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闹得挺大,特朗普刚上台没多久,就在贸易上大刀阔斧,短短一天内跟菲律宾、印尼和日本这仨中国邻国签了协议。菲律宾和印尼本来就跟美国有不少经济纠葛,签协议不算太出奇,但日本这个老牌盟友突然低头,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接着特朗普就放话,说可能去中国走一趟,这明显是在给中国施压。
先说菲律宾,这国经济依赖出口,美国是它的大买家。特朗普之前扬言对菲律宾产品收20%的关税,马科斯坐不住了,赶紧飞去华盛顿谈。结果7月22日谈成,美国把关税降到19%,菲律宾那边对美国货零关税。乍一看,美国占了便宜,菲律宾让步不少。可菲律宾国内经济本来就乱,通胀高企,民众对政府意见大。
马科斯支持率几个月前就开始滑坡,这次只降了1%,回去怎么跟老百姓交代?估计得费点劲。协议里还提到菲律宾开放市场,美国产品能更容易进去卖。这对美国企业是利好,但对菲律宾本地产业冲击不小。菲律宾是东南亚重要一员,跟中国有南海争端,这次靠向美国,也算在平衡外交。
印尼这边情况类似,但资源牌打得更响。印尼是全球镍矿大国,镍是电动车电池关键原料,美国正推新能源,之前依赖别国供应,现在想找新渠道。普拉博沃刚上台,财政吃紧,急需外资稳盘子。特朗普团队提条件:印尼取消对美国工业、科技和农产品99%的关税壁垒,美国收19%关税,还附带印尼买波音飞机、美国能源和农产品的订单,总值上百亿美元。印尼还承诺供应关键矿产给美国。
这协议看着像印尼单方面让利,但对普拉博沃来说,能拉投资、稳军售,短期解燃眉之急。印尼经济靠资源出口,这次绑定美国供应链,长远看依赖加深。特朗普公开说,这对美国汽车、科技公司和农民是巨大胜利。印尼跟中国贸易多,这次协议里隐含防中国转口贸易条款,意思是印尼产品里含中国部件就加罚关税。
最让人没想到的是日本,本来态度硬得很。特朗普早先说对日本汽车加25%关税,日本政府咬牙不松口。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跑了七趟美国,谈了仨月,美方还嫌诚意不够。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拉票时公开讲,谈判是赌国家利益,不能被美国小看。可7月21日参议院选举一出结果,自民党和公明党联盟没拿过半,这是1955年以来头一遭在两院都成少数派。石破茂直接面临下台危机,选举失利地方和城市区全线败北,一人区只拿14席,传统地盘都没守住。
选举刚结束,次日协议就敲定:美国对日本关税15%,日本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拿90%利润,还开放汽车、卡车、大米等农产品市场。日本让步快得像变脸,这投资规模巨大,对美国就业是助推,但日本经济压力也大。日本是美国第五大进口来源,去年出口美国1480亿美元,主打汽车和机械,这次协议让日本企业进美国市场更稳,但也暴露国内政治弱点。
仨协议细节各异,但逻辑一样:这些国家面对特朗普关税枪口,选择妥协。菲律宾和印尼是东南亚人口大国,日本是经济强国,它们跟中国地缘近,贸易密,这次集体靠美国,区域格局肯定有变。特朗普手里攥着这些牌,底气足了,转头对中国放信号。7月22日跟马科斯会晤后,面对记者问,他说可能会很快访华,还提收到很多国家邀请。这话听着客气,其实在秀选择多,制造压力。特朗普老一套,先拉周边国家,再逼主要对手让步。之前中美第一阶段协议,他就这么玩过。
这些协议不光贸易,还牵扯供应链重构。美国想脱钩中国依赖,尤其资源和技术上。印尼镍矿、日本投资、菲律宾市场开放,都帮美国补短板。东南亚这边,菲律宾和印尼靠美国,势必影响中国推动的RCEP一体化。中国这些年花大力气搞区域合作,现在面临考验。但中国立场稳,坚持平等互利,不搞胁迫,不逼人选边。贸易本该共赢,强压别人站队,只会坏地区稳定,也伤自己信誉。中国不会轻易让步,继续推合作,避免落入别人套。
再说深层内涵,这不单纯钱的事儿,还关地缘政治。美国想围堵中国影响力,特朗普用经济杠杆撬动周边。中国邻国经济现实摆着,关税威胁下低头正常。但日本这个没想到点,在于选举时机。石破茂用协议当救命稻草,稳党内局面。这暴露日本国内政治脆弱,自民党优势弱化。特朗普抓准这点,谈判节奏控得死。整体看,美国获益多,但长远风险在。关税推高物价,美国消费者买单。企业供应链乱,成本升。亚洲国家让步后,内部不稳可能反弹。
接地气说,这事儿像打麻将,特朗普先胡了仨小牌,就想逼中国出大牌。中国不慌,坚持自己打法。老百姓关心物价和就业,这些协议短期推美国制造业,但全球贸易碎片化,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希望各国多谈合作,少搞对抗。
更新时间:2025-07-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