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都喜欢称呼自己为炎黄子孙,但是有没有想过在五千年的历史岁月当中,中华民族已经经历过无数次的民族融合了,自己是否真的是当年华夏族的后人呢。
有这么一种说法,这些人的身上和其他人有所不同,有三大神秘印记,如果同时有这三大印记的话,就说明是纯正的华夏族后人了。
这三处神秘印记是哪些?跟着下文一起看看自己的身上是否有这三处印记吧。
在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分布着三股势力,分别是炎黄、东夷、苗蛮,三个部落为了争夺地盘常常打的不可开交。
炎帝的部落在当时逐渐向东扩张,进入到了豫鲁两地的交界处,而此时这里正值东夷蚩尤部落的势力范围,两个部落相遇后便开始了大战。
其中炎帝部落负责出战的为共工,但是面对蚩尤部的来势汹汹,共工并没有能占到多少便宜,这一战在史料当中曾这样记载:“蚩尤乃逐帝,战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
其中“阿”指的就是山麓,意思就是说共工此战战败后,共工的九个氏族全部被蚩尤部所占领,共工气不过,从而引发了共工怒撞不周山的故事。
从局势上来看,炎帝已经明白只凭借自己这一部落的力量无法将蚩尤所击败,一方面是因为蚩尤部的武器精良,另一方面他们还精通一些奇异法术。
蚩尤做法的时候更是能引起狂风大作,在当时把黄帝的部队围困了很多天,最后还是在炎帝的帮助下才黄帝部落才得以脱身。
在当时炎黄两部落,无论是文化习俗还是生活习惯都如出一辙,所以炎帝便认为想要击败蚩尤,黄帝的力量必不可少。
因此在炎黄两部联合后,针对蚩尤部稀奇古怪的法术,炎黄二帝也做出了应对措施,按照史料当中的记载,为了应对蚩尤所率的魑魅魍魉的号叫,在黄帝的命令下部落做出了号角和战鼓以此来和蚩尤抗衡。
战鼓使用一种夔皮的材质所制成,鼓槌则是用雷兽骨头打磨而来,鼓声震天,声闻五百里。
在炎黄部落的联合进攻下,彻底消灭了蚩尤部落。
蚩尤部落在被击败后,黄帝并没有将他的形象立为负面,而是尊持有为战神,所以自古以来只要是打仗前,军队都会击鼓以此来鼓舞将士们的士气,这一习惯也是从炎黄二帝与蚩尤一战后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
像是《史纪》当中就曾这么写过,汉高祖刘邦在起兵的是时候,都会“祀黄帝祭蚩尤于沛庭 。”
刘邦认为黄帝是祖先,蚩尤则是军神,所以在出兵前要同时祭祀这两人,这儿说明了从炎黄二帝击败蚩尤开始,在蚩尤以及他的部落也是华夏民族的一部分。
汉族在汉朝之间都叫做华夏族,炎黄二帝也被后世的汉族们尊为祖先,不过随着后世几千年华夏大地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汉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开始不断融合。
那么问题来了,经过几千年的民族大融合,现在中华民族虽然都叫做炎黄子孙,但算的上是一种泛称呼,那有多少人还是是炎黄二帝的直系子孙呢?
一直以来都流传着一种说法,华夏人的身上有三处与众不同的地方,或许有人会觉得东亚人种的身体结构基本相似,还能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实际上这三点并不是身体结构上和其他东亚人有什么区别,而是在一些表现特征上。
1. 眼睛,内眦赘皮,指的是是上眼睑在内眼角处向下延伸,直至遮住泪阜,呈小皮褶,所以也被称之为“内眦褶”。
通过图片能够看出来正常的内眼角是能够直接过度到鼻梁的,但是内眦赘皮的情况则是在鼻梁和内眼角的中间起了一道“赘皮”,就像是一道屏障一样把内眼角给挡的严严实实。
并且这种情况一般都会出现在低鼻梁人群的身上,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是在南北朝,在南北朝之前中原地区的老百姓基本上都是纯种的汉人。
从秦始皇时期的兵马俑就能看出来,这些兵马俑的面部特征都十分相似,国字脸、鼻梁并不高、还有一点就是清一色的单眼皮丹凤眼,而内眦赘皮也就是丹凤眼的另一种称谓。
像是这样的长相在北方一带也能见到,而向其他地区也有但是少,像是台湾省的作词人方文山,就和兵马俑长的颇为相似,有着一样的面部特征。
经过几千年的人口迁徙、融合,现在也不会像秦朝那样大片区域都是这种面部特征,而且内眦赘皮的人生活中也有不少,但大多数都是比较轻微的内眦赘皮,严重的内眦赘皮可能是一百个人中才有一个。
2. 铲形门齿,现在可以尝试用舌头顶一顶自己的门牙,看看门牙的背部是不是一个有弧度的铲形,从上到下越来越厚,整体来看就像是一把小铲子一样。
这一点在平常的生活中是个十分难以察觉的细节,并且这一点相较于上面的眼睛就更加特殊了,这种门齿只有在东亚人种的身上才有,别说白种人了,稍微偏一点,东南亚、南亚都找不出来这样的门齿。
如果再细分的话,根据调查发现,这种门齿的人,基本上都来自于中国,像是日本以及朝鲜半岛十分罕见,而这则是因为基因突变所导致的。
在大部分东亚人身上发现了编号为EDARV370A的基因突变链,而种种基因突变链能够使人的汗腺和皮脂腺更发达,长出不易卷曲的粗硬毛发。
铲形门齿同样也是这个道理。
最后一个则“胎记”,但是这个胎记并不是我们很多人身上有的,这种胎记叫做“婴儿青斑”,这种胎记在刚出生的婴儿身上十分明显,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胎记会逐渐消失不见,最后变的和正常皮肤一样的颜色。
这种胎记的学名叫做“蒙古斑”,虽然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很多人都这么传,只要同时有这三点特征,就很有可能祖上就是炎黄二帝。
当然,上文所说的那三个特点依旧能够作为区别炎黄子孙和其他民族后代的一个特征,只不过是在这么多年时代的发展中,他已经不再能作为唯一的标准。
现在距离炎黄二帝的上古时期已经过去了四五千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历史当中,在华夏大地上发生了很多,中华这两个字现在代表的不仅仅光是华夏族也就是汉族。
中华民族指的是从三皇五帝到现在对中华文明认可的人,而并非说只有特定民族特定区域的人才能说自己的炎黄子孙。
好比辽朝也称契丹是炎黄的后人,在清末列强的压迫下,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开始觉醒,在民族上也不再分的那么细,认为只要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皆为炎黄子孙,统称为中华民族。
抗日战争时期,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下,中国人的民族情绪空前高涨达到历史顶峰,“炎黄子孙”这四个字更是成为中华儿女民族凝聚力的符号。
现在不管是生活在华夏大地的中国人还是海外华人,都以自己是炎黄子孙为荣。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