药,关键在于科学和谨慎。中药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确切的疗效,但绝不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万能药。只有在专业指导下合理使用,才能真正发挥中药的治疗价值,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记住,任何药物都有两面性,关键在于如何正确使用。具体的健康情况仍需前往当地正规医院面诊,让专业医生根据你的个人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只有这样,中药才能真正成为我们健康的"守护神",而不是"隐形杀手"。
参考资料:
1.《中国药典》(2020年版)
2.《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3.《中药安全性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4.《中草药肝损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中华中医药学会
5.《药物性肝损伤基础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
6.《中药毒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7.《肝脏病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8.《中药药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9.《药物性肝病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中华肝脏病杂志
10.《中药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化学工业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