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清朝九子夺嫡全过程

所谓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为争夺皇位而爆发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共有65个妃子,为他生下35个皇子,在这35个皇子中,有九位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他们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在这9位皇子中,又分为五个党派势力,分别是大阿哥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其中大阿哥党,以皇长子胤禔为首,主要成员有大学士纳兰明珠、吏部尚书余国柱、礼部尚书佛伦等人,势力较为单薄,太子党,以皇次子胤礽为首,是康熙最喜欢的皇子,也是九子夺嫡的核心人物,在他不满两岁时,就被册立为皇太子,作为后世之君而培养,他的主要成员,只有外叔祖索额图为首的一派大臣支持,与其他的重要势力,都较为疏远,三爷党,以三阿哥胤祉为首,他从小对文学书法较为感兴趣,对政治并不热衷,但是在激烈的夺嫡中,也曾动过继位之念,他的主要势力有,陈梦雷和李绂等清流文官,因此,在皇位争夺中,是表现最温和的一派,四爷党,以四阿哥胤禛为首,他一开始并没有争夺皇位,但随着皇太子二次被废之后,逐渐燃起了皇位争夺之心,他的主要势力有,十三阿哥胤祥、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九门提督隆科多以及川陕总督年羹尧等人,八爷党,以八阿哥胤禩为首,他虽然出身卑贱,但是从小天资聪颖、德才兼备、口悲甚好,被大臣誉为八贤王,他的主要成员有,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以及清朝重臣佟国维、户部尚书王鸿绪和兵部尚书萧永藻等人,这五大派势力,为了争夺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斗争的起因,要从康熙立太子的时候说起。

公元1675年,清朝处于三藩叛乱期间,面临存亡危机,康熙为了争取汉族官僚支持,以及对皇后赫舍里的偏爱,于是采用中原王朝嫡长子继承制度,立不到两岁的胤礽为皇太子,长大后的胤礽,也没有辜负康熙帝的厚望,表现出很高的治国才能,但也同时,对至高无上的皇权产生了威胁。

公元1698年,其他皇子也长大成人,康熙开始册封皇子,让他们都参与到治国理政的事务当中,他们借此机会,培植自己的势力,共同打击皇太子,使皇太子的危机感越来越强,开始公然表现出不满。

公元1703年,索额图与太子胤礽密谋登基之事,康熙帝认为皇权受到威胁,于是将索额图幽禁于宗人府,不久后被处死,随着索额图的死亡,胤礽也逐渐变得乖戾暴躁、骄奢淫逸起来,同时和康熙的关系,也开始恶化。

公元1708年,七岁的皇十八子胤祄,在陪着康熙巡幸塞外时患病,康熙帝对此忧心忡忡,但是太子胤礽竟无动于衷,这让康熙帝十分不满,多次严厉斥责太子,巨大的压力,导致胤礽患了妄想症,甚至到了无法控制自己行为的程度,在找不到与康熙帝正常沟通渠道之时,又急于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和活动轨迹,胤礽就每夜越过宿卫,将康熙的寝帐扒开一条裂缝,窥视皇帝的活动,同年9月,由于皇太子的种种行为,康熙决定,将做了33年的皇太子胤礽废掉,此时,有了一定实力的几位皇子,都希望得到皇位,便开始了激烈的斗争,在斗争中,大阿哥胤禔率先出手,胤禔虽是康熙帝的长子,却是庶出,且一直以来不被康熙喜欢,但在胤礽第一次被废之后,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上书要求代父处死废太子,此事让康熙极为寒心,被严加训斥,大爷党遭受重大打击,而此时,最有希望成为太子的就是八阿哥胤禩,他17岁被封贝勒,而且,在太子被废之后,康熙任命胤禩掌管内务府,这个位置历来都是安排给皇帝最信任的人,正当一切都指向胤禩的即将成功之时,发生了张明德事件和巴汉格隆诅咒太子案,这两件事情,导致大阿哥胤禔,被永远囚禁起来,早早退出储位的竞争,与此同时,八阿哥胤禩也受到牵连,被革去贝勒,降为闲散宗室,在这个过程中,十四阿哥胤题替八阿哥说话,气得康熙皇帝拔剑欲斩。

公元1709年,由于皇子对皇位的争夺愈演愈烈,让康熙对废太子之事后悔不已,于是让满汉大臣推举太子人选,意在借机复立太子胤礽,但结果大臣们推举的是八阿哥胤禩,而且是经过康熙的暗示之后还是这个结果,最后,康熙只好把暗示变为明示,将胤礽再次被立为皇太子,通过这件事情,康熙皇帝发现,八阿哥和大臣结党营私,引起了他戒备之心。

公元1712年,胤礽重新当上太子之后,开始对父亲和兄弟的防备越来越深,并且结党营私,集结兵部尚书耿额等实权人物,与康熙对立,意图逼康熙退位,因此,康熙怒不可遏,决定再次废皇太子,从此,废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三阿哥胤祉看到皇位争夺的惨烈之后,主动退出了皇位的竞争,而四阿哥胤禛,看到胤礽绝无复立之可能之后,又加之大阿哥和三阿哥的退出,开始结党营私,窥视储位,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

公元1714年,康熙巡幸塞外,皇八子胤禩未能随行,于是,挑选了两只上等的猎鹰,给康熙送去,当两只猎鹰到了康熙手里时,已经奄奄一息,濒临死亡,康熙皇帝认为,这是对自己的诅咒,登时暴怒,大骂皇八子是阴险之人,与他的父子恩义已绝,与此同时,还发生了雅齐布事件,八阿哥胤禩,公然抗旨,隐匿钦犯,连接不断的事件,导致胤禩彻底退出了皇位的竞争,而四阿哥胤禛则不同,在二废太子前后,一直稳扎稳打,在康熙帝面前展现出尽职办公、孝顺贤能的好皇子形象,这样一来,四阿哥胤禛越来越受康熙的器重,在朝中的根基也越来越稳固,对于其他皇子的夺嫡活动,他看似不参与、不行动,置身事外,但在暗地里一直在积极打造自己的政治班底,对于有力量、有才干的关键人物,不动声色、极力拉拢,比如隆科多和年羹尧。

公元1715年,胤禩看到自己继承皇位无望后,决定扶持十四阿哥胤禵,而此时,最有可能争得皇位的就是,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虽然十四阿哥胤禵跟四阿哥胤禛,是同父同母,但是由于四阿哥从小没有在生母身边成长,又加之生母偏爱自己的小儿子,因此,他们两兄弟关系并不是很好。

公元1718年,噶尔部占领西藏,康熙皇帝为了维护西部地区的稳定,决定派兵出征西北,收复西藏,此时,康熙已经年老,储君的位置也没有确定,派哪位皇子带兵出征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各位皇子都开始蠢蠢欲动,最终康熙帝决定,派十四阿哥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加封大将军王,替父西征。

公元1721年,十四阿哥得胜回京,正当人们都以为胤禵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之时,却再次被派往西北,而四阿哥胤禛却一直被康熙留在身边,代行皇帝事务。

公元1722年,在位61年的康熙帝,驾崩于畅春园,当时八爷党支持的胤禵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在京,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康熙遗诏,由四阿哥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

雍正上位不久之后,开始对自己的政敌,清算旧账,由于大阿哥和废太子,在康熙朝时,就被永远囚禁,因此,雍正上台后,并没有为难他们,而三阿哥胤祉,被雍正发配至看守康熙陵墓,后被夺爵,幽禁于景山,八阿哥胤禩,雍正继位后,封为和硕廉亲王,不久之后,剥夺其王爵,贬为庶人,并赐侮辱性名字阿其那,后被囚禁于宗人府折磨致死‌,直到乾隆时期,才下旨恢复原名和宗室,九阿哥胤禟,被雍正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改名为塞思黑,后在狱中被折磨而死,也是的到乾隆时期,恢复原名和宗籍,十阿哥胤䄉,由于外戚家族势力强大,只被雍正帝圈禁革爵,到乾隆年间被释放,十三阿哥胤祥,自幼跟雍正一同长大,兄弟情深,在九子夺嫡之时,胤祥始终坚定地站在雍正身边,雍正继位之后,被封为和硕怡亲王,成为清朝第九位铁帽子王,总管户部和军务等核心事务,是雍正时期的二把手,十四阿哥胤禵,因与雍正的血缘关系,被免于死罪,剥夺兵权后,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直至乾隆帝弘历即位后,才恢复了自由,在整个九子夺嫡过程中,都伴随着血雨腥风和勾心斗角,使许多正直的官员,都受到了牵连,从而深刻地揭示了皇权继承过程中的纷繁复杂与残酷无情,最终,雍正凭借着他的智慧,手持康熙的遗诏登基,关于这份遗诏的真假,三百年来众说纷纭,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雍正登基后,勤于政事,对内,打击朋党、整顿旗务、改土归流、设立军机处、建立秘密立储制度等,对外,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出征准噶尔等,他在位13年,每天睡眠时间仅四个小时,批阅奏折四万多份,批语多达一千多万字,为清朝中后期的稳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历史   清朝   全过程   口气   阿哥   康熙   雍正   皇位   太子   皇子   皇太子   公元   势力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