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将军牺牲后,蒋介石仍不肯善罢甘休:把王正钧无期改成死刑

一本泛黄的日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数百个名字。这些名字背后,是1950年代台湾白色恐怖时期无数无声消失的生命。

1950年6月10日下午4点30分,台北马场町刑场,吴石将军一身整洁的军装,从容赴死。这位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陆军中将被执行枪决时,年仅57岁。

而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

吴石

在吴石牺牲后,蒋介石并未放下戒心。整个台湾岛笼罩在“肃清共谍”的狂热中。与吴石相关的人员被一个个揪出,其中就包括一位名叫王正钧的军官。原本的无期徒刑判决,在蒋介石的干预下,最终改为了死刑。

惊天大案,残酷镇压

1950年1月29日,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后叛变,供出了包括吴石在内的数百名地下党员。这个叛变事件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台湾当局内部引发巨大波澜。

吴石当时是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官至中将,深得蒋介石信任。他出生于1894年,福建闽侯人,先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

在国民党内部,吴石被誉为“十二能人”——能文、能武、能诗、能词、能书、能画、能英语、能日语、能骑、能射、能驾、能泳。

抗战期间,吴石担任第四战区参谋长,曾救过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的性命。1944年,他亲眼目睹国民党军队在湘桂战役中的溃败,以及难民逃亡路上的惨状,开始对蒋介石政府产生怀疑。

渡江战役

1947年4月,吴石正式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联系,代号“密使一号”。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中,他提供了大量关键情报。

1949年,吴石奉命运送国民党国防部保存的500箱机要档案赴台。他巧妙周旋,将其中298箱绝密档案留在福州,最终献给了解放军。

在台湾,吴石继续提供重要军事情报,包括《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和舟山群岛、大、小金门的《海防前线阵地兵力、火器配备图》等。毛泽东看到这些情报后,特别嘱咐:“一定要给他们记上一功哟!”

吴石案发后,蒋介石亲自下令判处吴石死刑。1950年3月1日晚,保密局特务敲开吴石在台北的家门,将其带走。

在狱中,吴石遭受了残酷的刑讯逼供。特务们对他施以各种酷刑,导致他一只眼睛失明。但他始终坚守信仰,未透露任何机密信息。

1950年6月10日,吴石与朱谌之(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人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临刑前,吴石从容吟诗:“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王正均

吴石牺牲后,蒋介石的清洗行动并未停止。与吴石相关的众多人员被卷入这场风暴,其中就包括王正均。

王正钧是吴石所布建的高级军官之一。在最初的判决中,王正钧被判处无期徒刑。但蒋介石对这样的判决结果极为不满,认为对“共谍”的惩处不够严厉,无法起到震慑作用。

蒋介石亲自干预,将王正钧的刑罚从无期改为死刑

在台湾白色恐怖时期,这种随意更改判决的现象并不罕见。根据资料显示,仅20世纪50年代,国民党当局军事法庭受理的政治案件就达29407件,受难人大概有14万。

白色恐怖笼罩台湾

吴石案发生之时,台湾正处在戒严令的阴影下。1949年5月19日,台湾省政府主席兼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陈诚颁布《台湾省戒严令》,自5月20日零时起在台湾省全境实施戒严。

这个戒严状态一直持续了38年56天,成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久的戒严。

彼时有关戒严报道

戒严令下,台湾民众的基本权利受到极大限制。人民无结社、集会、请愿、游行的自由,不得组织新党、创办新报纸。军方可以取缔其认为“有碍军事”的言论新闻及其他出版物。

为防“共谍”渗透,1949年7月9日,台湾省政府开始全面实行连坐保证制度,未有保证人具保者不予雇用。这一制度逐步扩展到台湾社会几乎所有公私机构单位。

在贫穷的年代,台湾人均月薪是200元,而检举“共谍”的奖赏却常高达20万元,这导致大量冤假错案应运而生。

一位中学英语老师因为思想“左倾”而被监禁了17年。罪证之一是他有一本《汤姆历险记》,作者是马克·吐温,和马克思有关系,都姓“马”。

甚至音乐也受到政治审查。在戒严时期,审查歌曲每周一次,从1979年到1987年,共有930余首歌曲遭禁

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被禁,原因之一是被引申为期待八路军来,是“为匪宣传的左倾歌曲”。歌曲《捉泥鳅》中的歌词“小毛的哥哥”因为“小毛”被联想成了毛泽东,被迫改为“小牛”。

吴石牺牲后,他的家人也未能幸免。夫人王碧奎同时被捕,无辜陷入牢狱之灾。在狱中,吴石曾写信表达对妻子的愧疚:“此次累及碧奎,无辜亦陷羁缧绁,余诚有负。”

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努力下,国务院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1975年12月20日,周恩来病危时还特意嘱咐罗青长:“不能忘记吴石他们。”

1994年,吴石的骨灰从台湾运回大陆,与夫人王碧奎合葬于北京石景山福田公墓,碑文上写着“致力于全国解放及统一大业功垂千秋”。

2013年10月,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无名英雄广场竖立了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的雕像。

直到2019年,台湾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才撤销了对吴石案的判决,并对相关人进行补偿。

沉默的英雄

吴石在赴台前,曾留下遗书嘱咐子女:“有困难,找何康。”何康是何遂将军的三儿子,是中共地下党员。这一细节反映出吴石早已为牺牲做好准备。

在隐蔽战线这条无声的战线上,众多如吴石一般的地下工作者凭借满腔赤忱,终日与黑暗为伍,只为守护光明。他们是孤勇者,于无声处听惊雷;他们是听风者,于无形处建奇功。

吴石曾对友人表示:“自己的决心已经下得太晚了,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现在既然还有机会,个人风险算不了什么。”这种信念支撑着他在台湾继续从事危险的情报工作。

吴石的故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为人知。直到2000年后,随着相关档案的公开和研究的深入,这位隐蔽战线上的英雄才逐渐为公众所了解。

2019年,吴石在福州螺洲镇的祖屋已成为纪念地,孙女吴红曾在铜像前驻足。而在台湾,随着2018年“促进转型正义条例”的通过,越来越多的白色恐怖档案被公开,那段尘封的历史正逐渐浮出水面。

一位研究台湾白色恐怖历史的学者感叹:“每挖一个案件,背后都是几百个案件。”吴石与王正钧的故事,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历史   善罢甘休   无期   蒋介石   死刑   将军   牺牲   台湾   台湾省   白色恐怖   国防部   国民党   判决   战役   戒严令   战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