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康康
很难想象21世纪还会发生如此惨绝人寰的事。苏丹北达尔富尔州首府法希尔自10月26日被快速支援部队(RSF)攻占以来,已彻底沦为了地狱。
据法新社报道,RSF在城内实施大规模暴力袭击,除了针对反抗势力的血腥屠杀外。

这些武装分子连平民都不放过,甚至当地仅剩的最后一个医院也惨遭毒手,至今已经有上千人惨死。
而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人竟然将屠杀镜头拍下发到网上取乐。这些行为,无疑是对国际法的侮辱。可问题是,这么个地处世界边缘的小国,谁又能拯救那些陷入地狱的人?
随着法希尔沦陷,片占据苏丹三分之一国土的广袤区域,几乎完全落入了RSF的手中,而伴随这场“胜利”的,不是秩序的重建,而是地狱之门的开启。

RSF的武装分子并不打算掩盖他们的罪行,恰恰相反,他们选择将其变成一场血腥的直播秀。手机成了比枪支更重要的宣传武器。
他们一边高喊着针对非阿拉伯族裔的种族歧视口号,一边追捕着平民,整个过程都被清晰地拍摄下来,然后上传到网络。

在这些令人不寒而栗的视频里,施暴者们脸上甚至挂着笑容,他们以一种炫耀和戏谑的姿态,记录下处决和虐待的场面。
RSF的恐怖行为,导致大量民众不得不被迫逃难,可这些侥幸逃出去的难民和那些当场惨死的人比起来,实在难以称得上幸运。

他们在网络上,被迫一次又一次地目睹亲人被处决的视频,这种残忍的传播,无异于对幸存者群体的一场二次凌迟。
RSF这种毫不掩饰的残暴,根植于一段黑暗的历史。这支部队的前身,正是二十年前就在达尔富尔因攻击非阿拉伯族群,而被联合国指控犯有反人类罪的“金戈威德”民兵。

历史正在重演,只不过这次,刽子手学会了使用社交媒体。他们如此嚣张,是因为他们笃信自己的暴行不会招致任何严重的后果,国际社会的沉默就是他们最大的底气。
在地面上,是炫耀式的屠杀。在高空中,则是另一番冷静到可怕的景象。
耶鲁大学的专家们通过卫星图像分析,在法希尔的街道上,发现了大量“人体大小的物体”和深色的斑块。这个描述,无疑与新闻报道中的“大屠杀”高度吻合。

说的难听点,那些死在武装分子枪下的人,或许更像是一种解脱,因为截止到现在,这座城市已经被围困了超过500天,这些武装分子就像以色列封锁加沙一样封锁了法希尔,导致各种物资根本无法进入。
城市中民众的生存底线被不断拉低,最后竟被迫以动物饲料维生。更可怕的是,法希尔城内半数居民都是儿童。当一些孩子艰难逃到邻近的塔维拉镇时,人们发现其中高达75%的孩子都患有急性营养不良。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枯萎。曾经在扎姆扎姆难民营奔走、为外界传递关键信息的发言人穆罕默德·杜达,也惨遭杀害,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就此熄灭。
而在地中海上,国际移民组织的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就有超过600名试图逃离的苏丹难民溺亡。
然而,这些持续不断的数据警报,似乎和卫星图像一样,都陷入了某种“失效”的魔咒。这让人不禁想起历史的教训:2003年,联合国也曾对达尔富尔的饥荒发出预警,但同样被忽视,最终的代价是超过30万人的死亡。如今,悲剧正在以一种更清晰、数据更充分的方式重演。

为什么海量的证据无法启动有效的干预?答案藏在地缘政治的冷酷算盘里。法希尔的悲剧,更是一场地缘政治的悲剧,一个被大国博弈和资源争夺所牺牲的样本。国际社会并非不知情,而是选择了“不作为”。
口头上的谴责倒是不少,但大多被认为是“不痛不痒”,缺乏任何实质性的约束力。人们普遍认为,在RSF的背后,闪现着外部势力的影子。

俄罗斯的瓦格纳集团自2022年起就与RSF合作,向其提供武器和培训,交换的则是达尔富尔地区丰富的黄金开采权。
另一个被频繁提及的名字是阿联酋,它被指控在背后支持RSF,尽管对方坚决否认。在这种复杂的利益交织下,任何强有力的制裁都变得举步维艰。
就连欧盟,也始终未将RSF在当地的行为定义为“种族灭绝”,更谈不上制裁其背后的支持者。

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而苏丹显然没有得到足够的份额。
相比于加沙等地的冲突,苏丹的苦难几乎被淹没在全球信息的洪流中。这种关注度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了人道援助的枯竭。联合国为苏丹发起的救援募捐至今未能完成,资金缺口巨大。
讽刺的是,苏丹的地缘位置极其重要,它地处萨赫勒、非洲之角和红海的战略交汇点,其稳定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地区。

然而,这种“重要性”并没有转化为对当地人民生命的保护。对于RSF及其领导者哈梅蒂将军而言,国际社会的漠视无异于一张默许其暴行的通行证。他的目标,就是在苏丹西部建立一个效仿利比亚哈夫塔尔那样的、不受中央控制的军阀区域。
如今,他几乎成功了。攻占法希尔后,RSF在未来的任何谈判中都将占据巨大的优势,而这份优势,是用无数平民的鲜血铺就的。

法希尔的陷落,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了一个血淋淋的注脚。当屠杀可以被直播,当罪证可以由卫星确认,当求救声以数据的形式持续不断地发出,沉默和不作为就成了一种主动的选择,一种变相的合谋。
这不是证据的缺席,而是良知与行动力的缺席,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却可能因此变得更加麻木。

法希尔的悲剧警告我们,能够“看见”本身并不足够,真正的挑战在于,我们是否还有意愿去“看”,并有勇气去行动。否则,下一次,当类似的悲剧上演时,我们依然只能是这场“证据盛宴”中,无能为力的旁观者。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