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三四十!路边摊凭啥比门店还贵?摊主心酸道出实情

如今不少消费者发现,路边摊的价格越来越高了。例如一份馄饨在夜市可能卖到10元,而小区早餐店只卖6元。类似沙县炒饭、凉面等常见小吃,路边摊价格也常常高于周边门店。

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人的讨论。过去路边摊因便宜实惠受欢迎,如今却让部分顾客觉得“吃不起”。而另一方面,摊主们也常表示经营困难、利润微薄。

消费者觉得贵,摊主却说不赚钱——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况,背后究竟有哪些原因呢?

高价背后,被忽视的“隐形成本”

我们总以为,路边摊不用交房租水电,成本就是食材加点人工,肯定比店里便宜。但这种想法,可能早就跟不上时代了。现在很多路边摊,背后藏着不少你猜不到的“大开销”。

就拿夜市里卖茶饮的小玲来说吧,她一杯柠檬茶卖15块。有人会觉得,这价钱都跟品牌奶茶店差不多了。小玲其实挺无奈的,她说,谁不想卖便宜点呢?

但你算算这笔账就清楚了:光是摊位费,她一个月就得交1800块。每天用的茶叶、柠檬都得新鲜的,坏了就得扔,那就是亏钱。再加上餐车充电、维修,还有洗洁精抹布这些小东西,就算她一天卖20杯,赚的钱也才勉强够交摊位费。

旁边卖臭豆腐的豆哥也有话说,他家6片臭豆腐卖15块,比三年前贵了快一倍。豆哥说,他也不想涨价,可现在冻豆腐的进货价就涨了三成,油钱也贵得厉害。

以前8块钱一份还能有点赚头,现在不涨到15块,连本钱都回不来。他还指着旁边空着的摊位说,上个月卖炒田螺的林哥,就是因为人少,涨价后生意更差,最后只好把设备都转手了。

这些摊主的抱怨不是没道理。

现在城市管理越来越规范,很多地方都不让“打游击”的流动摊贩乱摆摊了。取而代之的是,政府会规划专门的夜市或集市区域,统一管理。

这意味着,摊主要想合法摆摊,就得进这些地方,而进去的代价,就是一笔不小的“摊位费”。

佛山卖冰沙的潘先生对此深有体会。

他摆摊四个月,赶集的时候一天能卖1500块,平时也有三四百的收入。但潘先生透露,他所在的集市因为人流量大,摊位费加水电费,最贵的一晚要248块钱!

平时月租也得1800块。他说,面对这么高的成本,如果不想办法提高点价格,根本赚不到钱。潘先生的经历告诉我们,很多“路边摊”的运营成本,可能比我们想的要高很多。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摊位费,还有不少“隐形开销”也在悄悄吃掉摊主的利润。卖茶饮的李女士就详细算了一笔账:每年要办健康证,餐车电池的损耗和充电费,还有时不时的维修费,这些加起来每月就得三四百块。

为了保持卫生,她每天花半小时打扫,每周大扫除一次,加上洗洁精、抹布这些,每月又得多花50到100块。更别提,当初买餐车、制冰机、冰箱这些设备,一下就投进去一万五!这些前期投入和日常开销,最终都会算进每一份商品的价格里。

当然,也有些摊主提高价格,不是被成本逼的,而是主动追求更好的品质。广州琶洲卖牛杂的小琴就是这样。

她的牛杂摊做了好多年,老顾客都知道她家牛杂是新鲜的,不是冻货。她说,有人觉得她比别家贵一点,可她每天凌晨三点就得去市场挑当天宰杀的新鲜牛杂,连用的油都是从老家带来的鲜榨花生油。这些都是成本啊!

小琴坦言,要是用冻货,成本能省一半,但她不想砸了自己的招牌。这种对品质的坚持,自然也让商品贵了一些。

路边摊的“网红化”:还是原来的味道吗?

路边摊价格上涨不仅因为成本增加,也受到“网红经济”的影响。许多摊主不再只追求实惠,转而注重高颜值和营销,通过打造概念提升商品溢价。

例如,夜市中常见的提拉米苏,凭借精致包装和摊位设计,即便在小县城也能卖到20多元。普通红薯加上配料和包装后,价格从5元涨到30元。近期流行的“豆芽炒牛肉”用料普通却定价30元,溢价明显。

这些小吃不再只为满足日常需求,更成为社交打卡的消费品。顾客为体验和分享买单,但部分产品价格与品质并不匹配。有消费者反映,一些路边摊的小吃价格已高于品牌门店,但分量和口味却未跟上。消费者并非不接受高价,而是希望物有所值。

结语

如今的路边摊正面临两难局面:消费者觉得价格偏高,而摊主却表示利润有限。这背后既有原材料、租金等成本上升的压力,也受到网红经济下经营方式转变的影响。

消费者并非不愿为路边小吃付费,而是希望物有所值。如果食材新鲜、口味出色,即使价格略高,许多人仍愿意接受。但若定价虚高而品质普通,甚至让人感觉被“收割”,消费者自然会选择离开。

地摊经济是城市活力的重要体现,既承载记忆,也满足便捷需求。要让路边摊持续发展,需要摊主和管理者共同努力。

摊主可更关注品质与性价比,减少过度营销,回归实惠和美味。也可通过合租设备、联合采购等方式降低成本。

城市管理者可在规范经营的同时,提供更多平价摊位选择,或适当减免费用,切实减轻摊主负担。

说到底,人们喜爱的路边摊,从来不是昂贵和浮夸的,而是那份实惠、地道且充满人情味的市井气息。只有让价格回归合理、品质得到保证,路边摊才能重新成为城市中温暖而持久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8

标签:美食   摊主   实情   心酸   路边   价格   成本   消费者   品质   夜市   餐车   实惠   小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