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宁格勒:被苏联占有的前德国弹丸之地,如今却成北约肉中刺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欧洲地图上,有一个相当扎眼的存在,面积可以用弹丸之地来形容,但如今却成了欧洲心里的一根钢钉,怎么拔也拔不掉。

钢钉名为,加里宁格勒,它过去还有个名字叫柯尼斯堡。这俩名字,前者一听就是俄罗斯风格,后者则是欧洲老贵族风。是的,这里曾经是属于德国所有,但是被苏联占据了。

可是,它的位置太巧妙了,和俄罗斯相距两个国家,就在欧洲的眼皮底下。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位置如此重要,为什么德国不想办法回收呢?它又是如何成为“钢钉”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聊聊这块飞地的前世今生。

前世的柯尼斯堡

几百年前,这里是德意志的摇篮。别看地方不大,但是象征和意义,却是地理面积所无法比拟的。在这里,条顿骑士团正式成立了,它也因此得名为“国王之山”。

到了后来,一点点的发展成了普鲁士公园的首都,可以说是普鲁士版本的“龙兴之地”。后来,龙兴之地整出来了个帝国,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德意志。

结果,到了一战之后,柯尼斯堡的动荡命运启动了。

大残的英法为了削德国,也可能为了坑波兰,专门画出来一条“走廊”。这一划分可倒好,动普鲁士直接和德国分隔两地。当柯尼斯堡也沦为一片飞地后,德国人的怒火也被彻底点燃了。

更不巧的是,英法的骚操作还在后面。把矛盾转移到波兰手里,让其接手了波兰走廊。可是,波兰心里苦,咱都是哥们,到底什么仇什么怨?

不信,看看闪击波兰吧。二战的时候,波兰直接亡国了,而爆发点也是在柯尼斯堡。战争过后,一片废墟,许多古建筑都被破坏殆尽。

当然,这并不是终点,盟军对德国展开了轮番轰炸,柯尼斯堡再一次遭殃,整个城市瘫痪,时间也就此来到了1945年的1月。

还是围绕柯尼斯堡,苏德开启了一场近30万人的大会战。德国想要死守住,可是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持续了3个多月的战争,以苏联的胜利而告终。只不过,这场胜利,赢家的伤亡也不小,达到了6万人。

自此之后,这座700多年的柯尼斯堡只存在于历史书上,被改名为加里宁格勒,正式成为了苏联的一部分。

至于为什么要用“加里宁”命名,是因为真有这么个人,而且他一直是苏联名义上的最高领袖。只不过,加里宁主要从事教育工作,或许他生前在国际上并不是太出名,但是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却让许多人认识了他。

而这,便是前世的柯尼斯堡。在苏联的改造下,这里的德国人都被赶走了。只不过,奥得河以东的德国人,也没有逃过一劫,照样被赶了出去。之后,此处就变了天,生活着大量的俄罗斯人,欧洲国家也不敢有意见。

要知道,那个时代的苏联,咳嗽一下,欧洲都得裹在一个被子里取暖,尤其是德国人早就有心理阴影了。

然后,便是今生的加里宁格勒登场,可是,为什么这座小城,能成为针对欧洲的钢钉,而且当年苏联又为何不惜以6万多人的伤亡拿下它?如果真的对德国那么重要,苏联解体之后,为什么德国不想办法收回去呢?

新生的老欧洲领土

先来看前两个问题,为什么能成为钢钉?为什么苏联要不惜伤亡惨重拿下它?

在苏联接手后,这块地开始了全面俄化。战时的房屋被毁的惨不忍睹,重建后都是清一色的俄式建筑,而且还增加了很多俄式的纪念馆和戏剧院。

对于苏联来说,这块地有着非凡的战略意义,所以干脆下令,不许外国人入内。至于原因,更好理解了,别看是飞地,位置却卡在了北约的腹地,此处还有更强大的军事部署。

虽然,正面冲突的可能性不高,但威慑力却是长远的。尽管实力衰弱之后,俄罗斯对西方的震慑大不如前,可欧洲的几个领头羊不傻,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腹地还有别人的军事部署,这就相当于心里被人插了颗钢钉。

要是不惹急对方还好,一旦真的闹大了,这颗钢钉再深入一点,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如今,在这块老领土上,基本的军事建设越来越牢固,尤其是在牢美的围堵下,钢钉也显得更加重要。所以说,当年的苏联,能够壮士断腕,不惜僵持数月,也要拿下这块地,充满了先见之明。

即便到了今天,它距离俄罗斯有500公里,可是飞地的战略作用,一直都没有被影响。

再来看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德国不想办法收回去?

这个答案是比较抽象的,三方都没有把握机会,其中还有个差点白给的。

首先是俄罗斯,苏联解体那会,真的穷,拥抱欧洲的想法也是有的,而俄罗斯就是那个差点白给的。

因为他们无力维持经济,有人提出过用加里宁格勒做筹码,找德国换来巨额的财富。当然,多亏了俄罗斯内部的反对,否则这一步要是成了,钢钉也白钉进去了。

其次是德国。领土回归?那自然是乐意的。但是吧,东西德刚合并,内部矛盾一团乱麻,自己都没把基础的事情解决,这要是贸贸然花钱买回来老领土,再惹出更大的乱子,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

所以,德国没有把握住机会,将唯一一次有可能收回的契机给浪费了。

然后便是抽象的代表欧盟。欧盟是打心底里看不起东欧的,他们倒是不反对领土回德国,但是他们担心上面的住民,会不会一起跟着回来?万一哪一天,势力壮大了,俄罗斯人跟着进入欧盟?

毕竟,恐惧苏联,是欧洲的基本操作。哪怕毛熊断了双腿,依然要炒作威胁论,怕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生意。

好了,加里宁格勒就谈到这里了,不得不让人感叹,这么一小块地,竟然有着如此深的历史印记,而且如今都成了战略要地,让俄欧之间形成了不敢斩断,又理还乱的特殊平衡局面。

信源:《海外网》——《走进一座崇尚英雄的城市 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

《澎湃新闻》——《从萨克森看德国︱柏林的兴起与普鲁士超越萨克森》

《搜狐网》——《全球最大琥珀产地——加里宁格勒不可不去的地方~ 》

《中国青年报》——《苏瓦乌基走廊:东欧的下一个冲突爆点?》

《环球网》——《从4个W看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有多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历史   北约   加里宁   肉中刺   苏联   弹丸之地   德国   钢钉   尼斯   欧洲   俄罗斯   波兰   飞地   普鲁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