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新味道:兰州女孩用山东花饽饽技艺重塑传统月饼

白色面饼轻轻一按,模具下浮现出精致纹样,两层白面夹着金黄南瓜馅,最中间是枣泥,表面装饰着寓意丰收的麦穗——这不是传统月饼,而是兰州女孩马瑞用山东花饽饽技艺打造的中秋新味道。

马瑞创新的“馍”法月饼

  中秋节临近,位于兰州小西湖西街的“裕笼斋”面点店弥漫着节日的香甜气息。负责人马瑞和她的团队正在赶制一款独特的中秋礼品——“馍”法月饼。这款九宫格造型的月饼礼盒,以其精巧造型和天然健康的理念,成为今年兰州中秋市场的一抹亮色。

团队正在加紧制作

  记者看到,这款被命名为“馍”法月饼的产品,每个小月饼都精美小巧,非常适合一人食用。马瑞拿起礼盒向记者介绍,“月饼上的莲花寓意步步生莲、好事连连,可爱的小玉兔呼应中秋传说中的广寒宫,祥云图案取材中国传统图腾,麦穗则直白地告诉消费者:我们是用做面粉馒头的手法去做这样一份漂亮的月饼。”

  这样精美的月饼背后的制作工艺也相当繁琐。“我们这款月饼从准备到打包完成要近10道工序。”马瑞介绍,每天清晨,团队第一件事就是准备新鲜的果蔬汁:南瓜、菠菜等被榨成汁液,成为染色的天然原料。随后是和面、第一次造型、醒发、蒸制、第二遍塑形、再醒发蒸制、降温、内包装、外包——每一步都遵循传统花饽饽的制作工艺,同时又融入了现代人对食品安全和美观的需求。

  “你能看到的所有颜色都是纯天然,没有添加任何色素。”马瑞告诉记者,月饼中的粉色来自仙人掌果粉,绿色来自菠菜,黄色来自南瓜泥,黑色用竹炭粉,咖啡色用可可粉,甚至连蓝色的面团都是用蝶豆花煮水调和而成。

马瑞展示“馍”法月饼

作为从山东引进的非遗技艺,花饽饽在兰州经历了本土化改造。马瑞每年至少去一次山东,学习最新的制作技艺。她说,山东的花馍在造型、色彩和运用场合上,更加偏向中老年人喜爱。到了兰州后,我们要面向整个市场,在口味、造型、颜色上都进行了改良,让更多年轻人喜欢。

“馍”法月饼

  对马瑞来说,经营面点店不仅是生意,更是一份传承的责任。近几年来,面点店持续培训学员,目前已经有近百位学员学成出师。

  如今,这些特色月饼已吸引不少市民专程前来预订。一位正在店内取货的张女士表示:“这不仅是一盒月饼,更像是一件带着温度的手工作品,让我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感受到了中秋文化在美食中的传承与创新。”(观澜新闻记者 周栋楠 见习记者 魏晓莹 实习生 雷晶晶文/图)

(来源:兰州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美食   兰州   饽饽   山东   技艺   月饼   中秋   味道   传统   女孩   面点   造型   南瓜   麦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