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王3亿“买醉”,打败柯达的不是数码相机,打败茅台的不是白酒

在商业的宏大叙事里,总有一些看似荒诞却又暗藏玄机的故事,它们如同神秘的寓言,揭示着行业变革的深层逻辑。

蜜雪冰城卖啤酒这一消息,乍一听令人费解,可细究之下,却是一则关于“替代者”的商业寓言,它让我们看到了商业世界中那些“看不见的敌人”如何改写游戏规则。

柯达的黄昏:被手机“拍死”的胶片帝国

1975年,柯达工程师史蒂文·萨森在实验室里历经无数个日夜,终于成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那是一个重达3.6公斤、分辨率仅0.01万像素的“怪物”,在如今看来,它或许简陋得如同一个玩具,但在当时,却是影像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

萨森满心欢喜地将这台凝聚着他心血与智慧的设备递到了柯达管理层面前。然而,迎接他的不是掌声与赞誉,而是冰冷的回应:“这很可爱,但别让任何人知道。”

正是这句话,锁住了柯达通往数码技术核心业务的道路。

事实上,柯达并非对数码技术一无所知,也并非忽视其潜在价值。它拥有全球最顶尖的影像实验室,众多科研人才汇聚于此,不断探索着影像技术的边界。甚至,它还为索尼、佳能等品牌提供数码传感器,在数码影像产业链中占据着重要的一环。

但柯达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它将自己牢牢地定义为“胶片公司”,而非“影像公司”。这种狭隘的自我认知,让它只能看到胶片市场的辉煌,却忽视了数码技术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变革力量。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横空出世,它集拍照、存储、分享于一体,让拍照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随后,Instagram等社交平台的兴起,更是用滤镜重构了“拍照的意义”,拍照不再仅仅是为了记录,更是为了分享、表达和社交。在此背景下,柯达的胶卷业务如同多米诺骨牌般迅速崩塌。

2012年,这个曾占据全球85%胶片市场的巨头,在市场的浪潮中无力回天,最终申请破产。而它的掘墓人,正是那个它曾轻视的“玩具”——智能手机。

打败你的,从来不是直接的竞争对手,而是那些重新定义游戏规则的“跨界者”。它们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行业边界,让曾经不可一世的巨头在不经意间走向衰落。

雪王3亿“买醉”,谁的焦虑?

当前,中国酒饮市场正上演着一场与柯达类似的“替代者危机”。

10月第一天,蜜雪冰城发布公告称,公司以合计2.97亿元获得鲜啤福鹿家53%的股权。国庆节后一周,#蜜雪冰城啤酒5.9元一杯#的话题也登上热搜榜。

蜜雪冰城以“5.9元现打鲜啤”这一极具冲击力的价格,杀入精酿啤酒市场,将业务从新茶饮领域延伸至酒精饮品领域。这一动作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暗藏杀机,犹如一把刺向传统酒业的利剑。

在中国白酒市场,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一系列超高端白酒,无疑是绝对的王者,疯狂时期,一瓶飞天茅台的价格被炒至3000元仍一瓶难求。茅台的成功,源于其独特的稀缺性、强大的社交属性以及潜在的金融属性。喝茅台,不仅仅是为了品尝美酒,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存茅台,也不再是简单的储存行为,而是一种投资手段。

然而,蜜雪冰城的入局,或将进一步冲击传统白酒护城河。

过去传统酒企所依赖的线下渠道网络,在蜜雪冰城的供应链体系面前优势不再。蜜雪冰城以57.4%的门店占比覆盖至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加上其在中国90%的县级行政区实现了12小时配送,97%门店覆盖冷链,这种“门店即门仓”的终端网络效应,可大幅降低精酿啤酒的铺货成本。

这种强大的供应链碾压优势在产品定价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其精酿啤酒产品线涵盖"鲜啤福鹿家"系列,500ml杯装售价6.6-9.9元,15L袋装24-54元,既低于传统精酿品牌(15-30元),又与工业啤酒(5-8元)形成差异化竞争。这种"高质平价"策略,正是蜜雪冰城在新茶饮市场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在客群方面,蜜雪冰城的核心消费群体集中在18-35岁,这不仅与精酿啤酒的消费群体高度重合,更是传统白酒一直想要抓住的人群。

他们在酒饮消费方面,本身已对高度白酒的接受度持续下降,转而青睐精酿啤酒、果酒等新兴酒饮。这些酒饮不仅口感丰富多样,而且更适合轻松的消费场景。

传统白酒主要绑定宴请场景,在正式的商务宴请或礼赠消费中,白酒往往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但新一代消费者追求的是“即时微醺”“情绪消费”,他们更倾向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饮酒的乐趣。因此,果酒、精酿啤酒等酒饮的渗透率迅速飙升。例如,梅见青梅酒则以佐餐为切入点,成为朋友间日常轻松聚会、家宴等场景的新选择;中式精酿金星啤酒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口感和本土化特色,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喜爱。

在场景方面,蜜雪冰城卖鲜啤,可以说是精准抓住了“即饮需求”和“即时微醺”的市场痛点,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轻松的饮酒体验。

当然,传统白酒企业其实已经意识到了市场的变化,五粮液、舍得、洋河等陆续推出低度白酒产品,泸州老窖更是计划推出超低度6度产品,五粮液、珍酒也涉足精酿啤酒领域。

即便如此,传统白酒企业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打败白酒的,或许不是另一个白酒品牌,而是用“新茶饮逻辑”重构传统酒饮市场的新玩家。

商业世界的终极法则:打败你的,是看不见的敌人

蜜雪冰城入局新酒饮赛道,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底层逻辑。

从需求迁移的角度来看,消费者不再仅仅为“产品功能”买单。代际更替使得年轻一代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他们的消费观念和需求与上一代有着明显的差异。健康化升级成为趋势,消费者更加注重酒饮的品质和健康因素。场景碎片化使得饮酒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宴请场景,而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情绪消费成为新的消费动力,消费者在饮酒中寻求情感上的满足和释放。

更重要的是模式变革。智能手机用“集成化”打败了胶片相机的“专业化”,它将多种功能集成于一体,满足了消费者一站式的需求。新茶饮则用供应链效率削弱了传统酒饮依赖品牌壁垒建立的价格优势。通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新茶饮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多样化的产品。同时,它们不断创新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打造出独特的消费体验。

未来的竞争,是生态与效率的竞争。企业不能仅仅满足于守住现有的领地,而要积极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

柯达倒下了,但影像行业并没有因此而消亡,反而在数码技术的推动下迎来了更加繁荣的发展。当然,茅台未必会倒下,但传统酒饮行业必须警惕“蜜雪冰城们”的跨界狙击。这场看似突兀的跨界,实则是中国酒饮产业进入"精耕时代"的缩影——当增量市场触顶,存量竞争的刀锋正指向供应链的深度重构与消费场景的跨界融合。

打败你的,从来不是直接的竞争对手,而是那些让你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过时”的变革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数码   柯达   茅台   白酒   数码相机   传统   啤酒   市场   场景   消费者   胶片   影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