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果然不靠谱,英伟达停产H20芯片,金灿荣:中国市场遭抢夺

前言

变脸比翻书还快。

原本以为美国会在芯片问题“松口”是为了缓和中美科技关系,结果没想到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又翻脸。

今天答应你卖,明天立刻禁掉,紧接着再来个所谓“保护费”,最后干脆让英伟达宣布停产H20芯片,让全球科技圈目瞪口呆。

国际问题专家金灿荣早就提醒,美国根本没打算合作,而是打算抢走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饭碗。

要说这场风波的中心,就绕不开H20这颗所谓的“特供芯片”。

H20说白了就是英伟达给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阉割版,用来规避美国出口管制。

它的性能只有旗舰H100的15%到30%左右,但内存带宽和容量上还算不错,所以主要瞄准的是AI推理而非训练市场。

本来英伟达以为,虽然是打折芯片,但靠着它的品牌和中国庞大的市场,依旧能赚得盆满钵满。

事实也确实如此。2024年,H20就为英伟达带来了上百亿美元的收入,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仅中国市场就贡献了几十亿美元,腾讯、阿里、字节等大厂都大举下单。

然而特朗普政府的态度一夜之间急转直下。

4月份,美国突然以“国家安全”为由全面禁止H20出口,直接导致英伟达取消中国客户订单。

结果就是,中国企业一夜之间的采购计划完全泡汤,而英伟达则被迫吞下所有的库存。

这么巨大的损失,英伟达CEO黄仁勋自然坐不住,频繁游说华盛顿,还在中美关税谈判阶段不断示好。

于是7月,特朗普口风又松了,再次允许恢复出口,但加上一条荒唐的附加条件——凡是在中国卖的每一笔芯片,成交额的15%得直接上缴美国政府。这哪里像在卖货,更像是强行收“保护费”。

问题是,这一连串的反复,很快就被中国监管层盯上。

7月31日,中国网信办点名要求英伟达就H20的“安全后门”风险在48小时内提交说明。

虽然英伟达赶紧声明没有后门、没有终止开关、没有监控软件,但信任危机已经产生。

英伟达CEO黄仁勋

这直接导致很多央企、国资背景企业,以及和官方高度合作的科技公司都不敢轻易采购。

等到8月21日,英伟达索性通知三星和安靠科技等供应商,暂停H20生产线,等于变相宣告这款芯片寿命就此终结。

而从这一刻起,整个局势就不再是简单的市场选择问题,而是彻底暴露了美国在芯片牌局上的底牌。

其实在特朗普“松绑”H20出口的第一时间,金灿荣就直言,美国人这么做根本不是出于合作诚意,而是因为他们知道,中国的国产芯片已经可以追得上H20,甚至在价格上更有优势。

所以才赶紧放行,把一个“二流过气”的芯片推销进中国市场,目的只有一个:割中国企业的韭菜,抢中国市场的份额。

换句话说,美国表面上好像给中国松了一口气,实际上却是在递刀过来,想让中国自己割伤自己。

可惜美国这套算盘很快落空了。H20芯片退出舞台后,中国本土芯片企业迅速接过了市场的空缺。

8月22日,中国芯片概念股集体暴涨,寒武纪,海光信息出现大涨,市值一扫低迷颓势。

与此同时,海光信息的生产线早已爆满,产能预约排到了2026年。这种场景正说明一个事实:国产替代不仅已经进入正轨,而且速度之快超出预期。

所以当美国还在打“抢市场”的算盘时,中国企业早已开始布局更高层次的生态对抗,硬件、软件双线突围,不仅填补缺口,更提供了长远的生存空间。

回到更大层面的博弈,我们就能更清晰地看出H20事件背后的逻辑。

这场从“解禁—附加条件—停产”的连续剧,其实是中美之间大博弈的一次缩影。

对美国来说,他们最大的筹码就是高端芯片出口;对中国来说,真正的筹码是稀土特别是军用稀土出口。

在7月的中美谈判桌上,美国试图用芯片换取中国在稀土上的妥协,但中国始终守住阵地,只是象征性延长了停战期90天,并没有牺牲核心利益。

特朗普对结果相当不满,于是很可能就通过“停产H20”做出报复,来加大谈判的压力。

但这种态度反复正说明了特朗普政府在芯片问题上的矛盾心理。

美国确实要遏制中国的科技崛起,但是美国企业又不想丢掉中国巨大的市场蛋糕。于是政策上摇摆反复,不断在“封锁”与“放行”之间上演拉锯。

但矛盾的是,特朗普自己也曾说过,允许出口H20是因为“中国已经具备类似性能的芯片能力”,所以即使卖H20也“不影响国家安全”。

这句话实际上暴露了一个核心事实:美国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把中国完全卡死,于是宁可在被迫妥协中捞取更多经济利益。

还有就是他们总以为封锁能拖慢中国,但现实却是,这种封锁反而成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催化剂。

越是被围堵,越是拼命突破。正如华为在遭受最严厉的制裁后,不仅没倒下,反而靠自研芯片站了起来。今天的H20停产,未必是坏事,反倒是给本土厂商腾出了舞台,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

而当我们进一步拉长时间线,会发现美国的封锁策略不仅没能打压中国,反而有可能使整个全球半导体市场分裂为两个体系。

中国会坚持自主创新,并同时保持与部分国际市场的合作,从而走出一条“自主+开放”并行的新道路。这才是美国最担心,但又无法阻止的格局。

结语

核心技术,靠施舍是绝对没希望得到的,只有自主创新才是真正可靠的道路。

事实已经证明,封锁越多,创新越快;打压越狠,突破越猛。

金灿荣教授的预言正在逐一兑现:美国打压的最终结果,是亲手送上了推动中国芯片产业崛起的契机。

正如华为、寒武纪、海光这些企业正在证明的那样,中国科技的锋芒,正在撕开制裁的乌云。

信源来自

新浪财经:《传英伟达叫停H20生产》发布时间:2025-08-22

澎湃新闻:《中国国家网信办就芯片安全问题约谈英伟达公司,外交部回应》发布时间:2025-07-31

上观新闻:《“危险新世界”?美国政府要从对华芯片出口中“抽成”15%》发布时间:2025-08-13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7

标签:科技   英伟   中国市场   芯片   中国   美国   三星   中美   市场   美国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