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据观察者网10月8日消息,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提供的信息独家报道称,近期俄罗斯石油贸易商已经开始要求印度国有炼油厂用人民币支付。
路透社声称,熟悉俄印石油贸易情况的消息人士表示,印度最大炼油商的印度石油公司已经用人民币支付了两到三批俄罗斯石油货运,不过印度石油公司暂未回应有关报道。
消息人士还说俄罗斯石油贸易商此前允许买家使用人民币、迪拉姆和美元支付,但后续他们需要将迪拉姆或美元支付转换为人民币,现在俄罗斯石油贸易商们开始寻求简化流程,要求买家直接使用人民币。
«——【·俄油被迫转向人民币·】——»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金融制裁,将其部分银行踢出SWIFT系统,冻结外汇储备,切断美元结算通道。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俄罗斯急需找到替代货币维持能源贸易。
印度本是理想对象——2023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量激增10倍,占其总进口量的46%,日均进口220万桶。但俄印的卢比结算机制却成了“烫手山芋”。
印度对俄贸易存在巨额逆差,2022-2023财年进口额达415亿美元,出口仅28亿美元,导致俄罗斯账户积累了数百亿卢比无法使用。卢比在国际市场流动性差,俄罗斯难以用其购买所需商品,甚至面临汇率贬值风险。
印度曾提议建立卢比结算体系,但俄方测算,若接受该方案,每年将产生超400亿美元的卢比盈余,最终可能导致“货币黑洞”。 与此同时,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接受度快速提升。
2023年,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份额升至24%,成为第五大支付货币。俄罗斯能源出口商开始尝试用人民币结算,既能规避制裁,又能通过中国庞大的商品市场消化外汇储备。
2023年6月,印度石油公司首次用人民币支付俄罗斯原油货款,通过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经中国银行完成交易。这一突破标志着全球能源贸易“去美元化”迈出关键一步。
«——【·印度被迫妥协·】——»
尽管俄罗斯要求直接使用人民币,但印度政府起初并不情愿。印度财政部官员称,使用人民币结算需将卢比兑换成港币再转人民币,成本增加2%-3%。
更重要的是,印度试图通过卢比国际化提升自身地位,而接受人民币结算等于承认卢比竞争力不足。2023年10月,印度政府甚至干预企业决策,导致至少7批俄罗斯石油因支付争议滞留港口。
但现实压力迫使印度让步。美国对俄罗斯石油实施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后,印度银行对美元结算持谨慎态度。2023年5月,印度国家银行拒绝为印度石油公司的一笔美元交易结算,理由是涉事航运公司与俄罗斯国家航运集团有关。
与此同时,俄罗斯开始简化支付流程,要求买家直接使用人民币,不再接受迪拉姆或美元转换。印度炼油企业为维持供应链稳定,不得不接受这一条件。
2025年,印度的妥协进一步升级。美国对印度出口商品加征25%关税,施压其减少俄油进口。印度石油公司等国企将俄罗斯原油进口比例从46%降至16.8%,转而采购尼日利亚和美国原油。
但即便如此,印度仍无法完全摆脱对俄油的依赖——俄罗斯乌拉尔原油价格比国际基准低10美元/桶,2025年上半年印度通过进口俄油节省近170亿美元。为平衡成本,印度部分炼油厂仍选择用人民币支付,通过香港离岸市场完成交易。
«——【·从能源到金融的全面突破·】——»
俄油锚定人民币的影响远超双边贸易范畴。2023年,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签署LNG项目协议,85%的合同金额以人民币结算。同年,阿根廷首次用人民币向IMF偿还27亿美元外债,成为首个使用人民币偿付主权债务的拉美国家。
这些案例标志着人民币从贸易结算货币向储备货币转型。更关键的是,中国正在构建独立于SWIFT的支付体系。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处理支付额达175.5万亿元,同比增长42.6%。
俄罗斯能源出口商通过CIPS接收人民币,资金可直接进入中国市场购买商品或投资债券,形成“石油-人民币”闭环。2025年,上合组织开发银行正式成立,将为成员国提供能源、基建等领域的人民币贷款,进一步巩固人民币的区域影响力。
美国对此束手无策。尽管特朗普政府多次施压印度和中国,但其制裁工具存在致命漏洞。俄罗斯通过“影子舰队”油轮绕过价格上限,印度则通过转口贸易规避风险——2025年,印度炼油厂将俄油加工后出口至欧洲,获利15%。
更讽刺的是,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正通过中国市场消化过剩产能,2025年上半年对华LNG出口增长28%。美元霸权的根基在能源贸易中松动,而人民币凭借稳定的币值和庞大的市场,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避险选择”。
最终,美国只能选择妥协——2025年9月,美印达成初步协议,暂缓对印度加征关税,但印度仍保留部分俄油进口。 美元霸权的衰落本质上是美国战略误判的结果。华盛顿将美元作为制裁工具,却忽视了货币国际化的根基是市场信任而非政治强制。
相比之下,中国通过能源合作、金融开放和基础设施投资,逐步建立起人民币的信用体系。2025年,全球央行人民币储备占比升至6.8%,金砖国家推出“金砖原油指数”,采用人民币、卢布、卢比组合计价。
这些变化预示着一个多极化货币时代的到来,而美国在这场变革中已失去主动权。 俄油锚定人民币的故事,是全球化退潮期的缩影。
«——【·结语·】——»
当传统霸权试图用制裁维持秩序时,新兴力量正通过创新和合作重塑规则。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或许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对抗,而是多元并存的共生。在这场无声的革命中,人民币已悄然占据一席之地,而美国的无可奈何,正是新时代来临的注脚。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