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零碳服务区、智能灌溉系统!这些“黑科技”上高速了→

在本届科博会上,首发集团集中发布了多项高速公路领域的智能技术新成果。其中,韩村河服务区通过采用光伏发电和储能技术,打造了首个“近零碳”服务区;京港澳高速绿色数字化智慧灌溉系统,利用AI决策系统,能实现灌溉用水节约50%。

京昆高速韩村河“近零碳”服务区沙盘模型/记者拍摄

随着近年来新能源车的加速普及,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用电和充电需求日益增长。通过采用光伏发电和储能技术,京昆高速韩村河服务区已基本实现电能的自给自足,成为北京首个“近零碳”服务区。

首发集团工贸公司副总经理杨毅说,全面利用屋顶、车棚、声屏障以及边坡等立体空间,建设了1.15兆瓦的全场景光伏,实现了一次碳排放的归零,也就是整个服务区是没有用化石能源的。在南北两侧服务区分别设置了一座600千瓦的液冷超级充电站,设置了1505千瓦时的储能系统。韩村河服务区历史峰值是有每天3100度电的需求,光伏的发电量以及储能的电量能够满足离网要求,也就是不依赖于电网的电力就能满足整个韩村河服务区、包括新能源车主的用电需求。

高速公路绿色数字化智能灌溉系统示意图/记者拍摄

新型高速公路融冰雪材料样品/记者拍摄

园林绿化行业是用水大户。以往景观植被灌溉大多依靠人工经验进行粗放式浇水。新推出的绿色数字化智慧灌溉系统,通过在土壤中埋设物联网设备和智能传感器,能实现精准按需补充水分和养份。首发集团生态公司生态环保研发中心副经理高雅介绍,土壤中的物联网设备,能实时监测土壤的干度、湿度和肥力,把监测到的数据传感到芯片里,芯片传感系统再传感到管道,依据植物生长的需求进行灌溉,解决了人员成本的投入。需水量能够在传统粗放式灌溉的需水量上降低50%。目前在京港澳高速的隔离带进行了3-5公里的一个工程的示范。

高速公路智能自动化发卡和投卡缴费机器人/记者拍摄

去年冬天,北京首次提出除雪铲冰作业少用或不用融雪剂,降低对环境和植被的影响,两种新的融雪剂解决方案应运而生。首发集团奥科瑞公司副总经理侯碧波表示,第一类是添加型的,就是把融雪剂铺到了路面上,小雪遇到路面直接就融化了,即便雪到达一定的程度,它也是不会成冰的。另外一种是被动型的,目前采用这种低氯低钠、甚至无氯无钠的融雪剂,已经在我们内部的高速公路上实现了应用,效果上来说没有任何的差别,但是对于土壤以及周边环境的损伤小得多。

据了解,本届科博会上,首发集团还同步展示了自动巡检移动停车管理终端、机械臂式自动发卡机和投卡式自助缴费机、路产智慧巡查车等高速公路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全面助力北京智能交通实现高质量发展。

用于道路事故处理的便携移动电子警示器/记者拍摄

记 者 黄 河 编 辑 朱艳婷 主 编 程 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0

标签:科技   服务区   智能   系统   高速公路   土壤   记者   集团   需水量   需求   北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