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国际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尤其是中美俄三边关系,简直像过山车一样。俄罗斯总统普京计划在8月底访华,具体是8月31日到9月3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的活动。北京那边,天安门广场周边已经在准备相关仪式,但普京的飞机还没起飞,美国那边特朗普就坐不住了,直接甩出几招针对中国的措施。
特朗普的这些动作,被外界解读为三封“战书”,核心就是通过关税和制裁来施压,目标直指中俄之间的贸易合作,特别是能源领域。结果呢,中资银行可能面临被踢出国际金融体系的风险。这事不光是外交层面的,还牵扯到全球经济,谁买单谁得利,大家心里都有数。
先说普京的访华行程吧。根据俄罗斯官方消息,克里姆林宫早在6月份就确认了这个计划。普京会先去天津参加上合峰会,那是从8月31日到9月1日,然后转到北京,9月2日和3日出席二战纪念活动。俄罗斯媒体报道说,这次访华持续四天,对普京来说算是比较长的出访了。重点是,这次活动包括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北京天安门广场将是主场地。
普京不是第一次来中国了,但他这次来,正好赶上俄乌冲突还没彻底收尾,中俄贸易又在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俄能源贸易额已经超过380亿美元,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占了大头。这不光是经济合作,还涉及地缘政治,大家都知道,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越来越强调战略协调。
特朗普那边,眼看着普京要访华,就在8月初开始动作频频。第一封“战书”其实是针对俄罗斯石油买家的关税威胁。8月2日,特朗普在记者会上公开表示,美国可能会对中国征收额外关税,类似于刚对印度加的25%。原因是印度和中国都在继续买俄罗斯石油,这被美国视为间接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特朗普说得很直白,如果不停止这些贸易,就会有更多二级制裁。印度已经吃亏了,关税从原来的基础上翻倍到50%,现在轮到中国头上。特朗普的团队在白宫内部讨论时,强调这些关税是为了切断俄罗斯的资金来源,因为俄罗斯石油出口是它经济命脉。
紧接着,第二封“战书”指向技术出口和金融领域。8月1日,美国参议院的外交关系委员会收到一份新法案,叫“STOP中国和俄罗斯法案”,由民主党参议员珍妮·沙欣和共和党参议员约翰·科宁联合提出。法案内容很明确,要求特朗普政府在180天内提交报告,调查中国是否通过出口武器或双用技术支持俄罗斯。如果确认,就会启动制裁,包括禁止中国企业从美国获取先进技术。
这不是空谈,法案列出了具体措施,比如限制中国实体进入美国市场,冻结相关资产。沙欣和科宁在提交时说,这法案是为了打击中国帮助俄罗斯规避现有制裁的行为。数据显示,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双用物品,比如电子元件和机械零件,在2024年增长了30%以上,美国情报部门声称这些东西被用于军事用途,尽管中国一直否认。
第三封“战书”是最狠的,直接瞄准中资银行。法案里明确提到,如果中国金融机构被认定协助俄罗斯绕过SWIFT系统或其他国际结算通道,就会面临二级制裁。简单说,就是把这些银行踢出美国主导的金融体系,禁止它们用美元交易。这事不是新鲜的,美国以前对伊朗和俄罗斯银行用过类似招数。
现在特朗普暗示,会在8月8日前宣布更多细节,如果俄罗斯不结束乌克兰冲突,就扩大制裁范围。中国几大国有银行,比如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跨境业务很大一部分依赖美元清算,一旦被制裁,影响会波及全球贸易。特朗普在8月6日的讲话中,还提到芯片和半导体领域要加100%关税,但如果在美国生产就不收,这明显是拉拢企业回流美国,同时打压中国高科技出口。
这三封“战书”连发,时机选得太巧了。正好普京访华前夕,美国想借此施压中国在俄乌问题上表态。特朗普政府内部有声音说,中俄走得太近,会改变全球格局,尤其是上合峰会可能讨论反恐和能源安全,这些议题美国不乐见。美国经济数据最近也不太好看,美债规模越来越大,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在下降。特朗普用这些对外措施转移视线,顺便在国内展示强硬形象。毕竟,他上台后就强调“美国优先”,对华贸易谈判一直在谈,但进展慢。加关税和制裁成了他的惯用工具,虽然短期内美国消费者会多掏钱买东西,但特朗普算盘打得精,想逼中国让步。
中俄贸易本身没啥问题。中国外交部多次回应,说这些合作符合国际规则,是正常的经济往来。俄乌冲突爆发前,中俄就是大贸易伙伴,冲突后中国保持中立,继续买俄罗斯能源,这不违反任何联合国决议。美国自己还在进口俄罗斯商品,却指责别人双标,这点很多人吐槽。证据方面,美国到现在也没拿出铁证证明中国直接军援俄罗斯。情报报告里提的都是间接贸易,比如无人机零件或化工原料,但这些东西民用居多。乌克兰那边最近炒作“中国雇佣军”参战,但那是个体行为,跟国家无关。北约国家也有雇佣军在乌克兰,美国不也睁只眼闭只眼吗?
法案的影响不小。如果通过,中资银行被踢出局,意味着跨境支付成本飙升。中国企业可能转向人民币结算,但短期内美元霸权还在,损失难免。全球供应链也会乱套,中国是世界工厂,很多美国公司依赖中国零部件,加关税等于自伤。印度已经感受到痛了,股市波动,能源价格上涨。中国这边,商务部在评估风险,银行高管在审查交易,确保合规。俄罗斯经济靠石油出口,二级制裁会让它更难卖油,但普京表示访华行程不变,会加强与中国的协调。
从战略角度看,特朗普这些动作是美中博弈的一部分。美国对华战略一直是遏制为主,虽然有合作空间,但贸易谈判中,美国总想占上风。国内舆论有声音说特朗普对华太软,他用法案回应。法案还要过国会审议,通过概率不确定。特朗普得在180天内找证据,现在中美谈判还在日内瓦进行,贸然打压可能适得其反。中国坚持贸易合法,俄罗斯继续出口能源。普京访华后,中俄合作估计会更深,上合组织可能推出新举措。
美国想单方面制裁,但中国和俄罗斯抱团取暖,其他国家如印度也左右摇摆。特朗普的关税战打到现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大家都得买单。普通人关心的是油价会不会涨,物价会不会高。希望谈判能有进展,别让老百姓遭罪。
更新时间:2025-08-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