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我国将关键稀土元素列入出口管制目录后,美国企业陷入恐慌,近段时间经过紧张谈判,中方刚刚松动稀土出口政策,美方却突然加码,试图将中国与俄罗斯、伊朗的能源交易纳入协议框架。
美国这种“得寸进尺”的谈判策略背后,究竟是出于哪种战略考量?而我国又是如何应对的?
稀土元素虽然名为“稀土”,但实际上地壳中含量并不算稀少,它们的战略价值在于难以开采和分离提纯,以及在现代工业中不可替代的应用,从iPhone的震动马达到F-35战机的雷达系统,从特斯拉的永磁电机到核潜艇的声纳装置,稀土元素几乎渗透到高科技产业的每一个角落。
正是因为这种不可替代性,稀土成为我国手中的关键筹码,2010年,当我国首次收紧稀土出口配额时,全球稀土价格曾暴涨十倍以上,日本汽车和电子产业一度陷入瘫痪,此后,美日等国虽然试图发展本土稀土产业,但在分离冶炼环节仍然严重依赖中国。
截至2024年底,中国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能力,这一数字令西方国家忧心忡忡。
今年4月,当我国将镝、铽等关键重稀土元素列入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时,全球高科技产业链再次陷入恐慌,美国企业纷纷接到供应商通知:交货延期、合同重签、价格上调。特别是通用电气、雷神等国防承包商,因为其高性能稀土磁体几乎全部依赖中国供应,不得不向美国国防部提交供应风险预警。
华尔街投行高盛在一份研报中警告:“如果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持续超过两个季度,美国新能源汽车和风电产业将面临严重挑战,部分企业可能被迫大幅削减2025年产能规划。”这种紧张局势,直接推动美国政府加快与中国的贸易谈判步伐。
6月初,中美代表先后在日内瓦和伦敦举行闭门会谈,针对稀土贸易问题进行磋商,美方表示愿意取消部分对华关税,中方则承诺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稀土出口申请,这一表态虽然模糊,但已经释放出积极信号。
关键在于“依法审批”四个字,我国没有承诺全面放开,而是保留了审批裁量权,这意味着我国可以根据美方态度和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稀土出口节奏,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将稀土从单纯的商品转变为地缘政治工具,一种可以精确调控的“经济温度计”。
我国的这一策略很快显现效果,据海关总署数据,6月份中国稀土磁体对美出口量达到353吨,相比5月份的46吨激增了660%,这一数字背后,是之前被暂缓的大量订单突然集中获批,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中美贸易关系缓和的标志,但细究起来,这波出口激增更像是中方释放的一个精准信号:我可以放,也可以收。
这批获批出口的稀土产品主要集中在民用领域,而涉及军事和尖端科技的高性能磁体审批门槛依然很高。
然而美国似乎误读了中方的信号,就在稀土出口松动后不久,美方又提出了新要求。据报道,6月末美国财政部长在一个闭门简报会上透露,下一轮中美经贸对话将纳入“中国与俄罗斯、伊朗之间的能源采购问题”。
美方这一举动颇具战略意图,利用中国对稀土出口的调整,试图影响中国与俄罗斯、伊朗的能源合作,这不仅是贸易问题,更触及我国能源安全和外交自主权的底线。
美方为何如此急于干预中国的能源采购?
中俄能源合作近年来突飞猛进,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同比增长28%,天然气进口增长超过40%,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国。并且中伊能源合作也在稳步推进,2021年签署的25年全面合作协议框架下,中国承诺投资4000亿美元用于伊朗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
还有一点是这些合作直接挑战了美国主导的国际制裁体系,“我国与俄罗斯、伊朗的能源合作,实际上构成了对美国制裁体系的系统性绕行,削弱了美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因此,美国试图通过稀土贸易谈判,间接遏制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能源合作,可谓用心良苦。
面对美方的这一“变脸”操作,我国的回应既迅速又坚决,7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态:“中国能源采购完全基于市场自主选择,外方无权干预。中方对非法单边制裁、长臂管辖坚决反对,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能源交易干涉。”
这一表态直接划出了中方的红线:稀土出口与能源采购是两码事,不可挂钩。同时中方还通过两项具体行动予以回应。
第一项行动是稀土出口审批节奏明显放缓,7月中旬以来,一些原本有望快速通过的稀土出口申请再次被“卡”在审批环节,一些美国买家反映订单交付时间又开始延长。
第二则是中国与俄罗斯、伊朗的能源合作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进一步加强,7月中旬,中俄在黑龙江和新疆签署了两个大型油气合作项目,总投资额超过300亿美元。同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也在推进南帕尔斯气田第11期开发项目的前期工作。
这些动作明确传递出一个信息:中国不会因为稀土贸易而放弃能源采购自主权。
美方试图将稀土出口与中国能源采购挂钩的做法,不仅不会成功,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因为这种做法会进一步推动中国加快稀土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和技术升级,减少原材料出口,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同时也会促使中国加速多元化能源合作,强化与俄罗斯、伊朗等国的战略协作,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还会损害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公信力,让更多国家认识到与美国合作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博弈日趋复杂,稀土只是一个缩影,未来还将有更多领域成为大国博弈的舞台。
但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坚持独立自主、维护核心利益的原则不会改变,这也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尊重的根本所在。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