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还在休假,但是这次国庆的事太大了!
不是人工智能了,也不是人形机器人,这次是可控核聚变。
朋友圈都刷屏了!太震撼了!节后整个板块可能会掀起涨停潮。
10月1日,位于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BEST装置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顺利完成交付,成功精准落位安装在BEST装置主机大厅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杜瓦底座是BEST装置主机的首个真空大部件,设计工况复杂,接口数百个。结构尺寸大,直径约18米,高度约5米,总重量400余吨,是BEST主机系统中最重的部件,也是国内聚变领域最大的真空部件。BEST主机包含真空室、超导磁体系统、冷屏等,总重达6700吨,这些部件将落在杜瓦底座上。
官方更是放狠话,BEST将于2027年底建成,到2030年,有望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可控核聚变作为人类终极能源,2030年被普遍认为是商业化的元年。各国的可控核聚变在加速的推进中,但可控核聚变每个环节的含金量不同。
从产业链环节看,资金投入高度分化。磁体、电源、超导带材等环节单体金额大、技术壁垒较高,是核聚变产业核心价值区;真空室、包层第一壁及其他附属设备则以批量化、分散化招标为主。从预算额看,磁体系统(2.87亿元,占总投资额42.34%)占比最高,是核聚变装置资金投入核心。
经过深度梳理和挖掘,此次BEST(托卡马克)装置供应链由16家上市公司构成,涉及核心的磁体、电源、超导、真空室、包层第一壁等技术壁垒。现在把核心的10家公司梳理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
特别声明:本内容严格限定于学术研究、研讨范畴使用,不构成、亦不隐含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引导及投资承诺,请勿作为投资依据。
第一家:西部超导
公司亮点:国内超导领域龙头,航空用钛合金材料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主营高端钛合金材料、超导产品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及应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核心优势:公司国内唯一实现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的企业,也是国际上唯一的NbTi铸锭、棒材、超导线材生产及超导磁体制造全流程企业。为此次合肥为BEST项目批量供应超导线材。三季度新签BEST低温超导线材1.5亿元,产能再扩200吨,全年聚变订单有望破4亿元。
卡脖子点:全球市场份额15%,ITER 45T磁场系统独家供货。
机构动态:二季度持股机构数645家,较一季度增加562家,合计持股4.62亿股,加仓6348万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加仓217万股。其中,全国社保基金112组合加仓29.57万股,重仓2058万股;北上资金重仓1630万股。
业绩表现:上半年实现营收27.23亿元,同比增长34.76%;归母净利润5.46亿元,同比增长56.72%。机构预测,全年净利润10.27亿元,同比增长28%。
第二家:永鼎股份
公司亮点:中国光纤光缆最具竞争力企业十强,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专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研发与生产,高温超导已在可控核聚变堆、超导电缆等新材料应用领域具备应用基础。
核心优势:公司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上采用IBAD+MOCVD路线,所制备的超导材料磁通钉扎性能优异,在带材长度与强磁场适应性方面全球领先,2025年上半年超导带材产能约2,000km,未来2-3年内计划进一步扩充至2万km。
卡脖子点:全球唯一能批量供应千米级第二代带材,价格只有国外六成,磁通钉扎强度达国际标准3倍。独供“洪荒70”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2025年产能提升至1000公里,覆盖iter二期需求,国产化率超90%。
机构动态:二季度持股机构数140家,较一季度增加131家,合计持股5.27亿股,加仓4558万股,连续2分季度加仓。
业绩表现: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24.07%;实现归母净利润3.19亿元,同比增长917.66%。
第三家:精达股份
公司亮点:特种电磁线行业的龙头企业、位列全球前三位的特种电磁线制造商。
核心优势: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优势明显,公司参股的上海超导能够批量年产并销售千公里以上高温超导带材,为高温超导领域的重要企业。目前全球高温超导带材供不应求,上海超导产能扩张有望受益。
卡脖子点:公司为上海超导第一大股东,上海超导与英国TE公司进行深度合作,于2017-2020年间分批陆续供应宽幅高性能高温超导带材,用于强场磁体研制及超导可控核聚变。同时上海超导其高温超导带材已中标HL-4聚变装置全部订单(约16亿元),2025-2027年分批交付。
机构动态:二季度持股机构数170家,较一季度增加153家,合计持股4.99亿股,加仓8759万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北上资金重仓1987万股,加仓243万股。
业绩表现: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8.56亿元,同比增长14.28%;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6.03%。机构预测,全年净利润7亿元,同比增长25%。
第四家:安泰科技
公司亮点:国内高速工具钢第一品牌,钨合金多叶光栅、激光焊接金刚石锯片和钻头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核心优势:公司是全球第三代核电主泵推力盘,已成功研发生产钨铜偏滤器、钨铜限制器、包层第一壁、钨硼中子屏蔽材料等涉钨产品,是核聚变钨铜复合偏滤器部件的核心供应商,助力我国人造太阳创亿度百秒世界纪录。也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钨铜复合部件的重要供应商。子公司安泰中科为此次合肥BEST项目研制了钨铜复合片。2025 年可控核聚变新增订单超3亿元,市占率高达 80%,同时牵头制定该领域国家标准。
卡脖子点:全球唯一能量产ITER级全钨复合偏滤器。
机构动态:二季度持股机构数84家,较一季度增加76家,合计持股4.14亿股,加仓1824万股。
业绩表现: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5亿元,同比-5.29%;实现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33.23%。
第五家:合锻智能
公司亮点:高端成形机床单项冠军,色选机国内第二
核心优势:已参与BEST真空室偏滤器、包层的研制。2024年上半年,公司中标聚变新能发包的BEST真空室扇区、窗口延长段、重力支撑项目包(1),中标金额2.09亿。2025 年 5 月,公司已完成 BEST 真空室首批重力支撑交付,2.1亿元在手订单将在年底前全部落地。未来有望取得进一步的订单。
卡脖子点:掌握了全球少数能实现聚变堆真空室整体成型与焊接的技术,其 316L不锈钢关键工艺国内独一份,焊接精度可达 0.01 毫米。
机构动态:二季度持股机构数98家,较一季度增加85家,合计持股7073万股,加仓1557万股,连续2个季度加仓。
第六家:上海电气
公司亮点:全球领先的工业级绿色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岛主设备国内综合市占率第一,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核心优势:公司成功交付全球首台ITER项目磁体冷态测试杜瓦,后续还将交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RAFT项目、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BEST项目等多个主机系统核心部件。
卡脖子点:公司从材料到系统全面布局,覆盖超导磁体系统、真空室、冷屏、线圈盒等核心部件,形成完整的核聚变装备产业链。在磁体、特种不锈钢等领域打破国际记录。
机构动态:二季度机构持股数139家,较一季度增加128家,合计持股82亿股,加仓5229万股,持股占已流通A股的65%,筹码集中度高,意味着主力进入到主升浪环节。
业绩表现:2025H1实现营业收入543.03亿元,同比+8.89%,实现归母净利润8.21亿元,同比+36.40%;机构预测,全年净利润13.71亿元,同比增长82%。
第七家:国光电气
公司亮点:国内领先的微波电真空器件及核工业设备供应商。
核心优势:公司为ITER提供配套设备,是其偏滤器、屏蔽模块热氦检漏设备、包层第一壁板(FW)供应商。真空钎焊是公司第一壁、偏滤器等核聚变零部件产品的制造生产工艺之一。凭借 “钼合金 - 碳化锆” 复合涂层技术占据重要份额,2025 年一季度偏滤器交付量同比增长 220%,其极限真空度达 10⁻⁹Pa 的核级真空设备已实现进口替代,
卡脖子点:国内唯一具备聚变堆真空室、偏滤器全链条制造能力的企业,市占率超60%。
机构动态:二季度持股机构数234家,较一季度增加221家,合计持股8075万股,加仓704万股,持股占已流通A股的74%,筹码高度集中,为主升浪行情做准备。
第八家:东方钽业
公司亮点:国内最大的祖、铌产品生产企业,参股全国唯一的被加工基地西材院。
核心优势:西材院(公司参股28%)是国内唯一的铍材研究和生产基地,铍应用主要集中在中子倍增齐和第一壁材料。子公司西材院参与了国际四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之一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研制的热压ITER铍材已通过认证。
卡脖子点:全球仅中美俄三家企业实现量产,稀缺性显著;2025年铌材产能提升至200吨,可全面覆盖ITER项目需求。
机构动态:二季度持股机构数108家,较一季度增加89家,合计持股2.33亿股,加仓138万股,连续2个季度加仓。
业绩表现:25H1公司实现营收7.97亿元,同比+34.45%,实现归母净利1.45亿元,同比+29.08%。机构预测,全年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长40%。
第九家:厦门钨业
公司亮点:国内最大的仲钨酸铵、氧化钨、钨粉生产商和出口商
核心优势:公司是国内首家具备核聚变装置用 ITER 偏滤器钨探针组件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 具备大尺寸 ITER 级钨材料的精密机加工成型能力, 可满足 EAST、ITER 等不同磁约束聚变装置部件的高标准需求, 为 ITER 等国内外聚变客户提供多款钨产品及部件。
卡脖子点:从材料纯化、钎焊连接到精密成型,全球唯一通过ITER全套技术认证。
机构动态:二季度持股机构数332家,较一季度增加306家,合计持股8.4亿股,加仓1.16亿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加仓7313万股,5新进1加仓。其中,北上资金重仓3810万股,加仓309万股,连续2个季度加仓。
业绩表现: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191.78亿元,同比增长11.75%;实现归母净利润9.72亿元,同比减少4.37%。机构预测,全年净利润20.58亿元,同比增长19%。
第十家:旭光电子
公司亮点:国内真空开光管龙头企业之一,现已形成电力设备、军工、电子材料三位一体的产业布局
核心优势:公司承接可控核聚变工程配套研制的兆瓦级电子管产品,已通过专家测试和评审,填补了国内在兆瓦级四极管领域的技术空白,是国内唯一掌握这项高端制造技术的企业。目前产品已获得市场订单,部分客户已达成合作意向。
卡脖子点:公司是国内唯一掌握兆瓦级四极管高端制造技术的企业,成功突破兆瓦级四极管设计与制造技术,产品参数覆盖0.1MHz - 1000MHz频率、1KW - 1MW功率范围,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全球仅三家掌握相关技术(旭光、法国泰雷兹及一家未公开企业),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机构动态:二季度持股机构数151家,较一季度增加145家,合计持股4.42亿股,加仓7643万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加仓1467万股,4新进2加仓。
业绩表现:25H1营业收入7.84亿元,同比增加0.47%;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13.52%。机构预测,全年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61%。
声明:本文引用官方媒体和网络新闻资料,如有错误,请以最新信息为准。本文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交流探讨,请审慎阅读。市场有风险,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理性独立思考之上。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